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张瑜:当下的剧本很像2014-2017年

华创证券张瑜
“如果我们身处一个隧道,已经能看到尽头的微光了。”

9月5日华创秋季策略会上,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发表题为《“隧道的微光”——相似的剧本,不同的演员》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核心观点和结论】

感谢各位参加华创秋季策略会,我的题目就是我的观点,15分钟做个快速汇报。

我的核心观点,是整个市场从二季度到现在的悲观,已经趋于极致了——如果我们身处一个隧道,已经能看到尽头的微光了。具体有几个结论:

一是对经济的客观基本面没必要再悲观了,我们的周度经济活动指数6月第三周已经见底,处于连续磨底当中,最新一周观测到微向上加速,只不过尚缺乏向上弹性;悲观已过剩,乐观尚未满。

二是当下我们看到的政策剧本,和2014-2017年有非常大的相似性,背后有历史的必然性:当年是先做债务置换,再做融资方式的创新,同时一手活跃资本市场,三者仍然不够有效,最后才出了棚改货币化,是这么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三是从内外竞速、中美金融博弈、地产出清对经济影响边界三条逻辑去推演,我们认为从现在到年底的四季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治局会议期间,稳增长诉求有望明显提升并且延续至明年如果剧本前三步不能有效触发经济弹性和预期改善,地产政策存在倒逼进一步拓宽的可能性,提示高度关注城中村改造

四是M1是扩信用的关键信号。买的是政策博弈还是信用扩张,区别在于M1能不能配合得上。

五是隧道尽头的光已经看到了——对经济和市场都应抱有更积极的期待。

具体来看:

一、经济边际正在磨底,但尚缺乏向上弹性

对于经济数据,一句话,当下看WEI指数,未来看M1。

1.WEI指数看当下:看到磨底了,但没有弹性。WEI指数类似于周度GDP的概念,很多同行都在做,我们的华创宏观WEI指数是拷贝了美联储的方法论;可以看到:4月第二周红线见顶,6月第三周见底,期间连续八周回落;6月第三周见底之后,红线进入磨底微向上状态,只不过向上弹性不大。7月数据比6月还弱,是因为6月前两周经济还在高位,8月起,我们已经能观测到数据改善的稳定性。

2、M1看未来:明年春节之前或难有经济向上大弹性。我们谈库存周期,谈经济弹性,常常谈到社融,其实信用扩张最有效的验证信号不是社融,因为社融指标要拆分的东西太多了、效果不如人意;M1可能是更好的验证指标:领先工业产成品库存、PPI 9-12个月的关系非常好,在这张没有做过统计优化的生图上都肉眼可见,所以未来看经济弹性,还得要看M1。这是我们对经济的两个看法。

二、当下的剧本很像2014-2017年

政策剧本似曾相识,根源是什么?地产。中国经济在大部分时间,经济周期和房地产周期是高度相关的,呈现三、四年一个周期的来回轮动

比如2010-2014年、2017-2021年是高地产+低基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蓄水”模式:这两轮地产状态都比较好;地产好,地方政府经济增速有支撑、卖地收入很从容,稳增长需求就相对低,所以基建可以低一点,呈现收入很多,支出不急的蓄水模式,比较从容。

相反,2014-2017年、2021-至今,是低地产+高基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失血”模式:经济压力较大,稳增长需求相对高,所以基建在高位,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一边是卖地收入受冲击,另一边要稳增长、维持高支出,是失血模式,现在的宏观情况和2014-2017年是高度相似的。

当年发生了什么事呢?宏观基本面和现在非常相像:美国在加息,国内地产偏弱,政府债务也是到期高峰(站在2014-2015年,看到的也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到期高峰),三期叠加,社会预期偏弱,PPI为负、工业企业利润也为负……等等,现在回忆一下,和当年状态非常相像。

这种状态下,当年的剧本是:

首先,如果一个人失血,输血没有用,需要先止血,所以最先排上日程的,是支出端止住失血——降低利息支出,搞的是债务置换。

第二,再给你输血,收入端再做创新补充:卖地收入不行,就搞三年PPP,2015年一个宏观研究员如果PPP项目数不明白,基本当年增速就看不明白,当时是这么一个状态。

第三,活跃资本市场的努力。谁不喜欢活跃的股权市场呢?

