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昱
编辑 | 张晓玲
作为拼多多之后最受关注的电商平台、科技独角兽,SHEIN在海外闯出了一片天,现在又拿出了“全都要”的气势,向资本市场讲述一个更动听、更宏大的故事——平台化、全品类、线下场景。
一向低调的SHEIN也开始高调起来。一边大手笔收购国际时尚品牌的同时,一边加速推进平台化,向着综合性电商平台迈进。
9月19日,SHEIN在深圳举办招商战略会。对于SHEIN而言,实现平台化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对商家的争夺。
这场招商会让不少中小商家首次了解到了SHEIN“平台化合作模式”的详细内容,包括自主运营模式以及近年来火热的代运营模式。
SHEIN高级平台商家管理负责人 Sky Zhang 指出:“这两种模式加起来,能够触达中国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卖家。”
代运营模式适合没有海外第三方平台销售及运营经验的中小卖家轻松上车,但只充当着“供货商”的角色,后续运营、履约均由SHEIN负责。
对于选择代运营的卖家,SHEIN最大的要求就是必需严控产品质量,这也是平台在快速扩张时期的生命线,稍有不慎就可能像“美版拼多多Wish”一样,因为货不对板而逐渐失去消费者。
为了满足更多商家的需求,SHEIN同时提供自主运营模式,卖家能进行包括自主管理选品、上架、市场策略、销售、库存、物流等在内的自主运营,SHEIN则主要提供流量扶持,还提供了包括0月租、前三个月免佣金、承担退货运费等优惠政策。
不过,SHEIN对选择自主运营模式的卖家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商家在海外本土有货,具备北美市场经验卖家优先(如亚马逊、沃尔玛、独立站),且过往年度营业额达标。
平台化的背后,是SHEIN要从单一的快时尚拓展到全品类。“做快时尚我们是专业的,做全品类还不够。”在此次招商会上,SHEIN全球开店业务负责人Jake Wang 坦言,这也是为什么SHEIN要开放新的平台。
由此,SHEIN面临一次商业模式的变革,要从自营电商为主转向自营品牌+平台的双引擎发展模式。
据悉,SHEIN平台化模式已经在巴西、美国、墨西哥上线,并进一步向欧洲等全球市场持续拓展。
SHEIN平台化的规模野心也不小。6月26日,SHEIN公布了“希有引力”百万卖家计划,目标是三年助力一万卖家年销售破百万美元、十万中小卖家年销破十万美金。
在此次招商战略大会上,SHEIN又推出中国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预计三年内将深入全国500城产业带。
从曾经默默无闻的快时尚女装独立站,到估值仅次于字节跳动、SPACE X和蚂蚁集团的全球独角兽,SHEIN已不满足于自己最大快时尚零售商的身份,正在快速扩展自己的边界,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从而带动估值提升。
近两年SHEIN的IPO传闻不断,对于SHEIN而言,上市只是时间问题。去年4月一轮融资后,SHEIN的估值曾达到1000亿美元,然而受中概股低迷等影响,2023年5月的最新一轮融资中,SHEIN估值降为660亿美元。
与此同时,跨境电商的竞争进入了贴身肉搏的阶段, 近一年来,尽管已经超过Zara和H&M,成为全球最大的快时尚零售商,SHEIN仍感受到了来自TEMU等出海鲶鱼的威胁。
其中,作为全托管模式的最大受益者,TEMU凭借低价和对供应链的严格把控,在海外扩张迅速;速卖通也成了蒋凡主政后阿里国际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
而在平台化上,SHEIN也将直面与美国本土全品类巨头亚马逊的竞争。
未来,SHEIN要一面推进平台化,一面狙击竞争对手,才能蜕变为更具竞争力的国际电商公司。这是人们对中国科技公司出海的期许,也是SHEIN持续提升估值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