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生猪养殖二季末有望扭亏为盈 目前生猪疫情总体平稳

农业农村部称目前正在抓紧编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明确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将扎实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制度试点,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农村投资有空间,预计未来5到10年,农业农村投资需求近15万亿元。

4月20日周四,国新办举行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针对近期猪肉价格下滑,农业农村部说,当前正值猪肉消费淡季,由于前期一些养殖场户压栏惜售,猪肉产量还在增加,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一些养殖场户出现阶段性亏损。

综合判断,农业农村部表示,生猪养殖有望在二季度末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养殖亏损程度整体将轻于上年同期,价格起落有望趋于平缓。目前全国生猪疫情总体平稳,生猪产能稳固,稳定供给的基础牢固。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品种间有涨有落,波动基本正常。

农业农村部称目前正在抓紧编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明确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农业农村部表示,将扎实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制度试点,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农村投资有空间,预计未来5到10年,农业农村投资需求近15万亿元。

国新办举行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先生,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先生,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刘涵女士,请他们为大家介绍2023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曾衍德先生作介绍。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谷雨,标志着春耕春播进入关键时节。在此,我简要介绍下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狠抓政策落实,强化指导服务,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着力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开局良好。

第一,抓紧抓实春耕生产,夏季粮油丰收有基础。着力保夏粮、稳春播、扩大豆、提单产,逐项推进、逐区落实。夏收作物长势较好。据我部农情调度,冬小麦面积稳中有增,目前一、二类苗比例90.5%,比上年同期高2.7个百分点。春耕备播进展顺利。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近两成,进度同比略快。其中,早稻栽插过六成。全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7亿亩以上,连续4年增加。加力扩种大豆油料。今年首次将大豆生产任务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并出台大豆生产一揽子扶持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种豆积极性。目前,大豆油料种植任务已落实到省市县。

第二,统筹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市场供应充足。生猪生产稳定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05万头,相当于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5%。一季度,猪肉产量1590万吨,同比增长1.9%。畜禽和水产品全面增产。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3.6%,牛奶产量增长8.5%,国内水产品产量增长4.4%。蔬菜和水果供应充足,4月上旬在田蔬菜面积同比增加110多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一季度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3900多个。

第三,持续抓好产业就业帮扶,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落细监测帮扶,实化帮扶措施。截至3月末,65%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增收。实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行动,提高中央财政衔接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重。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截至3月末,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215.5亿元,惠及48.5万脱贫户。促进稳岗拓岗带动就业增收。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截至3月末,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3074万人。

第四,着力拓展产业链条,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产品加工业运行平稳。3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PMI指数为55.4%,比同期制造业高3.5个百分点。乡村休闲旅游业加快恢复。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乡村休闲旅游成为消费热点,城乡居民到乡村休闲观光、体验农事、游园赏花持续升温。农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新批准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一批产业发展高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3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1个百分点。

第五,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农村改革持续深化。细化实化乡村建设任务。制定乡村建设行动年度工作要点,指导各地制定乡村建设任务清单,完善项目库。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稳步推进农村户内改厕,压茬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春节和春季战役,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组织开展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扎实开展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稳步推进农村改革。扎实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制度试点,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组织,全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超过400万家、223万个,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04万个。

第六,深入挖掘农村内需潜力,农村投资消费稳步恢复。农业投资增速回升。加快高标准农田等重点项目建设,截至3月底,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分别为1942万亩、322万亩。一季度,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25亿元、同比增长0.5%。乡村消费市场恢复增长。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258亿元、同比增长6.2%,比城镇高0.5个百分点。农产品进出口保持增长。农产品进出口总额833.8亿美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出口235亿美元、同比增长7.4%,进口598.8亿美元、同比增长13.2%。

总的看,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威胁、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农民就业压力较大等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统筹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全力夺取夏粮丰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为农业强国建设开局起步打下坚实基础。

下面,我愿意和我的同事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寿小丽:

谢谢曾总师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宏网记者: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请问,今年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方面我们的重点任务是什么?有哪些部署和安排?谢谢。

曾衍德:

