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2023)》发布 地方债可持续发展需把握四个平衡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副主编、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袁海霞博士代表论坛及蓝皮书研创团队介绍主要观点时表示,促进地方债可持续发展需把握四个平衡,即体制改革与债务安全的平衡,经济增长、负债结构与风险防控的平衡,政府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协调的平衡,当期财政预算编制和国家中长期规划相协调的平衡。

“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71期)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2023)》发布会”日前召开,会上发布《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3)》。这是国内首部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研究的蓝皮书,自2021年来已连续发布三本。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副主编、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袁海霞博士代表论坛及蓝皮书研创团队介绍主要观点时表示,促进地方债可持续发展需把握四个平衡,即体制改革与债务安全的平衡,经济增长、负债结构与风险防控的平衡,政府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协调的平衡,当期财政预算编制和国家中长期规划相协调的平衡。

袁海霞表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呈现五大特点:一是新增限额力度相比去年实际发行规模有所收缩,供给前置化但节奏相对偏慢,后续可加快新增专项债发行使用节奏,为下半年投资和消费需求形成支撑。二是发行结构以新增为主。三是发行更趋长期化,长期限债券占比上升。四是发行更加市场化,逐步探索定价基准“换锚”。五是募投更加多元化,持续聚焦稳增长、补短板。

袁海霞认为,地方债可持续发展需把握四个平衡。一是体制改革与债务安全的平衡。需从根本上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央地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加强中央财政的协调作用。落实落细现有14个领域央地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并不断拓宽领域范围,对于涉及要素区域流动和全国统筹的领域如教育、社保、医疗等,可继续上移事权、减轻地方刚性支出压力;对于部分中西部落后地区,需优化央地间公共支出部分的分摊比例,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加快构建地方债务管理长效机制。此外,还需从信息披露、风险预警、考核问责等方面完善制度保障,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设,保障债务安全。

二是经济增长、负债结构与风险防控的平衡。一方面,合理把握经济增长与政府债务的关系,基于“资产-负债”视角界定未来债务的扩张空间。另一方面,注重债务结构与效率的平衡,提升政府“债务-资产”转化效率。

三是政府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协调的平衡。当前稳增长仍是宏观调控政策重点,地方债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募投领域应持续聚焦促基建与稳增长。短期来看要注重促基建与稳增长,围绕投资拉动作用较大的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继续发力,并向惠及面广的消费、民生等领域倾斜;中长期来看要注重调结构与促转型,地方债募投应持续围绕新基建、新型城镇化等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此外,加大专项债作资本金应用,并加强金融机构融资支持力度。

四是当期财政预算编制和国家中长期规划相协调的平衡。应从更长周期的视角来推动完善更具前瞻性、灵活性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在编制财政预算、确定债务规模时,一方面需结合中期财政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统筹考虑政府财力、经济发展水平、宏观调控政策,以及重大改革重点项目的延续性;另一方面也需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提升财政预算编制的灵活性,留足应对空间。

本文作者赵白执南,来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原文标题:《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2023)》发布 地方债可持续发展需把握四个平衡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