第四,以上都做完了,都推下去,如果依然没有扭转经济的颓势,再配合一些触发因素,就看到地产政策:比如2015年,外需开年掉档,接着宽松、上半年汇率压力逐渐加大,最后通过汇改释放了贬值压力,我们看到2015年年中权威人士表态、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及要化解房地产库存,2015年成为棚改货币化真正爆发的元年,至此开始了三年年均600万套、合计两千万套、轰轰烈烈的棚改货币化。整个政策逻辑,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最后逐步触发到地产的。

再看当下,其实每一步都已经在做,但都融入了动态改进和反思:

第一步,对于堵住出血孔、降地方政府刚性利息支出,这次和上次的区别是不再做大规模的统一债务置换,而是更讲市场化。鼓励地方金融机构,更多采取一些市场化、多元化的置换,避免更大的道德风险。

第二步,输血方式上也不太一样,当年搞的是PPP,支出端权力在地方——市县都能搞自己的PPP,一两年时间全国搞出上万个PPP项目;现在的融资方式创新,和之前的最大的区别,是支出权上收:去年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地方报项目,是要发改委批复的,并没有把支出权直接给地方。这就是为什么,市场感觉隐性债务不放松、不新增,和融资方式创新、补足地方活力听起来非常矛盾;就在于本轮和2014-2017年的确不一样:输血和融资方式的创新,意味着本轮支出权是上收中央的,地方债务依然是有纪律的。

第三步,是活跃资本市场,谁会不喜欢活跃的市场呢?股比债香,是因为风险更低。这一轮和之前的活跃也略有区别,当年对互联网+金融整体是更拥抱的姿态,比如券商资本金业务发展特别快、融资融券,场外配资火爆等等。这一轮更强调长期资本市场生态的建设和长线资金的引入。

第四步,当年是棚改货币化,现在是城中村改造。我们做了一些对比,结论是城中村改造在体量上是有望匹配当年棚改货币化的,关键就取决于推进的节奏,可大可小、可急可缓,我们估了一下,光是把中国前21个特大超大城市城中村改完了,大概涉及四千万人口、数万亿的投资包,这个投资包分多久来做,差异非常大,如果只分两三年来做,和当年棚改货币化的峰值体量是可以相当的,目前来看是唯一一个堪比棚改货币化的地产政策;长期思路定了,在政策节奏上就有较大灵活度,短期轻、重、缓、急弹性非常大。

三、稳增长诉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刚刚讲到,当年棚改货币化的爆发,需要一些触发,比如2015年开年外需掉档、上半年汇率压力逐渐加大等,一些倒逼点现在也有:

1、外部:竞速视角。竞速对经济增速的诉求正在明显提升。这张图,是中美,中欧名义GDP,可以看到,过去大概三四个季度,我们非常少见的名义GDP跑输美国、跑输欧洲。中国早晚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这是我们重要的战略威慑来源,维持这种战略预期非常重要,否则容易在国际博弈上招致被动,这也应了我们2021年年底的年报题目《赢己赢彼的稳增长》——不仅要考虑中国自己,还要考虑和美国竞速,当时我们预计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可能会定到5.5%,这个逻辑现在仍然有效,全球博弈状态之下,没有纯粹的经济学,一定意义上都带政治经济学。

2、内部:经济二分法视角。这张图,来自我们今年的中期策略报告《寻找看不见的增长》——每次都是红线(内生动能需求)掉档的时候,才能看到稳增长政策有较大突破,蓝线低(逆周期需求)容忍度相对高一点,往往带有一定调结构的容忍性。所以二季度我们一直讲政策有定力、特别国债不要想太多,就是因为二季度当时是红线在高位,蓝线偏低

但从六七月份的数据来看,内生动能的红线已经逼近4.2%了,离两年复合4%的增速目标很近了;所以,我们认为稳增长政策已经到了触发边界。

3、内部:地产容忍边界视角。一个公司,产成品生产完以后,放那变存货,价格跌多少会扛不住?取决于公司想计提多大的坏账。地产对于国家,也是存量资产的概念一个简单的计算:当下地产存量资产大盘子280万亿,价格跌3%~4%,就能抵消掉一年的新增名义GDP增量,相当于今年名义GDP增量全部用于填补地产产生的静态坏账,恰好平表,这还不考虑地产债务具有传染性。

所以,这两年地产偏弱,我个人更关注的是房价数据,可以把3%~4%作为一个简单的倒逼点——当年投资、当年新开工、当年拿地的好与坏,都是增量,真正影响大的是存量,而唯一能带动存量是价格,所以价格是重要的边界。上一次倒逼之前,也就是2015年初,我们就测算到了过去四个季度房地产价格的跌幅,大致跟去年四个季度名义GDP的增加量持平,现在也到了这个点,这是宏观压力、政策触发的质变点,和当年有相似之处。

4、内外联动:金融博弈视角。

第一,8月全球基金经理的大调研,第一大主流策略,是做多美国大型科技,第二大主流策略,是做空中国权益,这样的全球投资者预期,我们没有办法接受它持续发酵。

第二,美国维持加息、高利率,我们的政策难以在汇率和利率之间完成轻松的双均衡:如果你想宽松,汇率压力就会变大,如果你想保汇率,大额宽松的难度就大。815降息之后,我们捕捉到的人民币逆周期因子影子变量,上到了1100点左右的显著水平,也就是现在想给国内降息,汇率压力会非常大,始终是“两害相较取其轻”的状态。

