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上半场”刚落幕,“下半场”开局便已浮现端倪。
回顾往昔,5月如同一道“分水岭”,将主动权益类新基从“火热”调频至“冷静”。
近两个月来,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偏科王”潜质已展现无遗。
有些新基金提前募集结束,甚至诞生了“小爆款”,但更多的基金还在延长募集期中。
它们的竞技将延续至“下半场”。
此外,今年年内募集失败的6只基金,已经由主动权益类基金“包圆”。
基金发行“断层”效应渐显,考验尚未结束。
“小个子”爆款基
近两个月来,主动权益类新基金备受市场考验,“小个子”基金不断涌现。
即便是月度“爆款”基金,也没能逃脱这个定律。
据Choice数据统计,近两月首募规模前三甲的基金中,有两只基金的首募规模超过20亿元,分别是中信保诚远见成长混合和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
能在发行“冷静期”拿下数十亿规模,实属不易,算是妥妥的“逆袭基”。
这也从侧面说明,在此阶段发行有所突破,基金经理的“名气”效应与平台的营销功力缺一不可。
但是,这一规模相比于今年前4个月的“爆款”,仍有一定的规模差距。
换句话说,今年上半年各品类的“规模王”排名中,近期成立的新基金恐怕提名不易。
“袖珍型”新基涌现
与“重磅”基金缺失遥相呼应的是,袖珍型基金的数量涌现。
近两月来,在“千万”级别成立的新基金,比往常多了不少。
其中,富安达智优量化选股型和嘉实新兴景气直接“卡”在千万及格线成立,让人不由地捏了一把汗。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袖珍型”新基金的平台不仅包括中小型基金,券商系的公募基金机构数量不少。
不知,进入三季度后,这一现象是否会得到改变。
“超预期”新基仍有
虽然近两个月乃至整个二季度,主动权益类新基金都缺少了“日光基”的身影,但是仍有一批新基实现了“超预期”。
也就是说,不仅能够募集成立,还比预定计划提前结束募集。
从上述新基金来看,它们最快的比预定时间提前了近两个月,最近的提前了一周多,算是“低预期”发行,“高预期”成立。
“落败基”、“延长基”加量
今年“上半场”落幕,有6只新基金宣布募集“失败”,都是主动权益类基金。
其中,6月以来,有3只基金宣布募集不成功。
此外,还有相当一批主动权益类基金宣布延长募集期。
其中,不乏知名基金经理和大公募平台发行的新基金。
这也意味着,三季度,同台竞技的新基金不会缺少,或许有些新基金会有新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