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制度优势提供了根本保证。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央企、国企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领域的主导作用和控制地位进一步巩固。
浙商证券李超、孙欧等人在发表于2月13日的报告《如何创造性理解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中认为,对央国企上市公司的重新估值,是创造性理解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核心:
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驱动经济发展、企业进步,应给予充分的估值体现。
在全球范围内,我国资本市场有望成为国际资本的优质选择,未来几年随着美元大周期回落,资本流入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正反馈,外资流入将带动我国股市迎来外生流动性宽松驱动行情。
持续高分红的央、国企应给予估值提升
浙商证券认为,A股市场国企经营稳健,且具有高分红特征,应给予更合理的估值提升,尤其是部分市净率低于1的企业:
一是近年来,A股市场中绝对收益性质的资金比重逐渐提升,稳定且高分红公司更适配这一资金特征,优势愈发明显。
截至2021年,全国社保基金持有的交易类金融资产规模达到1.7万亿元,此前3年复合增速达到24%;企业年金规模2022年Q3达到2.8万亿元,过去3年复合增速达到18%;银行理财资金规模也持续增长,2022年Q2达到29.2万亿元,过去3年复合增速9.5%。预计未来绝对收益资金规模的增长趋势将进一步延续。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估值体系下鼓励引导上市公司分红,浙商证券认为,对于持续高分红的上市公司应该给予估值提升: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在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章节中曾提出应“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0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鼓励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国企经营稳健且具有高分红特征,应给予更合理的估值提升,尤其是部分市净率低于1的企业(根据我们的估算,A股中上市央、国企数量约1300家,其中194家市净率低于1)。
从A股的结构分布来看,中国上市国企的分红水平明显高于民营企业,经我们估算,从2021年分红率来看,全部企业分红率为24.21%,其中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分红率分别为25.98%/24.45%/23.8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估值体系下,我们认为高分红国企更符合实际国情需求。中国证监会2023年系统工作会议也指出应“逐步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估值定价逻辑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对央国企逐渐进行利润和市值考核,将有效改善估值
浙商证券指出,在传统考核体系要求下,央国企对于企业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普遍存在低估情况: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在推进经济发展、促进就业、贡献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考核体系要求下,央国企更加侧重营业收入、资产规模以及利润增长,对企业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建设的重视度不足。一方面,央国企业务普遍集中传统行业,属于重资产运营;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由于追求规模增长而进行的部分投资,主业不够聚焦、资源配置分散,缺乏行业联动或上下游协同。
财政部数据显示,全国国有企业(包含央企和地方国企)资产总额保持连续增长,销售收入也呈现上升趋势,但是总资产回报率(ROA)和净资产回报率(ROE)自2010年之后开始出现趋势回落。
虽然央国企资产和收入规模保持增长姿态,但上市国有企业估值水平整体偏低,存在一部分国有企业处于“破净”状态(P/B<1),企业价值存在低估的情况。数据显示,央国企的市净率和市盈率明显低于A股整体水平。
因此,若要改善国企估值偏低的情况,浙商证券认为应对央国企逐渐进行利润和市值考核,提升盈利能力,提升投资者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由于企业盈利能力是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核心关注点之一,我们认为央国企如果逐渐进行利润和市值考核,同步聚焦主业,提升盈利能力,可提升投资者关注度和参与度,从而改善估值偏低的现状。
其一,“打铁还需自身硬”,国企改善估值要从企业自身入手,不断做精做深业务、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在设定业绩考核指标时,作为上市公众公司,应该考虑对于市场关心的财务指标给予一定的重视度,如ROE、毛利率、分红率等。
其二,尽管“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企业数量庞大、竞争激烈的当下,国企要积极维护与投资者的关系,主动向投资者“秀肌肉”,让投资者深度理解企业投资的价值点,继而与资本市场形成良性互动。
其三,国有企业具备较大的规模优势和较低的资金成本,可以在其所述行业的相关领域布局符合国家中长期导向的、具有成长潜力的行业进行投资,如碳中和、国家安全、制造业强链补链等领域。
央国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浙商证券指出,央国企具有大市值、低估值、高分红、盈利稳定、持续经营的典型特征,具有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是我国经济的“顶梁柱”: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央国企)不仅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同时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央国企在经济运行中更多践行敢闯敢试理念,预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央国企从事了更多的基础性研究,在技术改造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央国企是我国宏观经济的支柱性市场主体,承担着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提供社会福利和公共品等重点目标。从历史经验看,央国企发挥出较强的宏观调控功能。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表现出正向经济外部性并提供较多公共物品。因此,央国企充当了稳定宏观基本盘的“稳定器”,从而一定程度上熨平了经济周期波动。
央国企对于经济的稳定作用,一方面体现在经济下行期通过收并购资产盘活地方存量资产,待周期上行时明显获益:
央国企作为政府调节市场、配置资源的抓手,发挥着部分调控作用,因此将起到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到收并购中,为资金紧张企业进行输血,尝试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骨干力量,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在企业规模、资产质量、装备水平、人力资源等方面占有领先优势。2022年以来,A股央企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频次明显加大。
我们前瞻预判,央国企在经济下行期收并购资产,通过整合产业资源和发挥协同效应,可为手头的资产赋能优化资源配置,随着宏观基本面的转入上行周期后,势必获得资产的保值增值。例如,基建类央企通过为纾困项目提供代管代建、增量资金等方式,从中找到了增加土储、逆势扩张的机会。
此外,央国企在经济下行期收并购区域性资产,可适度盘活地方政府持有的存量资产。目前由于地方政府财政处于紧平衡状态,地方政府通过出售存量资产,一定程度上获取了现金流的补给,也推进区域资源整合。
另一方面,央国企生命周期较长,倒闭风险极低,在社会经济中亦起到稳定作用:
2022年是国企改革的收官之年,央国企在经营业绩、创新实力、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A股央国企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明显提升、杠杆率明显下降、激励机制更为健全、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从产业结构上看,央国企主要分布在航空、通信、石化、电力、军工、基建、交运等领域,并且在上述领域中有领先优势。据国资委数据,2022年国资央企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利润总额2.55万亿元、净利润1.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和5.0%。
考虑央国企的实际经营年限较长,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内外部冲击,总体运行平稳,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极强,因此可保持超长生命周期,引发企业倒闭风险的概率极低。
综上所述,浙商证券认为,央国企经营稳健、生命周期较长,但价值存在低估,因此一方面企业自身应改善考核体系,另一方面市场也应考虑给予央国企价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