谢谢你的提问。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这一重大部署,根本的要求是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步,重要的目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与农民和农村紧密相联、深度融合,我们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联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农业农村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系统谋划、科学有序推进。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这一重要指示要求,我们认为,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加快。这是相对我们已有的12个强国建设,农业强国建设起步较晚,基础也薄弱,必须加快推进、加力推进。另一个是规划。其他强国多是以纲要形式来部署,而农业强国是以规划来部署,既要谋划近期的重点任务,又要谋划远景的发展重点。目前,我们正在抓紧编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明确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第二,要聚焦重点发力。总结世界农业强国的普遍规律,立足我国的国情农情,推进农业强国建设重点是:推进耕地保护建设全面加强、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全环节覆盖、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同时,我们还要以农业强国建设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第三,强化政策支持。要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任务和建设重点,谋划一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行动,聚焦重点、聚集合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完备、技术装备提档升级、产业链条健全完备。

第四,协同力量推进。建设农业强国涉及多个方面、多个层级,需要统筹协调、联动推进。对相关的任务,要列出任务清单、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逐年推进、逐项落实。要建立上下联动机制,责任到省市县,落细落小。

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有亿万农民的积极参与,农业强国建设一定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也一定能够赶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步伐。谢谢。

中国三农发布记者:

夏粮夏油是全年粮油生产的第一仗。请问,目前夏收粮油生产形势如何?谢谢。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

夏粮夏油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又涉及到口粮和“油瓶子”,大家很关注。刚才曾总师介绍了基本情况,我再补充点具体情况。

从农情调度、各地反映和农技人员实地调查情况看,夏季粮油生产总的形势不错,主要基于两点判断。

一是小麦面积恢复增加,油菜面积扩大较多。去年秋种天气正常,土壤墒情适宜,各地应种尽种,把前年因秋汛减少的面积基本补回来了,预计小麦面积恢复增加。同时,在国家扩种油菜支持政策的引导下,南方地区挖掘冬闲田扩种油菜,预计扩大面积1000万亩左右。

另一个是,目前小麦的长势好于上年,油菜长势基本正常。去年秋种小麦大部分是适期适墒播种,越冬前苗情基础较好,壮苗越冬比例大。冬季经历了几次大范围寒潮天气,大家在北京也感受到了。华北部分小麦出现了枯黄,这在常年也有,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略高一点,我们调度了一下,枯黄面积有2400多万亩,占整个冬小麦面积的7%左右,主要是叶尖受冻,影响不大。专家实地踏查,个别地方、个别品种的根系和生长点受一些影响,大约有50万亩,占整个枯黄面积的2%。返青以后,枯黄的麦田大部分都已经恢复生长了。清明前后,冬麦区出现了大范围降雨过程,这是“及时雨”,农民讲,相当于普浇了一次拔节水,前期缺墒田块旱情基本解除了。同时,各地抓住这个时机,趁墒趁雨施肥,小麦苗情加快转化升级。最新的农情调度,小麦的一、二类苗比例上升到90.5%,同比高了2.7个百分点,这奠定了丰收的基础。油菜长势总体正常,但是大家也知道,因去年夏秋冬连旱,部分主产区长势偏差。

目前,油菜从南到北已经陆续进入收获期,南方小麦正在灌浆,北方小麦正在孕穗抽穗。黄淮海麦区“六一”前后开始大面积收获,还有40天左右。把丰收的基础转化为丰收的果实,还要过病虫害、“干热风”、倒伏、“烂场雨”等多个关口。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全力打好“奋战120天夺取夏季粮油丰收行动”的后半场攻坚战,技术路径就是“保穗数、攻粒数、增粒重、减损失”,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抓好后期的肥水调控,分区分类开展田间管理,因墒因苗适当补水补肥。二是抓好病虫害防控,重点防好小麦“三病一虫”,就是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和穗蚜。三是抓好“一喷三防”全覆盖。今年中央财政继续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补助政策,我们将组织各地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植保服务队,适时开展喷防作业,增粒重、提单产。四是精心组织好跨区机收,也是为了防“烂场雨”,及时做好夏收机具的调配调运,持续抓好机收减损,确保适期收获。

