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原本预期今年Q2是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底部,但现实再一次让市场失望。
直到Q3,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仍未有明显改善,甚至多家机构进一步下调全年出货量预期;从代工、设计、存储、功率器件,乃至终端需求都“寒气逼人”。
高盛也在8月14日发布报告称:中国市场的需求复苏、库存消化进度放缓,预计将重新调整公司的盈利预期;
这无疑是给半导体行业又浇了一盆“凉水”。
半导体销售量:全年跌幅再次扩大
自1986年WSTS开始数据统计以来,本轮半导体下行周期(从22年开始的),是行业最长的一次下行周期。
另一次长时间下行周期出现在2000-2001年,当时导致200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暴跌32.0%。
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近日宣布,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总计1245亿美元,环比增长+4.7%,但同比下降-17.3%,6月全球销售额415.1亿美元,环比增长1.7% ;
即便第二季度半导体销售额环比略有改善,但从产业需求来看,仍未出现明显回暖迹象。
SEMI预测:
2023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预估874亿美元,下降18.6%,从原本预计下降12%进一步扩大。
此外,预计包括晶圆厂设备及后段封测设备销售额将同步下滑,其中,晶圆厂设备销售额将减少18.8%;封装和测试设备销售额分别减少20.5%及15%。
受终端需求疲软影响,晶圆代工及逻辑用设备销售额将减少6%。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设备销售额将减少28%,闪存存储器(NAND Flash)设备销售额将减少51%。
细分市场,跌跌不休
半导体行业最大的细分市场是存储器、逻辑芯片、模拟芯片以及MPU,这几乎占到整个行业的近八成份额。
8月14,高盛发布调研报告,下调四大IC芯片厂商盈利预测,包括SG Micro、Novosense、Awinic和ASR Micro;原因是:行业仍旧处于高库存,且面向消费者的终端应用需求疲软,电源管理IC等模拟芯片的需求恢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1、晶圆代工厂商,毛利、营收双降;
台积电:扩大全年营收下调预期:8月10日公布2023年7月财报,2023年1月至7月营收总计11670.9亿元新台币,同比减少3.7%。在全年营收预测方面,台积电总裁魏哲家指出,预计今年全年营收:从下滑1%到6%、下调至约10%
中芯国际:营收、利润、双降;据财报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营收15.6亿美元,同比下降18%;净利润4.028亿美元,下降26.2%;毛利率为20.3%,同比下滑19.1%。
华虹半导体 毛利率快速下降:虽然公司2Q23 业绩稳健,营收 6.3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环比持平,但其一直稳健的毛利率也开始出现下降趋势,Q2毛利率下降 4.4 个百分点至 27.7%;并且预计这一下降趋势在Q3进一步扩大到10.7个百分点。
此外,以台积电为首的代工厂还将陆续下调8英寸报价,最高降幅达三成。目前代工厂的日子也非常艰难,需求的回暖很难在Q3有明确改善。
2、存储市场进一步减产:
DRAM、NAND产能过剩、需求疲软;
根据Gartner的数据显示:DRAM在2023 年大部分时间都将处于产能过剩,这一趋势直到第三季度;2023 年 DRAM 收入将下降 44.4% 至 438 亿美元,整体平均售价 (ASP) 将下降 50.4%;
SK海力士的首席财务官金佑贤在7月底的财报发布会上表示:“NAND的库存水平很高,将进一步减产5%~10%”。
美光科技的副总裁马尼什·巴蒂亚也表示:“将使晶圆投入数量的削减幅度接近30%”,明确了进一步减产的方针。
铠侠控股:已将在日本岩手县北上市建设的生产厂房的投产时间从原定的2023年内延期至2024年以后。 用于长期存储的NAND的需求仍未恢复,厂房的设备交付也被推迟,将给设备投资踩下刹车。
此外,NAND存储器的低迷还波及到制造设备。7月,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较1月大幅下调了2023年度的日本制造设备营收预期。
3、价格还坚挺的功率半导体,货期开始下降
另外,根据富昌电子对半导体产品货期的统计来看,价格一直比较坚挺的功率半导体、MCU、信号链等产品的货期都出现下降趋势。
4、终端需求复苏,要比预期更晚
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调预期:
据TechInsights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继续收缩至11.6亿部,比2022年的12亿部同比下滑2.8%,与3月的预期相比,从11.881亿部,进一步下调出货量。
此外,市场调查机构 IDC 也认为市场复苏周期比此前预估的要长。
Q2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16.6%;
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总计5970万台,同比下降16.6%,在连续七个季度同比下降之后,PC市场显示出初步企稳的迹象。
半导体的寒气传遍了整个产业链,从上游的代工、设计、到中游的功率器件、再到终端消费产品,无一例外。
市场所期待的Q3拐点并没有如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