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云不想躺在“温柔乡”里了

曹安浔、周智宇
加速走出去。

作者 | 曹安浔、周智宇

在创下港股去年最大IPO后不到半年,3月27日,万物云交出了首份年度成绩单。

行业“增收不增利”的大环境中,万物云也未能幸免。

财报显示,万物云实现营业收入301.06亿元,同比增长27.0%;但归母净利润为15.10亿元,同比下降9.42%;毛利率为14.1%,较2021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

万物云董事长朱保全在致股东函中坦言:“开发商,这个物业公司传统的好客户,一下子变得捉襟见肘。”

万物云表示,由于地产交付项目数量出现下滑,案场业务、前介业务缩减影响毛利1.3亿元。

此外,过去一年,来自开发商增值服务的收入同比下滑4.2%,为29.35亿元;毛利同比下滑31.7%,为4.09亿元。

这背后是,虽然早早在业内提出用科技化、智能化重塑传统物业行业,但万物云对开发商的依赖程度还是很高,在地产行业数年深度调控下,万物云的利润率也受到波及。

不过,这也促逼着万物云尽快摆脱对开发商的依赖。朱保全感慨道:“如果不是地产行业遭遇寒冬,或许物业行业还会躺在传统收入结构的温柔乡里” 。

基于此,朱保全在业绩会上做了四大反思,即反思物业公司与地产公司之间的关系、反思高估值并购带来的后遗症、反思社区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及反思物业行业的韧性。

在朱保全看来,物业行业本应该是一个很有韧性的行业,不应该受到大风大浪的影响,应该是长坡薄雪,(利润)持续地滚下去。

所幸,万物云依然有着稳健的财务基本盘。

财报显示,2022年度,万物云资产负债率为53.94%,在手现金133.45亿元,是目前在手现金最多的港股物企,现金短债比为1.4倍,偿债压力较小,这为万物云转换发展动能提供了足够的“底气”。

那么,反思之后,对于未来的路怎么走?朱保全祭出三个对策,即聚焦“蝶城”战略、多元客户战略及科技战略。

最终目标是,“2023年效益改善会大于规模增长,这也是管理层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朱保全说道。

其中,“做蝶城”是万物云今年最重要的事,也是朱保全对万物云2023年效益改善的信心来源。

2023年,万物云计划最少改造出100个蝶城。2022年,蝶城数量从459个增长到584个,并在38个蝶城完成了住宅物业服务流程改造,已经为住宅物业服务带来了3000万元的提效。

实际上,作为万物云早在2020年就推出的、面向未来十年的核心战略,万物云做蝶城的步伐越发坚定。

“我们今天已经不再说做蝶城了,而是反向提出了一个‘蝶城+’的概念,” 朱保全在业绩会上指出,“蝶城+”就是一个三公里劳动力调度平台,可以反向加住宅物业、加家装修缮服务,打破传统住宅物业围墙,构建社区共享服务网络。

对于朱保全在业绩会上讲的、关于蝶城的美好故事,大多数投资者还是选择了接受。3月29日至4月4日收盘,万物云股价微涨4.02%。摩根大通还在3月底增持了万物云39.86万股,最新持股比例由10.93%上升至11.24%。

西南证券则表示,万物云经营稳健、科技板块业务扩张迅猛且“蝶城”模式规模效应逐渐显现,预计未来两三年利润将持续改善。

但身处物业这个传统的行业,想做颠覆行业的独角兽、拓荒者,这不容易,需要漫长的时间去践行。而万物云的投资人耐心不会太多,这无疑加剧了朱保全身上的压力。

业绩会上,朱保全坦言,直到现在,很多投资人对蝶城模式还是将信将疑的状态,需要不断去验证、相信。如今已经建成的500多个蝶城必须要在2023年产生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未来做出更好的铺垫。

可以预见,在短期,选择了长期主义的万物云可能还是会受地产波动明显影响,但在更长久的将来,万物云的价值也许会迎来新的重估,这注定是一场孤独但激动人心的旅程。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