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也要力保安全

腾笼换鸟。

作者 | 曹安浔

编辑 | 周智宇

背靠美的控股,与宇宙房企碧桂园同出身佛山的美的置业,就像一个家底丰厚、自己出来创业的“富二代”,被业内寄予厚望。

但行业深度调整风暴和楼市风向变化,中止了美的置业押注地产开发的攻势,转而探索运营与服务,好在美的置业守住了信用,活了下来。

8月30日,美的置业中报业绩会上,美的置业副总裁王全辉用了很大篇幅,向投资者、债权人自证安全无虞。

守住信用的第一要义是财务的稳健。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三道红线保持绿档,剔除预收后的资产负债率降至67.9%,净负债率为39.8%,现金短债比1.49,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低至4.68%。

王全辉表示,美的置业有息负债自21年底至今已降低148亿元,如今到期兑付压力非常小,且无美元债;今年美的置业到期公开债务共51.44亿元,已如期兑付43.04亿元,剩余8.4亿元将于9月到期兑付,资金已经储备好。

中报显示,截至6月底,美的置业的现金及银行存款为238.17亿元,另外还有未动用的银行授信1118亿元。

美的置业的融资渠道仍较为通畅。作为少数坚守零违约的优质民营房企之一,它不仅是首批获得“中债增”担保发债、“第二支箭”首批支持的民营房企,还在近两年公开市场融资近100亿,银行授信额度合计达到1517亿元。

而活下来最关键的因素,仍在于公司的基本面、销售和回笼现金的能力。中报显示,上半年,美的置业实现合约销售额406亿元,进入行业前二十强;营业收入为363亿元,同比增长14.8%;核心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下降36%,但未亏损。

能够实现这样的业绩,得益于公司较早调整城市布局。王全辉表示,早在2019年,集团就进行城市能级升级,并向长三角、大湾区两个经济群加大布局。

这样的调整已经反映到财报中。上半年,美的置业合约销售面积均价增长3%至12653元/平米。此外,大湾区、长三角合计贡献近7成业绩。

总裁郝恒乐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资产结构,对上海、苏州、南京、宁波这些城市加大投入,对于其他的城市做一些减法;今年上半年,美的置业土储面积权益比提升至72%。其中,一二线城市的土储面积为1922万㎡,占总土储的67%。

开源证券指出,在行业格局重塑时期,美的置业积极换仓,聚焦一二线高能级城市,这些城市销售韧性更强,有利于带动公司销售均价逆势提升,规避风险,提升管理效益。

这也使得美的置业在上半年的信用风暴中安全渡过,甚至还有余力作出一些调转方向盘的转型、优化动作,公司持续加码多元化业务,做强第二盈利曲线。

经营性业务(物业管理和商业运营)方面,上半年物业管理合约面积9100万平方米,商业运营在营70万平方米。王全辉预计,这两项业务2023年将产生收入21亿,利润率10%以上。

此外,美的置业还在大力发挥美的集团的制造业、科技基因,发展装配式住宅、睿住智能。王全辉透露,MIC模块预计带来每年5亿港币左右的业务规模,上半年已经有第一单业务落地了。睿住智能的赛道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培育,2023年预计利润贡献在5%以上,达到15亿。

对行业大势和长期的发展计划,美的置业早已开始思考。郝恒乐表示,当前是公司新旧模式的转换时期。“我们充分认识到赚快钱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坚持持久战的思维。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三到五年,将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开发方面一步一个脚印、产品服务的升级、经营型业务的布局,使公司的销售规模、负债成本稳定,利润改善,渡过较低的周期”。

在郝恒乐看来,公司手头的存量项目资源比较充足,能够支撑今明两年合理的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

民营房企信用危机空前严峻的当下,美的置业无疑加强了行业对民营房企的信心和期望。强大的母公司背景、稳健的财务和业务布局,使得这个勤勉的“富二代”成为民营房企下半场的生存样本,助力行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新常态。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