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破局与货币合作带来“石油人民币”的想象空间,有望逐步回流中国资本市场,我们测算或可逐步为A股和H股带来每年约200亿人民币量级的资金,并有望在未来逐步扩大。目前中东资金倾向于相对高配与本国相关的传统产业,但随着中东主要经济体产业升级战略的推进,后续有望加大对中国新兴优势产业的布局。对二级市场和股权市场而言,短期增量逻辑相对较弱,但可关注中东资金偏好领域的结构性变化。
▍历史梳理:“石油美元”的循环对美国资本市场有重要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石油-美元”循环体系逐渐成为新的国际货币秩序。在美国大量进口石油的过程中,中东产油国积累了巨量美元并随之回流美国资本市场,美国国债市场与权益市场均可观察到石油进口高增与资本市场资金流入高增在时间上的对应性。
▍政策机遇:外交破局与货币合作带来“石油人民币”的想象空间。
一方面,中东地区外交破局奠定“石油人民币”的合作基础,年内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金砖国家元首峰会或将继续推进货币合作。另一方面,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之下,支付体系的安全是重点之一,需要丰富由跨境人民币跨境收付形成的持有资金的使用方式。
▍量级测算:“石油人民币”有望逐步回流中国资本市场,我们测算或可逐步为A股和H股带来每年约200亿人民币量级的资金,并有望在未来逐步扩大。
选择沙特、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和科威特作为样本国家,基于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形成的离岸人民币,或是中东资金流入中国资本市场的主动驱动力与来源。根据正文中的假设与方法,我们可以近似推算潜在的资金量级。预计未来“石油人民币”对中国权益市场(含A股和H股)的增量资金约有每年200亿元的量级。当然,上述情景的兑现或需要数年时间,而非一蹴而就。此外,若未来人民币在与上述五国油气贸易中的支付占比持续提高,上述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投资偏好:从现有持仓来看,中东资金倾向于相对高配与本国相关的传统产业,但随着中东主要经济体产业升级战略的推进,后续有望加大对新能源、先进制造等中国优势产业的布局。
我们选择了代表性的样本中东主权基金和样本欧美基金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投资偏好上的差异。从现有持仓来看,在对华投资偏好上,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倾向于相对高配与本国产业结构相关的制造业、公用事业、原材料与必选消费等。随着中东主要经济体产业升级战略的推进,后续有望加大对新能源、先进制造等中国优势产业的布局,与其本国发展战略形成呼应。在整体意义上,中东主权财富基金与欧美基金相对关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风格有一定差异。
▍市场影响:短期增量逻辑相对较弱,但可关注中东资金偏好领域的结构性变化。
对股票二级市场而言,长线外资通常采取的简单长期持有策略在A股市场未必有效,作为后来者的“石油人民币”可能会考虑实际配置效果,“石油人民币”入场将是一个中长期变量,结合潜在资金体量的测算,短期来看对A股而言增量逻辑相对较弱。但在中长期视角下,基于前文的资金偏好分析,在特定领域的结构性变化或值得关注。对股权市场而言,近年来国资主导的特征明显,上文所述的资金量级或难以在市场整体层面带来根本性影响,但有望对美元基金形成差异化补充。
本文作者:中信证券杨帆团队(执业证书编号:S1010515100001),本文来源:中信证券研究,原文标题:《海外政策丨中东外资的潜在增量、投资偏好与市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