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四十年》在凤凰中心正式开展!

凤凰中心

凤凰中心“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现场

安哥、蔡东东、陈维、陈哲、冯立、海波、侯登科、洪浩、洪磊、韩磊、胡武功、贺延光、蒋志、骆丹、黎朗、刘香成、刘铮、李晓斌、卢广、陆元敏、吕楠、马良、莫毅、鸟头组合、荣荣&映里、王福春、王劲松、王宁德、王庆松、邢丹文、解海龙、肖全、杨福东、张大力、郑国谷、庄辉、张海儿、张巍、张晓、张新民、朱宪民。

 这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

最具代表性的摄影家们。

他们的作品就像一颗颗星星,

点亮了每个人无法重来的过往瞬间,

照亮着新中国一路走来的峥嵘岁月,

映照出全人类对爱与存在,时间与生命的反复叩问。

当这些星星共同闪耀在凤凰中心的莫比乌斯环,置身其中,便如同仰望星空般令人感动落泪。

凤凰中心“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现场

上图为纪实摄影家胡武功的麦客系列

凤凰中心“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现场

中国摄影家讲述的中国故事

2023年7月15日-9月10日,“中国摄影四十年”大展于凤凰中心重磅上演,展览呈现近四十位中国最具代表性摄影家的四百余幅经典摄影作品。从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到凤凰中心,讲述不同年代的百姓生活、凝望中国改革开放的波澜岁月、回望世界百年发展的缩影与切片,重新考察、揭示“摄影”之于艺术、之于中国、之于世界、之于全人类的影响。

凤凰中心,历时六年设计建造完成,这座100%的民族自主工程品牌项目标志着中国建筑从“中国建造”迈向“中国创造”,在这里,观看由中国摄影家讲述的中国故事,恰如其分。

而中国摄影四十年见证的故事,更是世界百年发展的缩影,展览落地凤凰、讲述中国、意在世界。


凤凰中心的莫比乌斯环构造

这里深受许多摄影爱好者喜爱

凤凰中心“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现场

展览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朱青生任策展人,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批评家、美术史学者杨小彦任学术主持。展览前期已历经5年学术研究、追踪1000名中国摄影师,依托严肃的评选与学术共同体原则,评选出四十年四十名摄影家,以此为基础构成“中国摄影四十年”跨年大展。

“只是遗漏太多,缺憾难已。”展览策展人朱青生如此说道。

摄影既是科技产物、纪实工具,也是艺术表达形式,策展团队依据摄影作品不同的风格、主题,将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现场与见证、镜头与表达、图像与语言。


凤凰中心“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现场

小孩子听长辈讲述

张新民作品中改革开放后深圳打工人的故事

凤凰中心“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现场

小朋友对冯立“白夜”系列拍摄的作品很好奇

被见证的历史与传承的精神

1984年天安门广场的国庆活动,小平您好四个大字赫然从群众队伍中出现,原来这是北京大学的学生方队由一条宿舍的床单加工而成的横幅,它第一次用最亲切的话语讲出当时人们的心声。横幅被亮出的刹那,时任《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抓拍到了这一珍贵瞬间,成就了今天让世人难忘的历史画面。

这是“中国摄影四十年”在凤凰中心展厅的第一张照片,也是“现场与见证”单元的重要作品。摄影留下了被见证的重要现场,更让这一段段感动世代相传,《小平您好》如今在北京凤凰中心重现,更是有着不同的触动。


凤凰中心“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现场

与“小平您好”的跨年代对望

“现场与见证”单元——还有我们熟悉的大眼睛女孩,不要忘了它背后摄影家的名字:解海龙;中国当代纪实摄影坐标式人物侯登科拍下的西北麦客群体,为历史留下了20世纪最后20年即将消逝的农村生活影像;中国纪实摄影奠基人之一朱宪民镜头下的普通百姓,书写了大时代变迁中的时光岁月和历史沧桑;中国纪实摄影先锋人物张新民定格的农民工个体和群体,呈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中最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

安哥拍摄的广东劳动者,拼凑了改革开放潮头目不暇接的每日变化;胡武功花费数十年拍摄的西安老照片,关注现实、体味生命;陆元敏镜头下的上海人,每一幅作品都是城市气息的真实流露;肖全底片下的三毛,留下了她真实而柔软的一面;首位获“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的华人摄影家刘香成,记录了潮流青年的墨镜;中国第一个民间摄影组织“四月影会”的发起人李晓斌,留下了圆明园的迪斯科。


凤凰中心“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现场

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女孩”在凤凰中心


凤凰中心“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现场

朱宪民拍摄的“民以食为天”在凤凰中心

被记录的

南海北与悲欢离合

“镜头与表达”单元——张晓从广西到大连徒步海岸线,捕捉了生活的现场与荒诞;骆丹走过上海到西藏的中国最长国道,拍下了8000多张矛盾却又真实的沿途风景;莫毅在80年代街头完成的实验摄影、张海儿在广州拍摄的城市男女,快门落下,留下的不仅是时间更是情感。

韩磊“13恶人”系列拍摄于陕西的冬天,夸张的视觉肖像是另一种民间习俗的写照;张巍《人工剧团》一张张大明星面庞,竟是由普通人五官拼贴而成;马良《移动照相馆》,免费为全国35个城市的普通人拍下他们的梦与温暖。

荣荣&映里《妻有物语》拍摄于有漫长冬季的日本妻有,静谧中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生存的反思;黎朗《30219》是他父亲在世界上生活的三万零二百一十九天,是私人图像更是永恒的生命哲思。