在这里我想特别跟大家交流,大家都知道,小麦是重要口粮,我们种小麦是为了保口粮。小麦从种到收230天,在所有主要作物中算最长的,很不容易。还有40天就收获了,这时候各地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好基础,严禁各类毁坏青苗行为,确保安全成熟、颗粒归仓。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大内需,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的位置。农业农村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请问农业农村部在这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曾衍德:

谢谢你的提问。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我们讲,乡村既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场,激活农村内需对稳增长、扩内需,地位突出、作用也非常显著。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消费有潜力。我国农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潜力巨大。研究分析,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万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差距就意味着潜力。只要农民收入增长起来了,农民生活品质就提升,农村消费空间将得到拓展。另一方面,投资有空间。现在城市建设得差不多了,但是乡村需要建、应该建的还有很多,而且这些对基础产业拉动很大。我们测算,如果改造一亩设施大棚就可拉动钢材消费近2吨、水泥0.5吨。我们预计未来5到10年,农业农村投资需求近15万亿元。

激活农村内需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综合施策,找准方向,明确路径,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发展产业增收赋能。就是要突出“土特产”要求,立足农业农村资源禀赋,聚焦发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发展壮大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空间,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第二,加强建设投资牵引。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和社会投入联动机制,引导更多资金投向高标准农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现代设施农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建设领域,形成有效投资拉动效应。

第三,创新供给提升消费。我们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引导食品消费升级。健全农村市场流通体系,让城市的产品“下沉顺畅”,让农村的产品“上行通畅”,促进家电家具等耐用品消费增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供给,扩大服务消费。

第四,深化改革激发活力。通过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村沉睡资源焕发新的活力。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我们关注到,猪价连续下跌将近一个月,有机构称大概率已经接近底部。请问农业农村部如何看待今后一段时间的市场行情和走势?农业农村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稳定生猪价格和市场?谢谢。

曾衍德:

谢谢你的提问。猪肉产品是事关民生的产品,大家都非常关注。当前正值猪肉消费淡季,由于前期一些养殖场户压栏惜售,猪肉产量还在增加,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一些养殖场户出现阶段性亏损。

对当前生猪生产形势,有两点基本判断:一个是,猪肉市场供应充足。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平,大体上一年出栏7亿头猪,平均两人一头猪,这样供应就有保障。今年一季度生猪出栏近2亿头,出栏增加叠加消费淡季,导致生猪价格出现下跌。这影响了生产者收益,也支撑了我们CPI低位运行。另一个是,生猪生产波动平缓。近年来,按照国务院部署,农业农村部实施了生猪产能调控方案,核心指标是能繁母猪,按照目前供求状况,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100万头的95%—105%都是合理区间,只要在这个区间波动就是合理的,也是稳定的,生猪生产波动就会平缓。

应该看到,近期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有所回落,利于缓解养殖亏损局面,加上五一、端午节日拉动,猪肉消费需求将会增加。综合判断,生猪养殖有望在二季度末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养殖亏损程度整体将轻于上年同期,价格起落有望趋于平缓。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落实中央部署,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市场稳定供应。重点是抓好“两稳一降”。

第一个“稳”,就是稳预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节奏,避免在价格低位时盲目压栏和二次育肥,阻碍猪价回升、拉长亏损时长。

第二个“稳”,就是稳产能。督促指导各地按照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要求,稳定用地、环保、金融等长效性支持政策,适时发放临时性救助补贴,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

第三个“降”,就是降风险。继续抓好非洲猪瘟等常态化防控,落实监测排查、清洗消毒等关键防控措施,早发现、快处置,及时化解疫情风险。

这里,我再说明一点。近期一些媒体和市场机构根据个别点上的调查结果,炒作北方地区,甚至全国的猪病情况。我想强调的是,目前全国生猪疫情总体平稳,生猪产能稳固,稳定供给的基础牢固。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老百姓比较关心农产品市场行情。能否介绍一下今年一季度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市场整体运行情况?后期供需总体形势怎么样?谢谢。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刘涵:

