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消费上游正在悄然转型。
智能手机大盘下行,底部未知,上游芯片公司迅速转换市场方向,从智能手机向着汽车和AI行业转向。
除智能手机行业低迷导致转向,由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推动,算力开始成为汽车IC从成熟工艺向高制程转化的核心要素。
联发科公司首席执行官蔡力行表示,“我们的发展战略迅速转移到汽车和人工智能行业,有望在未来3-5年实现增长”。
挟“技”走向车载赛道
联发科布局汽车IC,标志事件是在4月17日发布Dimensity Auto天玑汽车平台(也称汽车解决方案),由Dimensity Auto座舱平台、Dimensity Auto联接平台、Dimensity Auto驾驶平台和Dimensity Auto关键组件四部分组成。
就像Dimensity天玑移动平台为联发科攻略高端旗舰智能手机一样,Dimensity Auto的定位,也是联发科构建的汽车电子旗舰品牌。
“一方面,Dimensity天玑是公司旗舰品牌。我们将这个品牌延展到汽车平台,代表了联发科对车用市场规划布局和投资的决心。”据联发科技资深副总经理、运算联通元宇宙事业群总经理游人杰在4月下旬解释,“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联发科将在运算、联接、多媒体以及先进制程等多领域的技术优势瞄准到汽车平台,打造旗舰级车用产品的目标和规划。”
目前,联发科在2022年推出的天玑9200旗舰手机芯片,采用台积电第二代 4nm 工艺,强调能耗和性能的平衡,成为联发科站稳高端旗舰智能手机芯片的扛鼎之作。
智能座舱是最容易被用户理解和感知的部分,因此成了车企发力的主要方向和营销集中表达。智能座舱也因此逐渐成为消费者选购车辆的重要参考。
据亿欧智库调研报告显示,25-35岁的群体,51%的人群表示将座舱智能化水平作为其购车的重要参考因素。IHS Markit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市场智能座舱渗透率为48.8%,预计到2025年渗透率有望超过75%。
智能座舱在消费市场中的地位,变相对IC算力、性能、成本和安全等方面提出了高要求。
“全场景”需求,正在引导智舱IC的技术发展,向着融合——如智能座舱的液晶仪表、中控导航、HUD、360环视、辅助泊车、DMS、语音/手势识别等功能发展,这对IC的制程、能耗和性能提出了有别于以往的不同要求。
为适应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对强算力、低功耗和高制程IC的需求,联发科将采用3nm先进制程工艺研发Dimensity Auto座舱平台产品,以显著提高车机系统的流畅度和开机速度。
在Dimensity Auto关键组件领域,联发科能为汽车行业提供多元核心技术和产品组合,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屏幕驱动芯片、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摄像头ISP等众多关键零部件产品。
鉴于智能座舱的多屏、沉浸式娱乐和声图感应等特性,联发科将MediaTek MiraVision智能显示技术结合ISP图像处理器和Hi-Fi5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支持最高同时接入16路摄像头,为C端用户提供智能汽车舱内沉浸式视听娱乐体验,进而推动接下来舱驾一体方案的落地。
联发科技副总经理、运算联通元宇宙事业群副总经理张豫台表示,Dimensity Auto座舱平台集成了联发科在计算、多媒体和屏幕显示等方面的技术优势,致力于把家庭的智能生活和影音娱乐带进汽车座舱。
就本质而言,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再到智能汽车,核心技术都是运算(Computing)、高效地连接(Connectivity)、包括高性能显示(Display)技术在内的多媒体(Multimedia)这类支持影音娱乐的技术,说明智能手机(家居)和智能汽车的技术重叠性极高。
引导车载IC进入3nm时代
由于联发科在通信和IC领域的技术沉淀,故其布局汽车领域的IC部件或通讯/系统解决方案,确也不是心血来潮的蹭热点动作。
据游人杰称,2016年,联发科进入车用IC领域,开始面向全球车企提供产品线完整且高度整合的系统解决方案。
“我们在全球销售了1500万颗智能座舱芯片。在品质上得到了全球客户的认同,我们的良率非常高,代表我们的可靠性很好。”张豫台说,“联发科与市场表现强劲的国内头部自主车厂已有产品量产,而在海外市场上,联发科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市场都拥有量产经验。”
在近十年的技术积淀和1500万颗出货量的基础上,游人杰认为,联发科专注于技术研发创新和打磨,技术积累和方案应用已足够成熟,因此推出Dimensity Auto天玑汽车平台正当其时。
除了聚焦智能座舱外,智能网联汽车作为物联网产业最具想象力的典型应用场景,近年来发展态势也愈发明确。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预计到2025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突破7850万辆。
这样规模的车联网市场容量,迫使汽车需要融入互联互通的网络体系,而规模巨大、数量众多的外部设备也亟需与系统协同。其中,高容量的信息交互对高带宽、高速率、高能效和多种无线网络制式的共存与多功能应用,对通信的要求既高,而需求也极强。
事实上,在2G/3G/4G时期,联发科已为业界提供车载通讯解决方案。
当前正在加速进入5G,6G也被提上日程表,这极大增强了车与车、车与人、车与道路基础设施的联接能力。
面对这种发展趋势,联发科推出的Dimensity Auto联接平台汇聚了其在5G、Wi-Fi、蓝牙、导航和卫星等通信技术方面的技术应用优势,支持5G Sub-6GHz、Wi-Fi7、多频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
Dimensity Auto联接平台面向V2X应用场景,助力实现车外V2X通讯、车内Wi-Fi高速稳定连网,以高整合度和互通性,及高性能、低功耗等特性,建立可靠而广泛的智能联接能力。
与业界流行的做法类似,联发科Dimensity Auto驾驶平台也采用了与生态合作伙伴的软硬件协同方式,延续联发科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淀,发挥联发科APU(加速处理器: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的技术特性,为智能驾驶提供成熟解决方案。
在车载IC领域,智能座舱IC相对于智能驾驶IC,可能要求相对更低。智能驾驶IC对AI算力和制程的要求,人所共知。
联发科在消费电子领域的AI处理器已发展到第六代。联发科在AI处理器的研发经验,也会加持Dimensity Auto驾驶平台,其将集成AI处理器,同时APU拥有灵活的AI架构和高扩展性。
观察联发科在智能汽车赛道中的最新动作,可以发现,在高制程芯片最强需求的智能手机市场日益下滑的当下,联发科出手智能汽车座舱和驾驶IC,将制程提高至3nm(智能手机移动SoC最高制程也不过才4nm),显示了联发科大规模进军智能汽车市场高举高打、与众不同的“旗舰策略”。
华尔街见闻注意到,转向攻略智能汽车市场,不仅是联发科,其最大竞对高通更先一步推升在此赛道的投入,骁龙8155智舱芯片更差不多“统领”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智舱芯片。联发科“挟技”加入角逐,对于C端用户或行业而言,必将推升终端体验或行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