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到家电,中国企业海外扩张战略正不断提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纷纷选择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和海外品牌正面掰手腕。
近期,在德国举行的两场展会上,比亚迪、小鹏、海尔、海信等中国企业集中在欧洲腹地秀了一把肌肉。
德国《经济周刊》感慨道,汽车界最重要的盛会,已经变成了中国展会。
慕尼黑车展现场,汽车之家
中国车企,冲击欧洲
今年一季度,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而欧洲,是中国车企出海的“兵家必争之地”。
2022年欧盟不仅是中国最主要的汽车出口目的地,也是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增长最为迅猛的地区之一。按照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2年欧盟进口中国汽车的金额为133亿美元,同比增长100%。
根据标普全球数据,到今年年底,欧洲进口的汽车中可能有1/5来自中国,而五年前这一比例还不到1%。根据汽车咨询公司Inovev的数据,今年迄今,欧洲市场销售的新电动汽车中有8%是中国品牌生产的,高于去年的6%和2021年的4%。
图源:摩根士丹利
在周一开幕的慕尼黑车展上,参展的中国企业是上届的2倍,有近50家,数量创下新高,约占总参展企业的7.4%。其中既有像上汽、比亚迪、零跑、小鹏这样的整车企业,以及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还包括地平线、商汤等软硬件供应商。其中,比亚迪占地915平方米,是所有参展商中面积最大的。
比亚迪展厅,汽车之家
德勤发布的最新报告《从出海向全球化飞跃》中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几乎所有中国车企均计划在未来3~5年内重点布局德国、法国等欧洲主力市场,75%的中国车企决心进入北美市场。同时,50%的车企未来3~5年计划在海外主攻某个细分的车型或需求市场,而最具先发优势的电动车赛道无疑是今后中国车企出海的重中之重,将电动车作为未来3~5年产品规划重点也成为87.5%受访车企的共识。
今年,包括比亚迪、蔚来和小鹏在内的中国电动车制造商都瞄准了欧洲的电动车市场。2023年前七个月,欧洲电动车销量飙升近55%,达到约82万辆,约占汽车总销量的13%。
本届车展上,比亚迪公布了海豹的欧洲售价,4.49-5.099万欧元(合人民币35.3-40.1万元),一同亮相的还有海豹U(宋PLUS冠军版)、腾势D9,都是比亚迪最新平台的车型。
慕尼黑车展上的比亚迪海豚,CNBC
小鹏汽车携国际版 P7i、G9 两款车型首次车展,并宣布了将于2024年进入德国市场及更多全球化战略规划。
小鹏展出2款新车型,DONEWS
小鹏汽车计划将在2024年向德国市场推出国际版 P7i 和 G9 两款车型,以此正式进入德国这一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之一。
此外,小鹏汽车将持续扩大在欧洲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布局,截至2023年底,小鹏汽车欧洲门店预计将达到17家,服务中心将达到15家,为欧洲鹏友打造更完备的交付和服务能力。
中国造车新势力零跑则选择在慕尼黑车展上发布自己的全新车型C10,而零跑也不仅仅只是在慕尼黑车展上发布新车,也公布了出海的相关战略。零跑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将不仅仅以汽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欧洲市场,还将提供四种技术输出的商业合作模式,成为欧洲车企的供应商。
未来两年内,零跑计划推出5款全球化新品,在欧洲,亚太,中东,美洲四大全球市场进行销售。
零跑C10在欧洲发布,汽车之家
面对跑到自家门口秀肌肉的中国车企,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都开始担忧德国和整个欧洲的产业竞争力。
摩根士丹利此前曾在研报中指出,凭借纯电汽车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车企可能会把价格战的战火烧到欧洲:
1)从价格的角度来看,中国本土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大量的新进入者希望靠烧钱实现规模化。这种情况的副产品似乎是有限的价格纪律和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纯电市场,特别是在15万至25万的中档价格点上。考虑到这一点,如果中国的车企现在寻求将其过剩的产能转移到国外市场,可能会将价格战输出到其他汽车市场。
2)中国的电池技术很先进,原材料采购/BEV供应链也很先进。由于在电池技术方面的巨大领先优势和该地区的健康产能,我们预计中国的电动汽车公司与欧洲同行相比将有一些相当明显的成本优势。一个明显的优势可能来自于员工成本;例如,宝马公司在其22财年的年度报告中显示,每个员工的用工成本约为95,000欧元。可供比较的中国数据有限,但我们预计中国企业在整体成本上具备优势。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Hildegard Mueller表示:
“德国正在失去竞争力,慕尼黑车展说明了国际竞争的高压使得德国必须加大对汽车电气化的投资。”
雷诺CEO Luca de Meo对媒体表示”:
“我们必须缩小与中国企业在成本上的差距,因为他们早一代就开始生产电动汽车了。”
Jato Dynamics数据显示,2022 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不到 3.2 万欧元,而欧洲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约为 5.6 万欧元。
这一成本优势主要来自占电动汽车成本40%的电池,中国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和技术都遥遥领先。
大众汽车CEO Oliver Blume对媒体称,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大众希望最后把电池成本降低50%。
中国家电出海已进入新阶段
汽车之外,中国的家电产业也正在欧洲崭露头角。
IFA展会现场,时尚先生
在上周五开幕的2023年柏林国际家具展上,TCL和海尔分别在柏林博览会的北门(入口)和南门(出口)占据了大幅广告位,参观者进门后,首先就会看到两家中国企业的巨幅广告牌。另一家出海多年的本土家电品牌海信则是展会主要赞助商,所有的入场证上都印着海信的LOGO.
海信展厅,永州新闻网
在本届博览会的 2100 多家参展商中,中国企业占1279家,是 2022 年参展商数量(220家)的六倍。这些企业都已在海外立足多年,多数已经初步完成了本地供应链布局,海外市场拓展进入高质量经营、本地化融入的新阶段。
以赞助展会的海信为例,今年卡塔尔世界杯凭借“世界第二”口号出圈只是海信扩张战略的缩影。海信一直强调“大头在外”,强调未来集团营收大部分要来自海外市场。
2016年、2018年、2022年海信相继赞助欧洲杯、俄罗斯世界杯、卡塔尔世界杯,成为首个赞助世界级体育赛事的中国家电企业。根据海信发布的2020年欧洲杯收益报告,赛事期间海信海外消费者认知度提升4个百分点。
目前,海信已经在全球设立23所研发中心和31家工业园区制造基地,开设66家海外分公司、办事处。相关数据显示,海信集团2022年营业收入达到1835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海外收入757.4亿元,占总收入的41.3%。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GfK统计,2023年上半年,海信电视在欧洲多国零售量份额同比快速增长,其中在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市场零售量份额位居前三。
欧洲家电制造商Vestel的数字战略主管Selahattin Köksal对媒体表示:
“如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国产品的质量,因此它们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可能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