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港通开通以来,不少投资者等市场人士将北向资金视为“聪明钱”,将北向资金的流入流出看作外资看多看空A股的“风向标”。对此,多位市场专家表示,北向资金在A股市场的交易占比不高,内部结构也较为复杂,盲目地根据北向交易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极易出现对市场形势的误读误判。
南方基金首席投资官茅炜认为,北向资金在A股市场的交易占比并不高,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北向资金在A股市场的交易占比仅为5.31%。从北向资金的构成情况来看,其内部结构也较为复杂,既有长线配置型和短线交易型资金,亦有主动管理型和被动跟踪型资金。不同类型资金的交易风格、交易偏好、交易策略、交易时机均有较大差别,在择股、择时、事件驱动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特征。因此,北向资金是各类资金相互博弈的结果,并不能代表外资的一致观点,不能盲目地将北向交易资金的流入流出看作是外资看多看空A股市场的“风向标”。
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策略分析师汪毅表示,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流入流出的短期波动进一步加大,甚至对市场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把北向资金当作“风向标”是不准确的,而且这个做法可能给市场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目前,北向交易的信息披露频率高、范围广。频率上,北向交易盘中、盘后实时披露;范围上,北向交易披露成交个股、成交额(量)等。北向资金的信息披露频率和范围超过了A股其他资金类型。
多位市场专家指出,从信息披露本质出发,信息披露并非越多越好,过度的信息披露反而可能降低市场发现价格的有效性。理论上,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都可以获取盘中实时披露的北向交易资金流入流出情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投资决策能力均远超中小投资者,可充分挖掘盘中实时信息的投资价值和机会。相比之下,中小投资者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往往接触的都是市场二次加工后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存在以偏概全、片面聚焦于某一特定数据或指标等问题,在少数媒体对北向交易资金的渲染和解读下,将进一步扩大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优势,影响中小投资者的交易判断,加大追涨杀跌的风险。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指出,沪深港通现行盘中实时披露北向买入卖出成交金额的做法,与国际主流市场的普遍实践有所不同。从国际实践来看,欧美日韩等主流市场均不在盘中实时披露某一特定类别投资者的交易和持股信息,也未在交易信息披露上对国内投资者与国际投资者做出差异化安排。
李湛举例称,在美国,仅在每季度末披露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明细,如持股数量、比例、市值、变动情况等,而未对该机构属于境内外投资者进行区分。
“北向交易资金的高频信息可能被广泛传播,进而放大市场情绪和波动。” 李湛认为。
本文作者时娜,来自上海证券报,原文标题:《市场专家:盲目相信北向资金“风向标”作用 易误读误判市场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