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券业内,业内公认的“金领”岗位是证券研究业务和投行业务。
他们需要具备高学历、高能力,付出大也薪资高。一线的研究机构首席分析师,努力者数百万年薪资也不少见。
但这样的岗位,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基金“降费”大潮中受到重要影响。
来自媒体和业内的信息显示,深圳的监管机关日前向辖区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基金服务机构下发了一个通知,对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提出相关要求。
要求里显示,各相关机构要合理调降公募基金的证券交易佣金费率,并且限时在2023年内完成。
以此预计,年内公募基金的交易佣金率就会有明显的降低。
而由此而波及,曾被视为券商业务“皇冠上的明珠”的卖方研究,可能也要面临过“紧日子”的考验。
四方面要求
根据上述通知,公募基金合理调降交易佣金费率的工作,有四方面要求:
1、被动股票型基金产品不得通过证券交易佣金支付研究咨询服务等费用,且交易佣金不得超过市场平均佣金费率水平。
2、其他类型基金产品可通过证券交易佣金支付一定比例的研究咨询服务等费用,但交易佣金费率不得超过市场平均佣金费率水平的两倍。
3、要求完善交易佣金分配制度,进一步降低基金管理人在单一证券公司的交易佣金分配比例上限。
4、相关改革措施涉及规则修订,将于 2023 年底前完成。
有何直接影响?
那么具体来说,有什么影响呢?
一些研究观点认为,大致有几个方面:
首先,被动股票型基金产品(即偏股指数基金)的交易佣金费率要大幅降低,大致和市场平均水平接近。
此前有机构测算称,市场平均佣金率约为万分之二点三。假设偏股基金改革前的平均佣金率是万分之七点六。那降幅达到七成。
其次,主动型偏股基金产品的交易佣金率不能高于市场平均佣金率的两倍,以前述计算,大致降低四成。
其三,进一步降低单个基金在单一券商的佣金比例上限。此前业内一般参照30%上限执行,降低后,卖方研究的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分散。
衍生影响也不少
而公募交易佣金降费后,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首先,为基金提供卖方研究服务的机构可能要逐步改变商业模式。
此前,业内的一线卖方研究机构都以组织庞大的精英团队,为公募机构提供周到且深度的研究服务为其商业目标。
随着收入可见的降低,此业务模式面临收缩、简化、调整的过程。
其次,在过紧日子的前提下,此前享受行业一流薪酬的首席分析师们可能会面临“薪酬结构”的调整。
此前,研究大厂的卖方骨干,动辄数百万的年薪,未来是否还能长期存在,值得考虑。
不过,业内也有说法认为,首席们的薪酬本来有很大部分来自于其获得的佣金派点,以及新财富排名。高度市场化的首席们的薪酬方案可能不用改变太多。
其三,交易佣金市场收缩后,此前被埋盖在“沙子”下面的基金销售向佣金支出,可能更难操作。
此前,不少公募机构为了推动被动产品的销售,而承诺非常高的交易量。但随着佣金率的下降,同样的交易量的“含金量”大为下降。
后续,以交易量强推指数基金产品规模的竞争手段,可能会受到限制。
综合媒体和研究观点,对于基金费率合理调降,业内均持支持态度。毕竟,随着公募规模的扩大,其各项佣金支出理应有适度的调降。
这是行业成长带来的好处,也应普惠及各个公募产品的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