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作文”

智堡Wisburg
“小作文”的传播反映了行政部门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共识机制。在这二者分歧加剧的过程中,如果有一方的立论被连续的经济数据现实验证,那么分歧方必须尊重现实,将自身的预期调整到符合现实情况的基准上来。

今年以来,国内市场开始出现大量的“小作文”,这些小作文的信息来源是一些知名的外媒报道,还有一些则源自不具名的微信截图以及电话会纪要。许多投资者的情绪受到这些“小作文”的影响而出现了明显的起伏,甚至有时会直接转化成交易时段的市价异常波动。

部分投资者认为小作文现象是荒谬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在经济“弱现实”的环境中,多头需要营造不可证伪的政策叙事来支撑自己所选的方向,简言之就是小作文是拿来壮胆的。

想来, “小作文”现象实际上并不仅仅出现在我们国内,美国市场同样存在——比如,去年以来,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就有着通过推特和专栏文章影响全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的能力,这种“传声筒”的信息中介机制成为了连接华尔街和华盛顿之间的沟通桥梁。在笔者职业生涯的早期,曾获得普利策奖的华尔街日报记者Jon Hilsenrath也曾扮演过类似的角色。

“小作文”的传播现象背后实际有一套固定的沟通机制和模式,这一机制和模式即行政部门(施政者)与市场参与者(市场定价者)之间的共识机制。你可以把这一达成共识的过程视作“政策市场”的“供需匹配”

通俗地说,当我们处于变化的经济环境中时,行政部门与市场参与者之间会设立不同的预期路径。比如,美联储通过SEP经济预测以及点阵图向市场传达自己对未来经济和政策的基准路径;而与此同时,市场参与者则可以通过联邦基金的利率期货以及其他货币/资本市场的定价行为来表达对行政当局所设定路径的看法。

显然,过去一段时间,华尔街的市场参与者并不“相信”行政当局(美联储)所设定的利率路径,这是因为美联储在过去两年的经济预测和施政节奏完全脱离了现实情况——比如愚蠢的“临时性通胀”判断以及2022年的加速加息都加大了市场波动。

图:非农连续超预期和通胀的“不临时性”,说明两者都犯过错

从6月的情况来看,目前市场参与者依然不信任联储的“Higher for Longer”的预判,依旧相信通胀会持续快速回落,并担心衰退风险。

在这个分歧加剧的过程中,Nick作为传声筒实际发挥了平衡两者间分歧的作用,时不时地通过自己的“小作文”敲打华尔街,提醒他们不要对于自己的预测“过于自满”。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行政部门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预测分歧,比如2016年时,双方对于美国经济的未来路径也是存在重大分歧的,但最终的结果是耶伦正确。

那么,什么时候小作文才会销声匿迹呢?我的经验告诉我,有两个条件。

其一,是有一方的立论被连续的经济数据现实验证,此时,分歧方必须尊重现实,将自身的预期调整到符合现实情况的基准上来。

举例来说,以美国为例,如果美联储在6月的预测被逐步验证,即美国经济没有掉入衰退的同时,通胀在下半年展现出韧性,那么此时联邦基金利率期货的定价就会朝美联储点阵图指引的水平靠拢,债券以及股票市场的定价也应该有所反应

反过来,如果美国经济真如市场预期陷入了衰退,同时,通胀快速下行至美联储的政策目标,那么面对消褪的通胀和大选年的增长压力,联储的点阵图保持持续的高利率就显得不合时宜,此时点阵图的调整可能像市场的预期那样下移。

当铁的事实放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旧的小作文就不再被需要了……

第二个条件,是有一方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被另一方同化。

举例而言,当前联储的行为模式是比较短视化的,以短期新进数据为准,Meeting by Meeting地去施政,不急于通过类似前瞻指引的长久期政策承诺来预先确定中期的政策路径;而市场参与者却依然延续了过去十几年的“远期贴现”思维,拿“终端利率”和“迟早衰退”作为预设的结果反推未来的降息政策。

在当前的环境下,我认为,应该做出改变的是市场参与者,短期利率5%,曲线又是倒挂的,短视一点没什么不好

说回国内。

笔者认为,国内的政策“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目前也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不应该总是拿着“印了钱就万事大吉”的理念去支撑自身的政策需求,因为显然行政部门不这么认为——行政部门在施政时必然是需要一个行政目标作为支撑的,比如,联储的双重使命中,就业目标就非常典型。

现在境内很多研究者都在拿“去杠杆”和“资产负债表衰退”做文章,随后转向用“债务无害论”和“现代货币理论”作为药方,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价值。这些货币和财政工具在历史上已经存续了几百年了,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难点

明斯基的“稳定观”中,财政支持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就业市场。而就业市场又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抓手”。

多提一句,如果只是因为小作文的政策药方在理论上成立就坚定买入,那可能又犯了“预期折现”的错误。在我看来,当前的美国市场,你应该短视地问一句“What Recession?” ,而对于国内市场,你更应该唯物一些……想一想,10bp是否真的可以解决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不行,那我们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

我相信你自己心中有答案。

本文来源:智堡Wisburg,原文标题:《论“小作文”》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