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者”汤戈:一个未被“专访”过的“冠军基金经理”

取得了冠军后,他几乎“立刻”完成了“离职 ”

汤戈的离职公告来的悄无声息又出人意料。

4月1日,英大基金公告,汤戈因个人原因辞任所管理的基金经理职务。

同时他亦离任公司权益投资总监(高管职务),履行高级管理人员职务至2023年3月31日。

这距离他成为2022年度股票型基金“冠军基金经理”只有三个月。

汤戈离职后,他长期的搭档张媛将继续管理相关的基金产品。她在汤戈之前,就管理相关产品,如今完全接回管理权,顺理成章。

但不可否认,自汤戈2020年5月加入英大基金后,英大国企改革基金(后简称英大国改)的净值走上了上升快车道。

尤其是他2021年3季度挂名基金经理后,英大国改基金的收益在七个季度中有六个表现靠前(下图,choice数据来源),这不能不让人有点叹为观止。

网络公开信息显示,汤戈在公募基金任上,似乎没有大篇幅的深度媒体专访出现。关于他如何投资,又以何理念构建组合,并不为外人知晓。

但汤戈依旧在2023年保持着几乎每个季度都踩到市场风口的状态,直至离职,这不能不引发外界的关注和兴趣。

公募经历“短暂又辉煌”

汤戈的公募生涯(英大基金阶段)极为短暂,但也很是闪亮

公开信息显示,他自2020年5月从泛海投资集团“跳槽”到了英大基金后,就迅速执掌了公司的投研大权,出任公司权益投资总监。

2020年12月8日,汤戈公告履行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半年内晋升高管,充分显示公司对他的器重。

此前的20年8月6日,汤戈一口气兼任了英大国改等四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这几乎是英大基金当时绝大部分的主动偏股基金。

汤戈兼任基金经理后,相关产品原有的基金经理人选也得到了保留,由此构成了他管理的所有产品都形成了“共管模式”。

汤戈管理四只基金后,相关产品的收益率在同期都保持了前1/2的状态,但收益率相差较大。

其中,最出名的英大国改,在2022年末以31.50%的收益率成为当年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第一名(来源:choice)。

职业生涯“曲折向前”

在进入英大基金前,汤戈在至少五个金融机构工作过,但在他所有的工作经历中没有公募产品的管理经验。

或许因为此,当英大国改在2022年一骑绝尘的表现时,业内人士都在问:

汤戈是谁?

这个基金究竟是谁管理的?

回头看,汤戈的经历还是比较丰富和曲折的。

他是清华大学工学的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的早期岗位属于大投行业务。曾历任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融资部、大企业战略合作部项目经理。

随后,他的职业生涯蓦然转身卖方研究,进入国信证券投资研究总部任职行业研究员,华西证券投资研究总部任职高级研究员。但外界几乎没有他署名的研究报告。

随后,汤戈进入险资投资管理界,先后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权益投资处处长、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英大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师兼组合管理部总经理。

之后,在加盟英大基金前,他在泛海系机构里工作过。离任泛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兼证券投资部总经理,泛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兼民丰资本公司副总经理。

从投资岗位看,汤戈在保险机构和泛海里涉及了投资业务,但管理规模多大、资金需求如何、业绩怎样,外部都不可知。

“自上而下”风格鲜明

汤戈管理的基金,在投资风格上,体现了不少的“自上而下”的特点

这和近年业内风起云涌的“赛道投资”或“精选个股”风格差异很大

回头看,英大国改基金“超额收益”最明显的几个季度(比如,21年3季度、22年1季度、22年3季度),它的持仓重点都是广汇能源、中国神华、陕西煤业这样的大公司,都是耳熟能详的白马品种。

但英大国改在这些企业所属的板块上的配置是既“狠”又“早”,换言之,是行业上的重配真正托起了基金的收益率。

“三渡大调仓”一次比一次犀利

回溯英大国改基金,其组合在过去2年里,大幅调仓的时机主要是三个(下图)。

2020年3季度,英大国改调整基金经理(郑中华离任、张媛续任),当季十大重仓股出现了九个新品种。

新添入品种主要是福能股份(电力);广汇(能源);骆驼股份(电池);太保、保利等金融地产股,唯一保留的煤炭股神华。

这次变动和期间的灵活操作为英大国改当期来30%以上的净值升幅。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2020年5月份,汤戈正式入职了英大国改。

当期季报里,英大国改新提出了:“在估值上相信均值回归的力量”,声言要“等待年内风格均衡和估值切换的机会”;重点配置“汽车产业链、金融、电力产业链、低估值的消费品种等”。

此后几个季度,英大国改维持了类似的能源+非银+其他低估值的组合模式,凭借着这个组合,顺利度过了2021年初的市场风格切换。

2021年3季度,汤戈正式挂名英大国改基金经理。

当期,英大国改再度调整十大重仓股里的八个。调整方向就一个:增持电力产业链和能源股,减持所有其他方向个股(下图)。

这样的配置,在2022年会收获怎样的收益率,我们现在都知道了。2022年冠军黄海、2022年百亿基金经理头名丘栋荣,都在煤炭能源股上布下重兵。

而英大国改提前两个季度就完成了布局。这样的布局带着巨大的净值振幅,顺利让该基金开始在2022年飙升。

2022年3季度英大国改迎来两年内第三次大调仓。

这一次,基金的人事没有变化。但组合变了个“透”。

当季该基金斩获6.9%的收益,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20个百分点以上。

同期,基金再次完成了“神奇的抄底”。当季度重仓股“大变”六只。为基金净值立下汗马功劳的能源和煤炭股批量出局,食品饮料板块的阿胶、茅台、伊力特、天润乳业等入场

此后的四季度,该基金又剔除了剩余的能源股,转而纳入TMT行业的小股票,诸如石头科技等个股。这类个股在2023年初出现飙涨(下图)。

总体看,英大国改在基金经理小组的管理下,从2020年中到2023年初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周期股抄底——持有——高位派发调仓”的投资

业绩能否重现?

英大国改的业绩,在过去两年的表现,有一种“多智近乎妖”的神奇。

但这样的业绩能否重现,恐怕才是对投资者最关键的。

从目前看,有很多情景都需要重新审视和观察:

首先,基金经理团队发生了变化,过去两年“无往不胜”的两人组,现在成了“独角秀”。

张媛参与英大国企改革主题基金的管理时间当然更长,2019年3月就开始参与;此后历经变化,张媛一直是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之一。但她能否一个人就起到两个人的“化学作用”尚待观察。

其次,相关策略的表现阶段起伏是很大的。这本身也蕴含了一种“变数”和“考验”。

从英大国改过去七个季度的超额收益看,它有过动辄20个点、30个点的超额收益,也曾出现过超8个点的“超额负收益”。

其三,从历史上看,自上而下的策略带来的超额收益并不稳定。

过去十多年内,业内很少有自上而下策略的基金经理,长期持续业绩领先的。这某种程度就就可以佐证这个策略实际上实践的难度。

不管怎样,这个艰难的命题,已经落到了张媛身上。如旋风般进入又离开英大的汤戈,已经无需考虑这些问题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