凤凰中心“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现场

张巍《人工剧团》


凤凰中心“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现场

上图为在咖啡厅坐电梯上四楼 抵达的梧桐阁展厅

张海儿拍摄的城市男女

摄影

每个写下的生命之书

“图像与语言”单元——庄辉为乡村教师、医护人员、高校毕业生、村民,拍摄上百人的大合影,仔细看又能发现艺术家本人的身影;海波以同样的人物、场景、姿势,复现相隔数十年的旧照片,是鲜活的岁月也是光阴的流逝;张大力的“第二历史”系列,让故去的人和梦想在影像中拥有了新的生命;王劲松的百拆图1990-1999,没有人出镜,却好像讲述了99场悲欢离合。

杨福东让德国哲学家尼采和宋朝历史变幻在影像中相遇,洪磊将摄影作品变成一张宋画小品;蔡东东将一支箭射在黑白照片上,蒋志将花朵燃烧却命名情书;王宁用光绘画拓展了影像艺术的边界,鸟头组合将拼贴、装裱、装置、摄影书写与照片结合;陈维以幽蓝的灯光想象了一个别处的“新城”,邢丹文将城市变成虚构的、合成的、几乎空无一人的空间。

冯立镜头下光怪陆离的形象,让日常变成陌生的白夜;洪浩拼贴扫描的票据、地图,让物件无声诉说日常;郑国谷假借朋友结婚证,与一个叫罗拉的女孩拍下一组蜜月照,真实的浪漫背后竟是一场虚假的游戏;王庆松本人坐在巨大的黑板前教学,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中英文,这幅作品创造了中国单幅摄影作品的最贵纪录,背后是中国百姓生活特有的趣味。


凤凰中心“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现场

邢丹文的作品和窗外的景色形成了某种呼应


凤凰中心“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现场

在海波作品前驻足的观众

看自己 看时代

“中国摄影四十年”

有你参与才算真正完整

“中国摄影四十年”缘起2017年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对“中国影像艺术三十年”的学术研讨,后委托“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CMAA”联合天津美院摄影艺术系,梳理中国摄影档案。

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会广泛邀请摄影界有思想、有学术专长的专家共同组成了评选委员会,评选出“中国摄影四十年四十人”,以此为基础落地“中国摄影四十年”,首展落地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的美术馆——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

此次展览绝非是一次评选,策展人团队也不认为有能力去对评选结果做出解释和评价,而是希望以此为缩影引出摄影研究的系列问题——在有了摄影以后,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同时,又在追究有了动态影像(电影)以后、再有了计算机图像/新媒体艺术之后,摄影的意义和价值又应该如何的被反观、界定和认识等学术问题。

但中国摄影的回望,不应只局限于文化艺术机构。摄影师、艺术家、批评家,还需要更多的公众参与,展览才得以成立。和线下“中国摄影四十年”大展并行,“闭目如在眼前——寻找人民心中的图”。

从恢复高考的考场,到申奥成功时万人空巷的欢腾画面,再到港澳回归的历史时刻;从私人情感到民族骄傲,从历史事件到媒体视角,从报纸书籍到社交网络……展览筹备组委会从40年的上万张影像中,挑选近六十张“闭目如在眼前”的珍贵瞬间,再由数千万屏幕前的你投票选出那张心中的图。

此次展览,凤凰中心不愿将三个不同的单元进行物理分割,而是让不同单元彼此穿插——特别邀请国内首位以建筑师身份举办大型个展的艺术家程大鹏,为凤凰中心独特的莫比乌斯环结构,量身定做了这次展陈。

“发现与沉浸,离开与重逢,回顾与感悟,是空间与作品的协同,也是作品与人的呼应”,程大鹏让近四十位摄影家的经典作品,以大众接纳的方式展现,从而引起每一个走进展厅的观众的共鸣。

凤凰中心期待与您共同游走

建筑、光影、岁月、感动中,

看摄影、看自己,看中国、看时代。

凤凰中心“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现场

免费导览来了!
每一张照片,都蕴含了一段珍贵的历史、一座城市的故事、一个群体的缩影,以及一些难忘的情感。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走进“中国摄影四十年”,凤凰中心将特别推出两场免费公众导览!与你共同触摸中国摄影四十年的脉搏。
7月22日(周六) 15:00-16:00
7月23日(周日) 15:00-16:00

*于一楼前台集合
凤凰中心特别提醒,从咖啡厅坐电梯上四层,展览还在继续!不要忘记哦!

撰文:王乃超、张曦元

摄影:牛冬岳

展览信息

⇩⇩⇩

  中国摄影四十年  

 展览时间 

2023年7月15日-9月10日

 展览地点 

凤凰中心二层、四层

参展艺术家 

(按姓氏)

安哥、蔡东东、陈维、冯立、海波、侯登科、洪浩、洪磊、韩磊、胡武功、贺延光、蒋志、骆丹、黎朗、李晓斌、陆元敏、马良、莫毅、鸟头组合、荣荣&映里、王劲松、王宁德、王庆松、邢丹文、解海龙、肖全、杨福东、张大力、郑国谷 、庄辉 、张海儿、张巍 、张晓、张新民 、朱宪民

策展人 

朱青生

学术主持 

杨小彦

出品人 

谷德雨、林入、王乃超

执行策展人 

安娜、葛秀之、黄羽婷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

凤凰东方(北京)置业有限公司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摄影艺术系

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

北京大学图像学实验室

协办单位 

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

中国现代艺术档案(CMAA)

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