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
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的函》,称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正在积极推进建设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文件指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原有方法学体系难以满足当前工作需求,现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建议需于2023年4月底前报送至生态环境部。
资料显示,方法学相当于一份编写指南,用于指导人们编写CCER项目的设计文件(PDD)。而通常一个项目为了申请CCER,必须写PDD,即类似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因此,在有了详细的指南之后,才有标准可指导相应的CCER计算,反之世界上能够产生减排的项目千千万,但如果没有一个方法学是符合该项目描述的,即使你减排再多也无法申请CCER。
据国泰君安总结,该函具体亮点还有:
1、本次征求方法学编制大纲总体明确方法学应用领域,包括能源、废物处理及处置、碳捕获和CO2在地质层中的储存等。
2、在原暂行办法罗列的6类温室气体基础上,新增三氟化氮,增加温室气体范围。
3、结合原暂行办法审定报告框架,新增项目泄露可能性计算,完善项目规范性。
碳市场配额缺口将进一步满足,CCER审批有望重启
资料显示,我国碳交易市场分为碳配额(CEA)和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配额不足的控排企业可以向实施“碳抵消”活动的企业购买CCER,1:1替代配额。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抵销比例上限设置为5%。
但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重点排放企业碳配额缺口1.88亿吨,其中共使用存量3273万吨CCER用于配额清缴抵消,涉及风电、光伏、林业碳汇等189个自愿减排项目。
国泰君安认为,第二个履约期已开展配额预分配,存在履约压力的重点排放单位可预支2023年度配额,CCER审批重启有望缓解重点企业履约压力,同时鼓励碳减排项目通过CCER交易获得减排收益。
分析指出,本次碳减排计量方法学公开征求,可完善原有以及新技术方法学计量标准,方法学逐步确立后,可进一步满足碳市场配额缺口,CCER审批重启有望提速。
代表建言扩大碳市场范围,CCER市场有望达200亿
另一方面,今年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提交了《关于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鼓励民间自愿交易的建议》,建言逐步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完善并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应鼓励民间市场主体参与碳市场。
其提出,开放非控排企业、机构及个人进入碳市场,并降低其入市门槛,通过市场化机制增强碳市场的覆盖面和活跃度。同时,尽快重启CCER市场,加快落实自愿减排市场建设。
市场空间方面,民生证券指出,我国22年碳配额均价约为55.3元/吨,较国际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免费碳配额比例降低&总量逐年递减&接轨国际接轨将推高碳价。规模方面,第一、二履约周期仅覆盖发电行业,在覆盖八大排碳行业后,按现今碳价保守估算25年碳配额/CCER现货市场规模分别有望达到4400/200亿元。
二、历史大涨
2021年11月8日,央行创设推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旨在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次日华银电力、大烨智能、长源电力悉数涨停。
2021年7月13日,百川畅银(20%)、长源电力、雪迪龙、中钢国际、福建金森等先后涨停,消息面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7月14日介绍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