感谢你的提问。“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与民生息息相关。据我部监测,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品种间有涨有落,波动基本正常。3月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集贸市场均价每百斤140.27元,环比跌0.1%,同比涨6%;“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34.01,环比下降1.26个点,同比下降1.8个点。

关于后期走势,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市场供应有保障,价格预计将保持总体稳定。市场稳不稳,关键看生产。去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重重困难,逆境再夺丰收,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7万亿斤,为今年以来粮食保供稳价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当前生产形势看,冬小麦面积稳中有增,长势好于去年,夏粮丰收基础较好,春播粮食播种比较顺利,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生猪产能处于合理区间,蔬菜水果产销衔接顺畅,“菜篮子”稳产保供基础也比较牢固。刚才曾衍德总农艺师也对当前我国“菜篮子”产品生产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截至一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305万头,总量是充足的。全国蔬菜栽田面积7709.7万亩,同比增加110.2万亩;4月上旬,全国蔬菜产量1547万吨,同比增加18.7万吨。从库存来看,我国口粮库存持续保持高位,稻谷、小麦两大口粮库存总量大、分布广、比重高,玉米政策性库存进一步充实,粮食库存结构更加优化,市场调控和供给能力稳步增强。

下一步,我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分品种压实种植面积,分环节挖掘增产潜力,分类型健全防灾减灾机制,分主体调动种粮积极性,全力以赴再夺粮食丰收,积极配合好有关部门做好市场调控,确保粮食市场平稳运行。谢谢!

中国日报社记者:

去年我国大豆面积、产量明显增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加力扩种大豆油料”,请问今年农业农村部在这方面有哪些安排?谢谢。

潘文博:

提高大豆油料自给率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内容。正如刚才你所说的,去年国家启动实施了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豆油料扩种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还要继续推进、加力推进。总的考虑是,“两扩两提”,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品质,力争新增大豆油料面积1000万亩以上。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锚定目标、攻坚克难,全力完成今年大豆油料扩种任务,重点主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用好考核“指挥棒”。年初已明确了各省区市的大豆油料生产目标任务,首次按照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要求严格考核,对大豆油料面积或产量增幅靠前的省份在考核中予以加分奖励。

二是打好政策“组合拳”。为稳定今年大豆生产,统筹考虑大豆市场供需形势、比较效益和农民种植意愿等因素,国家及时出台了一揽子支持大豆生产的政策措施,形成了补贴、保险、收储协同发力的政策“组合拳”。近期媒体也有报道,黑龙江已明确,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达到350元以上,内蒙古大豆玉米补贴差额扩大到260元以上,这些都释放了明确的信号,目的是为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豆积极性。

三是综合施策提单产。今年农业农村部将组织开展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制定了《大豆单产提升三年工作方案》,全链条、全环节查找分析短板弱项,全面建立行政领导和领衔专家包保机制,聚焦100个大豆重点县,围绕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一县一策”综合性解决方案,整建制推进大豆单产提升,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高产竞赛,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我们力争今年全国大豆亩产提高5公斤,这是我们一个目标。

坦率讲,由于前期大豆市场价格走低、比较效益也低,农民种豆积极性和种豆的意愿,和去年这个时候相比有所下降。国家及时果断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政策,各部门也加快落实,各地也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有力调动了农民的种豆积极性。从最新的农情调度情况看,农民种豆的意愿有所回升,扭转了前期可能下滑的趋势,大豆意向种植面积略有增加,其中东北净作大豆基本稳定,黄淮海、西北、西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去年实施了1500多万亩,今年在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增加500万亩,达到2000万亩。这样算下来,全国大豆意向面积是稳中略增的。

目前,大豆播种已过一成,东北5月上旬开始大面积播种。带状复合种植在西南地区已经播种了近300万亩,完成春播意向的1/3。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精细开展指导服务,发挥好规模经营主体的作用,推动意向面积落实到田,推动关键技术落实到位,确保完成今年大豆油料的扩种任务。谢谢。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近期,社会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关注较多。请问,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如何?下一步如何建好、管好、用好高标准农田,真正做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曾衍德:

