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调整之后,市场逻辑变了吗?

国盛证券分析师认为,市场对与AI概念的逻辑并未改变,当OpenAI的生态逐步完善后,“算力即权力”将成为AGI的主旋律。紧跟AI本身发展的趋势、寻找边际变化仍是核心。

近期,AI概念集体陷入调整,TMT板块从高位震荡回落,市场关于AI的疑问也渐多,这是否意味AI热潮已经结束?AI调整后市场的逻辑发生变化了吗?

5月8日,国盛证券分析师宋嘉吉和黄瀚在题为《AI调整之后的思考》的研报中指出,AI调整之后,市场的逻辑并未改变。

分析师认为当OpenAI的生态逐步完善后,“算力即权力”将成为AGI世界的主旋律。紧跟AI本身发展的趋势、寻找边际变化仍是核心。

紧跟AI趋势

分析师指出,年初AIGC浪潮之初,市场的逻辑链条是:ChatGPT兴起——OpenAI算力需求增加——英伟达及海外大厂先行——国内跟进,A100频频涨价、一卡难求——有两条思路:

1)以光模块+PCB+服务器为主的海外供应链;

2)以寒武纪+景嘉微+海光为代表的的国产替代链。

当下,这些逻辑变了吗?——没有!

分析师指出,ChatGPT之后,一方面看到多模态的兴起,另一方面,各种开源、小模型频频亮相,本周末OpenAI又发布了开源的“文本生成3D”模型Shap-E,并公布了该模型的权重、推理代码和样本,只有这样才能降低门槛、加速AGI应用的落地:

市场一直有疑问,开源模型、垂类模型对算力的需求减少,是不是构成利空?

用大家熟知的交通网络举例,光有国家干线是不够的,还需要城市、乡村的多级交通网络才能实现点对点的连通,后者的发展会加速干线的扩容,形成正向循环。

因此,对于AGI而言,开源模型、垂类模型是发展的必然,是算力正循环的开始。

根据Similarweb的统计,OpenAI的浏览量排名从2022年底的1879名上升到2023年1月的51名,再到3月位列第18名,月均访问量从2023年1月的6.67亿次提升到3月的16亿次,而这还是在限制用户注册的情况,在一个多季度的时间内实现的。

分析师认为,当OpenAI的生态逐步完善后,“算力即权力”将成为AGI世界的主旋律。A股的算力逻辑均来自对生成式AI快速发展的映射,因此,紧跟AI本身发展的趋势、寻找边际变化仍是我们研究的核心。

还有哪些AI新方向?

分析师指出,对于TMT的新主题,市场总会经历“好奇——兴奋——审美疲劳——失落”心理轮回,如果是一般的主题,或许一个轮回就结束了,但对于大级别的科技创新往往会周而复始:

站在首轮的调整阶段,投资者或将放大短期波动而忽略“战略级”创新之下的长期愿景,让市场重拾信心需要新的“战术级”催化。

一方面,各类开源模型、垂直模型的出现将会带来“量变到质变”的催化,让各行各业会用、能用AGI实现各种功能,虽然对二级市场而言,这种催化不显著,但确是产业界实实在在能感知到的。

另一方面,“游戏”是AGI重要的试验场,未来更将是融入学习、社交、创作、分享的元宇宙。分析师解释称:

登陆这一赛博空间,可能是一天工作、生活、学习的开始,如同《西部世界》一般。

代入上帝视角后,用户可以穿越于不同的赛博空间中,从内容参与的角度看,我们每天的时间或许会变成24*N,而元宇宙将成为无尽的游戏。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游戏引擎、数字人、向量数据库、边缘算力等一系列的创新,部分投资者会认为这些概念离落地较远,但在AGI的驱动下,各类新技术的尝试周期将缩短,根据DCF模型,对于t的容忍度提升,本身也有利于这些新概念、新产品的折现。

同时,研报指出,AGI落地过程中机会不容小觑。在面向B端用户时,不仅是调用OpenAI的API接口,还需考虑数据隐私、算力部署、响应速度、使用成本等诸多问题,这是真正将AGI从玩具变成工具的过程,需要更多工程实现上的缝合与创新,或许是下一阶段的机会所在。

本文主要观点来自国盛证券分析师宋嘉吉 (S0680519010002)和黄瀚(S0680519050002)发布的报告《AI 调整之后的思考》,有删节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