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出口拿了去年四季度的剧本?

申万宏源宏观屠强等
申万宏源宏观认为,5月出口数据超预期下行的逻辑类似22Q4,仍是反映疫情对于供给侧的短期冲击,并非显示全球需求大幅降温。展望后续预计年内出口增速将较5月低位有所回升,且货物贸易顺差仍有望维持对经济的适度支撑。

主要内容

5月出口再度与外需走势背离,或仍是反映疫情短期冲击供给。5月美元计价出口当月同比回落16pct至-7.5%,明显低于市场一致预期(0.1%),虽然出口回落有基数走高影响,但环比(-4%)也明显弱于季节性(7.2%),反映出口5月确实弱于4月表现。但同期美欧日英核心商品零售平均增速仍处于4%附近的较高水平,出口再次出现类似22Q4的与外需趋势背离的走弱,或再次反映类似22Q4因疫情短期冲击供给导致的拖累,疫情搜索指数5月以来也明显走高,或是导致出口短期大幅低于预期的主因。

短期供给冲击令汽车等高附加值装备制造出口增速大幅下行,叠加积压订单释放完毕,低附加值商品出口也明显回落。5月出口商品结构中,构成拖累的其一为今年以来持续偏强的汽车、“新三样”等高附加值商品出口5月大幅走弱(-21.5pct至31.3%),也反映疫情导致的短期供给冲击,但整体增速仍明显较高,而消费电子出口增速持续偏低,则更多反映海外疫情逐步正常化后,原先因疫情居家导致的替代效应对应扭转,也是为何越南、韩国等国家出口增速偏弱的核心原因,而并非表征外需大幅下行。其二拖累为纺织服装、能源资源品等低附加值商品,除了反映前期积压订单释放完毕,也叠加了短期供给冲击、新兴国家内需走弱的影响。

对新兴国家出口回落大于对发达国家,除了短期供给冲击以外,也反映近期越南等东盟国家内需偏弱的影响。5月我国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速回落12.7pct至-12.0%,其中对美国(-11.7pct至-18.2%)、对欧元区(-10.9pct至-7.0%)、对英国(-7.1pct至3.7%)、对日本(-24.8pct至-13.3%)出口增速均趋于回落。相较而言,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回落幅度(-17.9pct至-4.3%)更大,其中对东盟(-20pct至-15.9%)、对韩国(-21.1pct至-20.3%)均回落明显,对俄罗斯(-38.8pct至114.3%)也高位回落。主因我国对东盟出口为集成电路、机械器具与塑料钢材等原材料,对韩国出口也较多为集成电路,而5月上述商品出口增速跌幅大于整体出口,尤其是钢材等投资相关的商品,除了反映供给短期冲击以外,也存在越南等东盟国家近期房地产市场风险积聚、内需走弱导致的负面影响。

进口回暖主因大宗商品进口改善,而进口替代持续压低机电进口表现。5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回升3.4pct至-4.5%,回暖主要源于和内需更相关的大宗商品回暖。原油、铜进口数量明显反弹。而2022年以来持续拖累进口表现的机电产品进口增速(+1.6pct至-8.3%)仍低位徘徊,核心源于国内主动升级所形成的国产替代效应。

外需不弱、供给恢复、份额提升共同构成后续出口韧性来源,进口替代放大贸易顺差支撑经济效果。5月出口数据超预期下行的逻辑类似22Q4,仍是反映疫情对于供给侧的短期冲击,并非显示全球需求大幅降温。展望后续预计年内出口增速将较5月低位有所回升,且货物贸易顺差仍有望维持对经济的适度支撑,原因有三:1)美国超额储蓄保障年内外需环境短期压力可控。截止23Q1美国居民仍有1.3万亿的存量超额储蓄,年底或才消耗完毕。2)疫情有效控制后供给侧逐步恢复,有望再次像23Q1支撑出口增速回升。3)出口国别(一带一路)和高附加值商品份额提升仍有韧性,产业升级也通过进口替代压低进口增速,共同贡献贸易顺差,我们维持全年出口增速4%、进口增速-2%的判断不变。

风险提示:疫情形势变化,美国居民超额储蓄加速消耗。

以下为正文

一、5月出口再度与外需走势背离,或仍是反映疫情短期冲击供给

2023年5月美元计价出口当月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至-7.5%,明显低于市场一致预期(0.1%),虽然出口回落有基数走高的影响,但5月环比(-4%)也明显弱于季节性(7.2%),反映出口5月确实弱于4月表现。但同期美欧日英核心商品零售平均增速仍处于4%附近的较高水平,出口再次出现类似22Q4的与外需趋势背离的走弱,或再次反映类似22Q4因疫情短期冲击供给导致的拖累,疫情搜索指数5月以来也明显走高,或是导致出口短期大幅低于预期的主因。

