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担忧再度升温 交易员押注英国央行峰值利率将达到5%

分析认为,英国的通胀问题结合了美国和欧洲的通胀中最糟糕的部分——其能源价格飙升与欧洲类似,而劳动力流失的水平与美国类似。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引发了英国央行对通胀将呈螺旋式上升的担忧。

英国通胀率居高不下,再次点燃市场对英国央行延续最激进加息周期的预期。

周三,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英国3月CPI指数继续保持在两位数,同比增长10.1%,远高于此前经济学家预计的放缓至9.8%。这是由40多年来最强劲的食品价格增长推动的。

核心CPI在3月份继续保持在6.2%的高位。

数据公布后,投资者迅速押注英国央行将进一步加息,延续40年来最激进的紧缩周期。英国央行曾暗示,如果通胀压力消退,可能会暂停加息,但最新出炉的数据却并不能给英国央行喘息的机会——英国的物价上涨速度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洲。

货币市场交易员预计,英国央行利率的峰值将超过5%。掉期交易显示,交易员们还预计5月和6月将连续两次加息25个基点。

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这些数据再次证实了为什么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压低通胀,这样我们才能缓解家庭和企业的压力。我们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随后,英镑兑美元汇率小幅走高,一度涨至1英镑兑1.2469美元;英国国债下跌,对利率前景对敏感的2年期英债收益率一度上升13个基点,至3.82%。

食品价格通胀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3月英国的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涨幅达到了19.1%,为197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英国国家统计局表示,这是由于面包、热饮、巧克力和糖果的成本创纪录增长所致。

英国国家统计局首席经济学家 Grant Fitzner 表示:

通胀中下降的主要驱动力是汽车燃料价格和住宅取暖油价格,二者在去年同期大幅上涨后都有所下降。

然而,这部分被食品价格所抵消,食品价格仍在急剧攀升,面包和谷物价格通胀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与美国和欧洲连续数月下滑的通胀率相比,英国的通胀保持着更强劲的势头。数据显示,美国3月CPI同比上涨了5%,是近两年来的最低水平;而在欧元区3月CPI放缓至了6.9%,为2022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媒体分析认为,英国的通胀问题结合了美国和欧洲的通胀中最糟糕的部分——其能源价格飙升与欧洲类似,而劳动力流失的水平与美国类似。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英国工人要求大幅提高工资,引发了英国央行对通胀呈螺旋式上升的担忧。

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英国也更容易受到进口食品价格的影响。由于部分地区的恶劣天气导致作物减产,一些地区的西红柿和生菜等新鲜食品出现了短缺。工人的短缺使杂货店的供应链出现了中断,并使部分行业的食品生产变得紧张。

数据还显示,3月,英国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通胀率和服务业通胀率分别稳定在6.2%和6.6%。服务业通胀被视为衡量工资压力的良好指标,英国央行政策制定者正密切关注这两个基本通胀指标。

不过,有一些迹象显示价格压力有所缓解。英国3月份PPI通胀明显降温:生产者投入成本从12.8%大幅下降至7.6%,而产出价格也大幅放缓。这种降温似乎表明,近几个月来全球供应链压力的缓解正在传递到工厂。

英国商会研究主管 David Barier 表示:

物价继续以惊人的速度上涨。但积极信号是,今天的数据表明投入价格增长的峰值可能已经过去。

市场押注英国央行将继续加息

数据公布后,投资者迅速押注英国央行将进一步加息。

野村证券的经济学家 George Buckley 此前预计英国央行不会再加息,但在数据出炉后,他也将对英国央行利率峰值的预测上调了0.5个百分点至4.75%。另一位曾经的鸽派经济学家、摩根士丹利的 Bruna Skarica 现在将英国央行下月加息25个基点作为基本情景,并认为6月存在再次加息的风险。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全球市场策略师 Hugh Gimber 表示,现在看来,英国央行“极有可能”在5月再次加息25个基点:“英国央行离确信价格压力已得到控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英国董事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Kitty Ussher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

英国央行的工作还没有完成。

为了解决根本问题,货币政策委员会仍需要在几周后召开会议时再次加息。

但英国央行目前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内通胀将大幅下降,正在考虑是否可以暂停其40年来最快的紧缩周期。

3月23日周四,英国央行如期加息25个基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英国的经济前景弱于其他国家。英国央行预计今年全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的产出都会下降。这引发了市场的猜测,即英国央行可能是第一批结束激进紧缩周期的主要央行之一。

然而,在周二公布的工资增长加剧了人们对英国通胀将持续的担忧之后,利率制定者面临着一个平衡的问题:尽管失业率小幅上升,职位空缺减少,但在截至2月份的三个月里,扣除奖金的收入增长了6.6%。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