谢谢你的提问。高标准农田是我们粮食生产的基础,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多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提高建设标准,大范围、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个进展可以概括成两个方面:一个是,规模扩大。截至2022年底,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另一个是,质量提升。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还有治理部分区域退化耕地,配套排灌设施。这对粮食产能提升和生产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设施保障。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措施,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提升粮食产能。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规划引领。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部署,我们正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思路、区域布局、重点内容和进度安排及保障措施,确保任务完成,力争做到建一片、成一片。今年将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目前任务已与各省份对接落实。

第二,创新投入机制。以中央财政投入为引导,推行政府投资与金融信贷投贷联动,指导地方用足用好土地出让收益、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专项债券等,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投入。通过这些措施,逐步提高建设标准,保障建设质量。

第三,开展整建制试点。今年,选择粮食主产区的部分地市、县开展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探索有效工作机制、投入模式和技术路径。目前,在山东德州市等20个地区开展试点。

第四,健全管护机制。制定完善建后管护制度,指导地方落实管护资金,明确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探索引入保险机制、购买第三方服务、委托专业化机构等市场化方式,因地制宜建立管用有效管护机制。

在这里我要说明一点,近期媒体反映了个别地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质量问题。对于这种现象,我们用两句话表明态度:一句话,认真核查;另一句话,严肃处理。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排查、全面整改。

第一,核实情况。对媒体反映的所有问题,部里正派工作组深入相关地区开展核查整改,了解问题情况、查找原因,并责成地方落实整改措施,处理有关责任单位和人员。

第二,全面排查。正组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整治行动,逐项目开展排查,并成立监督指导工作组分省包片开展工作,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第三,建章立制。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确保建设质量责任到单位、落实到人。谢谢!

上游新闻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请问,今年春耕农资保供稳价形势如何?当前化肥原料价格保持高位、用肥成本高居不下,如何保障化肥的稳定供应?谢谢。

刘涵:

感谢您的提问。化肥被誉为粮食的“粮食”,可见化肥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当前正值春耕用肥高峰,综合各方面情况看,化肥供应总量是充足的,价格运行是基本平稳的。从供需情况看,据有关行业协会预测,今年春耕期间化肥需求量折纯约2265万吨,与往年基本持平,国内化肥生产量超过2400万吨,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要。从基层铺货速度看,随着春耕陆续展开,各地化肥到位率稳步提升,据我部调度,截至4月12日,也就是一周前,省、市、县三级春耕化肥下摆到位率分别为94%、93.7%、83.7%,分别比去年同期快4.1、6.9和3.2个百分点。从市场价格看,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无烟煤、硫磺等原材料成本下跌,化肥价格高位回落。3月份,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复合肥出厂价较去年6月份分别跌17.1%、24.4%、39.4%和27.6%。此外,当前农药和柴油价格也较去年有所下降。种子价格有涨有跌,总体正常。

为切实确保春耕用肥,我部配合发改、财政、工信等部门,重点开展了四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做好农资保供稳价。密切配合有关部门,保障化肥生产企业原料供应,稳定提高企业开工率;引导流通企业加大对化肥重点消费地区铺货力度,确保农资及时到村到店到户。二是推进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聚焦春耕备耕等关键农时,紧盯城乡结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等重点区域,组织开展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农资领域侵权假冒违法行为。三是强化监测预警。成立农资保供专班,密切关注各地化肥下摆到位率、化肥消费终端价格走势等,及时反映区域性价格大幅波动等问题,推动做好化肥产销衔接。四是加强科学施肥技术指导。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力度,减少不合理的肥料投入,提高肥料利用率。接下来,我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关注农资市场走势,积极推动企业提高产能利用率,畅通化肥运输渠道,指导农民科学选肥用肥,切实服务好春耕生产,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谢谢。

寿小丽:

最后两个问题。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6131元,同比名义增长6.1%,实际增长达到4.8%,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请问,下一步会出台哪些具体措施,更好地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谢谢。

曾衍德:

