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顶层规划出炉,“亮点”汇总,涉及这些产业链

2月28日,数字经济概念股早盘大涨。

消息面上,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等,国泰君安称政策规划超预期,数字中国将成重要顶层设计。

文件主要内容有哪些?

1、明确目标:《规划》提出,到2025 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到2035 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布局更加科学完备。

2、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所谓2522分别是:

1)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

《规则》指出,一方面要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在网络通信、北斗、等方面给出顶层指引;另一方面,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包括构建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利用、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开展数据资产计价研究、建立数据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机制。

2)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

《规划》提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领域落地应用;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等。

3)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

4)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

此外,《规划》强调加强整体谋划、统筹推进,保障资金投入,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明确指出将数字中国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参考,可见国家对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视。

规划有哪些亮点?

综合多家券商研报的解读,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被分析师们重点提及。

东方证券指出,以算力与网络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类似于工业经济时代的道路、桥梁与电网,成为支撑社会发展的“硬基建”,而数据要素则是在“软性制度“层面,通过释放数据资源价值而对数字中国建设形成支撑。

平安证券指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集中在“算”、“网”两个方面,网络重点推进、光网、物联网和卫星通信等方面的建设;算力则是强调布局优化,同时对传统算力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数据方面,重点是畅通国家数据大循环,建设公共卫生、科技和教育等国家数据资源库;商业数据则是建立确权、计价和分配机制进而实现数据流通。

其表示,对行业来说,要素交换、算力基础设施新建和改造,都将创造出更为庞大的软硬件市场机会。

国盛证券也提到,基础设施、数据要素作为数字中国、数字经济的基础底座,或先行布局,国资云大数据厂商有望深度受益。

整体影响方面,国联证券认为,资金保障措施、干部考核体系等配套设施的完善,有力验证了数字中国、数字经济的顶级战略地位,相关产业推进或持续超预期。

涉及哪些产业链?

东方证券认为,数字中国涵盖的领域与内容既广且杂,应该从国家政策能够主导、对数字中国建设起到基础性和前置性作用的领域出发寻找投资机会,产业链包括两个方向:以算力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行业,以及数据要素领域的数据资源方、公共数据运营方、数字技术提供方

华泰证券认为,以数据为核心的数据产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具体涉及环节包括数据底层算力设施,涵盖数据确权、交易、应用的数据要素产业链,数据安全等。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