第三,目前A股对于外资的吸引力不算强,因为海外无风险利率美债一直在4%到5%的水平,使你的风险补偿溢价相对较低——用中国国债看ERP似乎还行,但用美债、从全球配置的角度看,性价比是不够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维持利率高位,对整个新兴市场资产、尤其是中国资产的压制就特别强,日本、印度等等亚洲国家还能有一些自己的逻辑,比如受益于供应链。

总的来讲,通过上面几个视角,宏观经济的几个点,都往边界触发点上去靠了,很多事情都在指向破局;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对年底政治局会议、包括四季度稳增长的政策延续到明年,都可以抱有更高的期待——因为我们在等待的一些东西发生了一些质变,我们相信政策一定是动态的,而不是僵硬的。

四、结论

落到资产,三句话,债券先不慌,置换保驾护航;A股不悲观,交易性质待定;地产新均衡,看两大指标。分别来看:

1、债券先不慌,置换保驾护航:大家说后面稳增长,债是不是偏空。其实不用慌,当年在债务置换没有明确方案落地、且进程未过半、融资方式创新没有完全铺开之前,债券还是走牛的——2014-2017年,2015年棚改已经爆发了,2016年年底利率才出现拐点,背后逻辑是债务置换没有完成之前,让利率做过大的上行,相当于自加镣铐,大概率是不能容忍的。

那么临界点看什么?看这个图,把握一个简单的信号:政府只要主导加杠杆,还在做货币宽松,利率都是易下难上的,这在国际上也适用,少有国家一边财政扩张、一边做利率对抗的,尤其是在债务危机或者是债务置换的关键节点上,一般都不会这样做,一定是偏配合的。所以,在政府杠杆率增速和居民杠杆率增速之差这个指标转负之前,至少不必过度担心债券趋势性的大反转,这里我指的是2016年年底那种趋势性大反转,不是日度、季度的短期看法,这种我们宏观很难把握,这是我对债的观点。

2.A股不悲观,交易性质待定:年底大概率稳增长和政策端有诉求、继续加码,这个我们已经看到一些触发点了,所以A股不悲观,但交易性质上有两种情景,主要看M1作为信用扩张指标,能不能跟得上

第一种情景:稳增长政策加码+M1逐月向上。是复苏扩信用的完整交易格局,交易的是复苏、或者说是经济向上。交易宽度有望扩散到经济全方面超跌的板块,包括地产产业链、消费等。

第二种情景:稳增长政策加码+M1依然低迷。如果9-11月M1起不来,可能就以政策博弈为主,交易宽度会相对狭窄,重点关注政策抓手板块的预期差,估值差。

所以,M1是信用扩张的信号。历史上来讲,除了2014-2015年有场外配资的特殊情况(也可以把2016年的M1反弹可以当作滞后反应)、股市由于超宽松先行启动以外,其余时间大致都是这么个规律:我们从来没有过M1不起来的牛市,即便是2020年疫情,我们也看到了M1的大幅反弹

3.地产新均衡,看两大指标。地产新均衡什么时候出现?后面如果城中村改造落地了,如何评估它能否成为新一轮的大变化?毕竟它和当年棚改货币化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棚改货币化的抓手是在房地产大头——三四线,而城中村改造只在头部城市,销售四千万平,投资占比不超过10%,入手的是地产的小头,这其实也符合中央“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认知,也就是不去逆着基本面做事情,只在还有合理需求和购买力的地方再挖一挖。

城中村改造,能不能带来对于全国地产房价预期的新变化,循环能不能重启主观判断人人都有,但可验证的客观指标,就看两个:第一个盖房子的人有没有信心,第二个买房子的人有没有信心。

盖房子的信心,就看土地溢价率。房地产开发商什么时候拿地,是知行合一的最大信心,跟嘴上讲什么没有关系,土地溢价率维持低位已经一两年了,我们等着它回来。

买房子的信心,就看买房超额收益率什么时候能够达正。目前居民买房子的收益率减掉现金理财收益率,差不多一年跑输三个点,买房子是亏钱的;我们看到历史上几次大的房地产销售恢复和大反弹,全都配合着居民购房财富效应的扩张,至少这个指标目前还是负的,所以我们觉得目前还没看到循环的顺畅重启。这也是我们后面需要动态跟踪的。

以上是我今天看到未来四季度、甚至看到明年上半年,相对看得清楚的东西,给各位一些提示。

感谢各位!

本文作者:张瑜(S0360518090001),来源:一瑜中的,原文标题:《张瑜:隧道的微光——华创证券秋季策略会演讲实录》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