二、短期供给冲击令汽车等高附加值装备制造出口增速大幅下行,叠加积压订单释放完毕,低附加值商品出口也明显回落

5月出口商品结构中,构成拖累的其一为今年以来持续偏强的汽车、“新三样”等高附加值商品出口5月大幅走弱,也反映疫情导致的短期供给冲击。5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12.3pct至-1.3%,结束今年以来生产恢复推动回补的过程。其中汽车、装备制造等高端制造商品出口增速大幅下行21.5pct至31.3%,虽然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但也客观反映供给冲击导致增速走弱。而消费电子出口增速回落5.0pct至-14.9%,整体增速持续低于其他分类,反映海外疫情逐步正常化后,原先因疫情居家导致的替代效应对应扭转,形成消费电子景气度趋势下行的影响,也是为何越南、韩国等国家出口增速偏弱的核心原因,而并非表征外需大幅下行。

其二拖累为纺织服装等低附加值商品,除了反映前期积压订单释放完毕,也叠加了短期供给冲击、新兴国家内需走弱的影响。纺织服装箱包等轻工制品(-22.1pct至-12.6%)、能源资源品(-18.5pct至-15.1%)出口增速均明显回落,其中服装(-26.5pct至14.3%)、箱包(-36.2pct至2.4%)、钢材(-50.4pct至-27.5%)回落明显。

三、对新兴国家出口回落大于对发达国家,除了短期供给冲击以外,也反映近期越南等东盟国家内需偏弱的影响

5月我国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速较4月回落12.7pct至-12.0%,其中对美国(-11.7pct至-18.2%)、对欧元区(-10.9pct至-7.0%)、对英国(-7.1pct至3.7%)、对日本(-24.8pct至-13.3%)出口增速均趋于回落。相较而言,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回落幅度(-17.9pct至-4.3%)更大,其中对东盟(-20pct至-15.9%)、对韩国(-21.1pct至-20.3%)均回落明显,对俄罗斯(-38.8pct至114.3%)也高位回落。主因我国对东盟出口为集成电路、机械器具与塑料钢材等原材料,对韩国出口也较多为集成电路,而5月上述商品出口增速跌幅大于整体出口增速,尤其是钢材等投资相关的商品,除了反映供给短期冲击以外,也存在越南等东盟国家近期房地产市场风险积聚、内需走弱导致的负面影响。

四、进口回暖主因大宗商品进口改善,而进口替代持续压低机电进口表现

5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回升3.4个百分点至-4.5%,回暖主要源于和内需更相关的大宗商品回暖。原油(+13.7至12.3%)、铜(+5.2至16.8%)进口数量明显反弹,铁矿石(-1.1pct至4.0%)也基本稳定。而2022年以来持续拖累进口表现的机电产品进口增速(+1.6pct至-8.3%)仍低位徘徊,但核心源于国内主动升级所形成的国产替代效应,集成电路(+3.4pct至-18.8%)、自动数据处理设备(-6.6pct至-18.7%)以及汽车和零配件(+13.3pct至-27.6%)的进口增速维持在较低水平。

五、外需不弱、供给恢复、份额提升共同构成后续出口韧性来源,进口替代放大贸易顺差支撑经济效果

5月出口数据超预期下行的逻辑类似22Q4,仍是反映疫情对于供给侧的短期冲击,并非显示全球需求大幅降温。展望后续预计年内出口增速将较5月低位有所回升且货物贸易顺差仍有望维持对经济的适度支撑,原因有三:

其一,美国超额储蓄保障年内外需环境短期压力可控。截止23Q1美国居民仍有1.3万亿的存量超额储蓄,按3000-4000亿美元单季度的历史消耗速度,至年底美国超额储蓄或才消耗完毕,因而今年全年美国消费需求都不至于断崖式下行。明年才是外需环境真正承压的阶段。

其二,疫情有效控制后供给侧逐步恢复,有望再次像23Q1支撑出口增速回升。一季度出口增速反弹主要反映第一轮疫情高峰过去后工业生产较快恢复的效果,5月再度出现供给侧短期因疫情冲击走弱,则6、7月或再度迎来供给恢复对出口的阶段性支撑。

其三,出口国别(一带一路)和高附加值商品份额提升仍有韧性,产业升级也通过进口替代压低进口增速,共同贡献贸易顺差。对一带一路国别出口、以及汽车机械、“新三样”等高附加值商品出口增速持续高于整体出口增速,且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商品结构中显示出转口发达国家商品占比下滑、满足一带一路国家内需商品占比提升的格局,“逆发达国家外需”属性逐步显现,加之国内汽车、“新三样”等高附加值产业供给侧持续升级,均将提供在发达国家需求降温后的出口韧性。且产业升级也通过进口替代压低进口增速,共同贡献货物贸易顺差,对年内GDP形成适度支撑。

风险提示:疫情形势变化,美国居民超额储蓄加速消耗。

本文作者:屠强A0230521070002、贾东旭A0230522100003、王胜A0230511060001,来源:申万宏源宏观 (ID:SWS-Economics),原文标题:《出口再度与同期外需水平背离——5月外贸数据分析》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