大佬董承非开年路演,三万人挤爆直播间:传统能源周期或不可持续,股市会有三个方向再平衡

人气爆棚的一场路演

1月9日下午,私募大佬董承非向旗下基金持有人客户做年度汇报,高达三万人参加了这场在线路演。

董承非曾是兴全基金分管权益投资的副总经理,是管理规模超过500亿的顶流基金经理。

他现任睿郡资产管理合伙人、首席投资官。首个私募产品募集规模接近50亿元。

董承非是次晚上直播吸引了三万人参与,更出现“迟到”加入的听众排队等待的场面。

董承非此次汇报的主题《能源革命:又一个超级周期来临?》,他认为,能源价格走势对未来全球市场至关重要。新旧能源的供给端可能都存在低估。

资事堂将董承非的发言要点总结如下:

能源价格备受关注

2022年,全年能源价格在2021年的基础之上飙升,油价接近历史最高价格,国内外煤价创历史新高。欧洲天然气和电力供应频频告急,基础工业也受到阶段性影响。

新旧能源都是2022年资本市场的热点,利润增速领先于其他行业。全球维度看,煤炭行业涨跌幅一枝独秀,电力设备与新能源一度也有较大涨幅。

以A股为例,煤炭板块是所有行业中硕果仅存的大幅正收益的行业,且行业利润增速在A股所有板块名列前茅。

回顾70年代能源价格暴涨带来的通胀,这轮确实有很多方面很相似。比如中东地缘冲突带来通货膨胀压力,当时一轮一轮地把投资者心弦扣得紧紧的。那个年代,做权益资产的投资经理很少被报道,媒体主角都是能源基金经理,宏观策略基金经理,对冲基金的话语权快速上升。

传统能源很难长时间保持高位

董承非强调,能源价格怎么走对未来数年全球市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场内机构目前的主流看法是:本轮油气价格接近历史高点,煤价更是创历史姓高,但两者的资本开支还未看到明显上升,供给的短缺会让能源价格的高企更有持续性。

目前看,市场过于关注传统能源的供给不足了,似乎忽略了广义能源供给的大幅增加。

董承非认为,明年非电行业对动力煤的需求大概率是负增长的:动力煤的非电需求主要是建材和化工行业,两者需求占比接近25%。这两个行业的需求和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明年地产的在建面积大概率下滑,建材和煤化工行业的产量大概率下滑,进而对动力煤的需求是下滑的。

火电需求的负增长可能也只是一个开始。中国的风电年装机量超过150GW,就能满足每年新增的电力需求。我们预计2023年是中国火电需求见顶的元年,后面火电行业对煤炭的需求会持续负增长。这是由于技术进步推动的,是趋势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

市场高估了通胀压力

董承非还指出,新旧能源替代也在全球范围内发生

全球新旧能源的替代稍晚于中国发生,但是时差也就是一到两年的样子。这几年光伏行业过量投资为未来光伏价格下跌埋下伏笔,未来新能源的装机很有可能超过预期,那么对新旧能源的替代也会加速。

他提出一个大胆假设:由于欧洲近年大规模建设新能源,未来欧洲有可能成为全球能源价格的一个洼地。

他总结认为:新能源革命刚刚开始,其体量从量变到质变,开始挤压传统能源的市场份额。在需求不断收缩的情况下,传统能源的价格很难长时间的维持高位,上世纪70年代长时间的通胀压力不会重新,市场高估了通胀压力。

中国消费市场的挑战

董承非提示,上一轮消费和周期的风水轮转发生在2011年,原因在于经济的较快增长以及房地产带来的财富效应的双轮驱动。

那次转换导致白酒行业就像二战之后的中东产油国一样,躺赢全世界,茅台最终奠定在A股市场神一样的定位。

未来中国消费行业存在四大挑战:

挑战一:人口总量变化。人多嘴多,消费多。2021年中国人口总量仅增长仅仅48万,中国的吃穿住行总量如何增长值得观察。

挑战二:人口结构变化。随着老年人的增多,他们的单人绝对消费金额可能是下降的,老年人的消费喜好也发生变化。

挑战三:财富效应。房产承载了国内居民的主要财富,房价的调整对消费行业的影响不可小觑。

挑战四:消费品的国际化步伐落后于制造业。内地主要消费品公司严重依赖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开拓几乎为零。对标国际大市值消费公司和国内制造业公司,这些公司国际化之路还没有开启。

再平衡之路

董承非预计,未来可能存在几个方面的再平衡。

上下游利润的再平衡:由于地缘冲突和疫情等因素影响,去年上下游行业的盈利能力的差距不断拉大;上下游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程度历史罕见。

考虑到下游对上游的影响会持续发生,未来上下游利润的“喇叭口”般的持续扩大是不可持续的。

实和虚的再平衡:实体经济目前受到短期因素的影响要远大于金融行业,盈利能力上有较大差距。未来金融反哺实业可能是必要的,也是可以预期的。

港股和A股的再平衡:2021年以来,港股给投资人的感受比较差,部分行业红利的消失和外部环境的恶化带来估值水平的收缩是主要原因。

目前,虽然A/H溢价率有所扩大,但还在合理范围内,相信大环境的改善会带来港股和A股表现的再平衡。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