谢谢你的提问。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拉动内需、促进城乡经济循环的重要措施。今年一季度,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我们分析有三个特点:一是务工收入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亿8千多万人,比上年增长2.3%。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4504元,同比增长1.5%。二是收入增速提高。农民收入实际增长4.8%,比去年全年快了0.6个百分点。三是城乡收入差距收窄。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35,比上年同期缩小0.04。

应该看到,经济回升和就业形势好转的基础还有一些不稳定因素,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将加大力度、多措并举,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第一,政策扶持促增收。以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为政策取向,落实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等政策,将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范围扩大至全国所有产粮大县。4月17日,中央财政下达100亿元资金,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统筹支持春耕生产。

第二,创业就业促增收。通过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落实创业一次性补贴等扶持政策,加强农业创业创新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建设,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带动农民就地创业、就近就业。

第三,改革赋能促增收。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扎实搞好确权,稳步推进赋权,有序实现活权,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还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更多分享发展成果。

第四,增强动力促增收。重点是增强脱贫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通过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启动一批全产业链开发项目,壮大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创响特色品牌,以产业带动就业、促进增收。

谢谢!

中国农村杂志社记者:

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的一半以上。请问,目前我国春耕形势和节奏如何?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春耕生产?谢谢。

潘文博:

感谢您对春耕生产的关心关注。今天正好是谷雨时节,田间地里的农事农活都忙起来了,春播已进入高峰。

春播粮食和春播大豆油料都占全年的一半以上,应该说抓好春播对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至关重要。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已对春耕生产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安排,各地也谋划早、动手快、措施实,春耕生产开局总体是良好的。我们重点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全力稳定面积。经国务院同意,年初我部已将今年粮油生产目标任务印发各省级人民政府,并将启动开展省级党委政府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提高粮食面积产量考核权重。中央继续加大对粮油生产支持力度,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生产者补贴、产粮(油)大县奖励、绿色高产高效、耕地轮作、社会化服务等资金规模都有所增加,启动实施南方早稻集中育秧设施建设补助,近日中央财政又下拨了100亿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从各方反映情况看,预计今年粮食的意向播种面积在17.7亿亩以上,其中春播粮食面积9.5亿亩,均比上年稳中有增,而且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品种结构也进一步优化。

二是保障农资供应。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发挥农资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协调解决农资生产和供应问题,设立农资保供专班、开通热线电话,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及时下摆到户。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劣农资,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据调度,与前三年疫情时相比,今年种子、化肥、农药的下摆进度快。而且整个农资供应总量是充足的,价格稳中略降,目前省市县三级下摆率平均达到95%以上,同比快了4.5个百分点。

三是综合施策大面积提高单产。刚才我也介绍了,部里今年要开展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今年聚焦两个作物,大豆和玉米,全链条、全环节地查找短板弱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制定综合性解决方案,全力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尽快落地见效。在100个大豆重点县、200个玉米重点县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启动高油高产大豆品种攻关。从春播开始就指导各地研究主攻方向、技术方案、工作机制、配套措施,把各项增产关键措施落实到田。

四是精准指导服务。按照主题教育的要求,我部继续开展下沉一线包省包片联系指导服务和科技大培训,组织科技小分队进村入户、服务到田,落实各项稳产增产技术措施。针对今年农业气象年景一般到偏差、旱涝并存、极端天气事件偏多的情况,我们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分环节制定印发了防灾减灾预案和技术指导方案,指导各地落实主动避灾、科学抗灾、有效减灾的关键措施。

据农情调度,春播以来气象条件总体是有利的,春耕生产秩序正常,春播的进展比较顺利。截至4月19日,全国春播粮食已近两成、进度快于去年同期。其中,早稻栽插已近七成,玉米、大豆播种也过了一成。

下一步,我们将把抓好粮油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一个季节一个季节、一个品种一个品种、一个区域一个区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盯紧盯牢,精心组织,强化指导,确保不误农时高质量完成春播任务,为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赢得主动。

春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会及时把最新的春播进展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也希望媒体记者们到春播生产一线多走走多看看,报道各地春播生产的好经验好典型,及时反映目前春耕生产的困难和问题。谢谢。

寿小丽: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本文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