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募基金界,能管理百亿公募基金,又愿意涂点文字的“投资骚客(文人)”着实不多。
中泰资管的姜诚算一个。
在过去几年里,他凭借着有趣的文字、幽默的谈吐,以及稳定在前二分之一的业绩排名(下图,中泰星元年度业绩,来源choice),收获了大批粉丝。
截至2023年中,他管理的公募规模超过140亿元。
但在2023年中,姜诚还是遭遇了很多。
一方面,他管理的最知名的产品中泰星元的年度盈利金身“告破”,2023年上半年,出现净值的回撤。
另一方面,他所管理基金的重仓股里,出现了多个明显负收益。这也是此前四年所未见的情况。
所谓,沧海横流方见本色,姜诚在2023年最难过的关头的作为,尤其值得关注。
盈利“金身”一度告破
在互联网上拥有大量粉丝的姜诚,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特质——低波(动率)。
更直接的归纳是,他的基金(以星元为例),在2019年到2022年,四个完整年度都是盈利的(下图)。
但这个情况在2023年上半年被打破了,以中泰星元为例,该基金在上半年回撤了 1.44%。
他管理的基金中半数以上出现亏损。
不过好消息是,他的基金由于回撤幅度较少,所以截至最新时间,净值已经翻红。
是否保持盈利,悬念仍存。
重仓股交易“失足”
姜诚的持股收益,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一、持股市值的变化;
二、重仓股的分红;
三、重仓股波段交易的盈亏。
从往年看,他的重仓股波段交易往往有很多盈利,重仓股分红又有一大块。足以弥补其持股市值的波动。
——是的,你没看错。
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姜诚不少时候,持股市值的变化(长期持有收益)经常是负值。
但今年,他最擅长的重仓股波段交易出了“情况”。
根据最新的半年报,以中泰星元为例,该基金半年内仅实现股票投资收益0.76亿元,加上持股市值出现了-2.52亿元的巨额波动,完全盖过波段和分红的贡献。
这最终直接推动了该产品上半年出现负收益。
重仓股“浮亏实亏”不少
从半年报的交易抽样数据看,姜诚交易记录较完整的十五个股票中,有9个股票出现亏损。
这9个股票合计导致财富“蒸发”超4.7个亿。
另外六个股票给基金创造正回报2.4个亿。
具体来说,上半年“亏损”比较多的品种包括建发股份、保利、招商银行、扬农化工、海螺水泥、太阳纸业、万科等。
同时,上半年盈利比较多的品种包括中国建筑、工商银行、上海医药、美的等。
地产股的“屡亏屡买”
这其中,两个地产股(万科和保利)的“屡败屡战”是尤其值得记录。
必须承认,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姜诚是比较喜欢地产股的,早年也挣过钱。
但这一轮似乎手风不顺。
统计数据显示,万科是2021年9月第一次进入中泰星元重仓股名单。连续重仓6个季度后,2023年1季报开始退出重仓股名单。2023年中从基金持股名单中完全撤出。
但2021年下半年以来,万科的走势是起起伏伏,甚至回撤多于上扬。
此前的利润不好说,但2023年上半年,中泰星元“清仓“万科时,这半年大概率是亏损出手。
但姜诚显然不死心,在清仓万科的同时,他在上半年又新建仓保利发展3300多万股。
保利是地产“四大金刚”招保万金中和万科并列的。行业地位和万科相若。
姜诚这么做,似乎是在换一个标的继续“押注”地产。
而从目前情况看,在年中付出浮亏约6600万的代价后,他确实基本保住了地产股的仓位。
腰部股“罕见”但犹存
中泰星元的全部持仓显示,11-20位的“腰部持仓“有两个”新面孔“——海信视像和华峰化学。
其中,海信视像是前20大持股中上半年股价表现最好的,期间涨幅超过82%。
而且,如果不考虑卖出个股因素,我们可以估算海信视像的买入成本在19.6元一线。
这意味着,姜诚是在海信视像已经有所表现后进入的。
当然,从历史情况看,姜诚在买入重仓股后,必然会有反复的交易,只买不卖,还不太像他的风格。
从这个角度看,姜诚买入海信视像的成本还比较难估计。
海信视像的前身是海信电器,是中国黑电制造商中的代表企业。姜诚持有家电股,似乎也是顺理成章。
投资收益靠股息
无论如何,中泰星元半年报显示,基金实现了近2.1亿元的投资收益。其中,股票投资收益7631万元,股利收益约1.33亿元。
当然了,受到市场整体的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浮亏)2.5亿元。
跌多了就买点
姜诚在中报里谈到了一个重要的思路,跌多了就买点。
他谈到,上半年股票市场经历了由乐观转为悲观的过程,年初期待的基本面强复苏未落地,上市公司业绩不达预期是主旋律,在缺乏基本面主线的背景下,个别主题成为资金避风港,此消彼长之下几家欢喜几家愁。
在他的框架中,市场是拿来应对的,不是用来预测的。
因为价值的决定因素是长期变量,而非短期变量,所以股价涨未来潜在回报率就下降,反之则反。
进而操作也呈现出“被动交易”的特征,跌了就多买点。
因此,报告期末该基金股票总持仓比例达到了历史较高位。
另外,展望未来,姜诚表示:首先,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前景乐观。这种乐观不以经济高速增长为前提,而是以高质量增长为前提。
新兴行业驱动的产业升级为其一,传统行业的提质增效为其二。
再次,无论是新兴的成长型企业还是传统的价值型企业,只要竞争优势明确且长期可持续,加之价格合适,就都能提供好的长期回报,跟股票的风格以及所属行业无关,所以做风格和行业层面的配置决策必要性不高。
最后,真正优秀的企业很少,长期优秀的更少,不能因宏观上的乐观来放弃微观上的谨慎。在具体投资决策中,将对基本面和价格都保持苛刻,一要擦亮眼睛,二要管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