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技术里两颗最亮的星——HJT(异质结)和TOPCon孰优孰劣?
中信建投本周在最新研报中指出,未来 2-3 年 TOPCon 设备投资回收期仍然领先,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TOPCon 产品仍然是性价比最优的电池技术。
中信建投认为,组件溢价核心看效率差以及单瓦发电量增益,TOPCon 导入双面 POLY 后,HJT 对比 TOPCon 在线性衰减、温度系数上具有优势,对应 3-4 分溢价,但成本也比 TOPCon 高出 2-4 分。
TOPCon性价比更突出
中信建投经过仔细测算后指出,目前 TOPCon 性价比较为突出,设备投资回收期快,产业投资意愿强。所以TOPCon也成为大多数企业扩产的选择。
中信建投进一步分析称,光伏产业是否会选择一项新技术进行大规模投资,核心驱动因素在于:1)下游客户需求是否明显放量,这个主要是看新技术导入后,组件产品赚取一定技术红利溢价的同时,下游电站端 IRR 能否明显改善。2)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新技术设备投资回收期快于原有技术,那么产业对投资新技术的意愿将空前高涨。
以 TOPCon 为例,TOPCon 相较于 PERC 来说效率更高,组件功率更高,因此能够节省电站端土地、支架等 BOS,国内电站节省幅度大概在 8-9 分,按照电站 IRR 打平测算,组件端溢价空间有 2 毛/W,海外欧洲市场溢价空间更高。而实际溢价国内不到 1 毛/W,海外 1 毛 3-1 毛 5/W,因此 客户使用 TOPCon 后电站 IRR 将大幅提升,客户需求快速转变。
从电池企业来看,TOPCon 电池目前溢价大约 9 分,非硅成本比 PERC 高出 4 分,超额利润预计 4 分/W左右。当前 PERC 电池 9 分/W,TOPCon 电池单瓦净利 1 毛 3-1 毛 4, 加回折旧后设备投资回收期 1 1 年出头,远快于其他制造业,因此今年以来大量企业选择扩产TOPCon。
溢价来源本质在于功率差以及单瓦发电量增益,从这个角度来看TOPCon 对比 HJT 差异不大
以 TOPCon 对比 PERC 为例,组件溢价核心来源,一是在于高效率带来更高功率,从而降低电站土地、支架等成本,初始投资相同的情况下,组件能够卖出溢价;二是低衰减、低温度系数、高双面率等特性能够进一步提升单瓦发电量,IRR 打平角度下进一步带来溢价。
而TOPCon 对比 HJT,目前在功率上则差别不大。中信建投分析如下:
晶科 72 片 182 版型量产功率达到 580W,HJT 组件华晟 72 片182 版型纯银方案功率达到 590W,日升 66 片 210 银包铜方案功率约为 700-710W。
从组件端倒算考虑 CTM 之后的电池效率来看,TOPCon 目前略低于全银 HJT 方案,但相比银包铜方案来说基本打平。因此,虽然目前 HJT 组件溢价叫 TOPCon 高出 1 毛以上,但 我们认为这一溢价主要源于 HJT 目前出货较少且成本较高,HJT 组件出货重点以海外高端客户。此类客户价格接受度高,表观价格自然会比 TOPCon 高一部分。果 但后续如果 HJT 大规模量产,相较于 TOPCon 是否有溢价核心还是看组件功率以及衰减等电池参数上
的优势。TOPCon 后续升级空间较大,双面 POLY 导入后效率不输 HJT 。展望后续提效空间,HJT 有望通过 0bb+电镀铜进行提效,电镀提效幅度预估在 0.3pct 左右,0bb 预估在 0.1-0.15pct。TOPCon 今年叠加 SE 之后,年底量产效率 25.8%,明年晶科将导入双面 POLY,预计效率至少能够再提升 0.5pct,达到 26.3%。
从组件功率来看,我们认为 2024 年底即使 HJT 导入电镀铜工艺,在效率上和 TOPCon 对比预计也基本相同。远期来看,双面 POLY-TOPCon 理论效率极限为 28.7%, HJT理论效率极限为 28.5% ,也不存在本质区别。因此,我们认为 TOPCon 、HJT 未来 2-3 年内难以在效率上拉开明显差距,HJT 也不太可能通过节省 BOS 成本获得相较于 TOPCon组件的溢价。
三、TOPCon 在未来 2-3年内都将是性价比最优的电池技术
中信建投将TOPCon 与 HJT 成本进行对比后,认为HJT 成本目前比 TOPCon高出 0.12-0.13 元/W ,且主要高在银浆、设备成本、靶材等方面。测算下来,2023 年底银包铜+0bb 以及2024 年底电镀铜+0bb 两种情景下,HJT投资回收期都大于TOPCon ,因此在产品性价比上从当前条件来看,TOPCon 在未来 2-3年内都将是性价比最优的电池技术。
2023 年底降本情景推演:
1)HJT :2023 年银包铜+0bb 方案下,银浆耗量可以降至 10-12mg/W,但同时效率也会有所损失,可节省成本 5 分。无铟靶材若导入成功,靶材成本节省 3 分(但目前看导入可能性较低)。设备成本当前 3.5亿/GW 左右,后续预计稳步下降。硅片厚度减薄至 110μm,硅成本大约节省 1 分。另外如果采用银包铜方案,胶膜封装时需加入丁基胶,预计成本会增加 1 分/W。
2)TOPCon :年底晶科 TOPCon 硅片减薄至 120μm,硅成本节省 0.5 分,胶膜逐步采用 EPE 替代 POE,胶膜成本也有望下降,另外设备、银浆等成本稳步下降。
这一情景下,预计 23 年底 TOPCon 一体化成本比 HJT 低4分左右。
2024 年底降本情景推演:
1)HJT: :假设电镀铜导入(目前投资成本仍然偏高,且存在环保等问题,预计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导入),效率提升 0.3pct,年底效率、功率与双面 POLY TOPCon 打平,采用铜栅线后银浆成本降为 0。铜栅线成本假设 1 分 5,其他成本增量(包括设备投资、掩膜、人工、能源等)6-7 分,合计 8 分/W 左右成本,电池非硅成本供给下降 1 分。2)TOPCon :假设双面 POLY 导入量产,效率达到 26.3%,设备投资增加 0.3 亿/GW,但对各项材料单耗都会有节省。同时 0bb 技术推动硅片进一步减薄至 110μm,银浆耗量也将随之下降 10%-20%。另外,TOPCon封装胶膜进一步减少 POE 用量,也能够带来成本下降。
这一情景下,预计24年底 TOPCon一体化成本仍然比 HJT 低2-3分。
本文主要内容摘自中信建投研报《如何看待当下光伏新技术:TOPCon和异质结之间的竞争》,作者:朱玥(SAC 编号:S1440521100008),任佳玮(SAC 编号:s144052007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