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锋锂业10亿投赛力斯“造车”了?| 见智研究

合作造车真的这么香?

9月25日,在华为的最燃发布会上,华为车BU的董事长余承东公布了两款“遥遥领先”的新车型——超越特斯拉Model S的智界S7和“1000万以内最好的SUV”的问界M9,引起了市场的热议。

就在同一天,华为的造车好伙伴赛力斯却不声不响发布公告,表示赣锋锂业将以10亿元认购旗下子公司瑞驰电动的新增注册资本1亿元。在如今跨界造车的热潮下,难道锂王也有了合作造车的野心?

1、锂王也想要合作“造车”了?

瑞驰新能源,作为赛力斯的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并已取得显著成绩。

今年上半年,其销量达到11,128辆,占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的12.11%,排名第二,这与赛力斯专注新能源乘用车有所不同。

赣锋锂业在汽车领域的多次投资,包括对广汽埃安和岚图汽车的投资,显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一定的战略考虑。尽管这家公司一直推崇业务多元化和上下游一体化,但到目前为止,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还是专注于动力电池。

因此,赣锋锂业真正下场与车企合作造车的可能性不大。

但面对锂盐市场的不景气,赣锋锂业正将重点转向其次要业务:锂电池。虽然不大可能直接制造汽车,但该公司很可能直接与新能源车企进行合作,提供动力电池。

这一战略转移不仅增强了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也提高了与终端企业合作的可能性。

如今赣锋锂业的20GWh锂电池项目和新余二期10GWh的锂电池项目均在建设扩张中,固态电池也从第一代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产品,逐步开发到采用三元正极、固态隔膜和含金属锂负极材料的第二代固态电池,赣锋锂业的锂电业务有望真正成为赣锋锂业利润的第二增长曲线。

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认为,瑞驰主攻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商用车对电池品牌的敏感度相对较低,通过这样的投资合作,赣锋锂业不仅能推广自家的动力电池产品,还能在锂电行业建立更强的地位。对新进入电池领域的赣锋锂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明智的战略选择。

一方面,国内的新能源商用车的行业潜力的确不小,今年上半年,国内的新能源商用车的销量达到10.4万台,同比增长56%,销量增速已经超过了同期新能源乘用车的37%,但新能源渗透率却只有7.3%,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另一方面,具体到瑞驰电动本身,今年上半年,瑞驰新能源的销量高达11128辆,市场份额和达到12.11%,位居新能源物流车的销量亚军,整体潜力不小。瑞驰新能源旗下的新能源物流车产品的带电量在40度-50度电之间,以平均数45度电来计算,仅仅今年上半年的动力电池需求就达到0.5GWh。

持股瑞驰电动33.33%股权以后,如果赣锋锂业能够拿下瑞驰新能源的所有动力电池份额,仅此一家的需求量就能让赣锋锂业成为动力电池装机量的第13名,距离进入排名前十也只有一步之遥,这将大大加强赣锋锂业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影响力。

2、瑞驰有望助力赣锋锂业的锂电业务实现突破

自去年年底开始,整个锂资源市场就彻底进入价格下行周期,纵使期间有数次价格反弹,但是依旧不能改变锂盐价格从60万元/吨的高位大幅度下滑至如今18万元/吨的行情。这也基本上决定了以锂盐业务作为第一大业务的赣锋锂业难以有较好的表现,今年二季度,赣锋锂业的营业收入和盈利同步承压,营业收入只有87.07亿元,同比降低4%;归母净利润只有34.54亿元,同比下滑7.3%;毛利率更是仅剩仅6.64%,同比下降了50.27个百分点。

在锂盐业务难有转变之际,本身就聚焦于锂电上下游一体化的赣锋锂业或将更多目光集中在自己的第二大业务——锂电池业务上。

今年上半年,在锂盐业务面临盈利状况不佳的情况下,赣锋锂业的锂电池业务确有隐隐扛起大旗的趋势,不仅营业收入达到40.85亿元,同比增长117.31%,占比首度突破20%达到22.5%,毛利率更是增长了4.14个百分点到19.41%,成为赣锋锂业唯一实现毛利率正增长的业务。不过,尽管赣锋锂电的三元固液混合锂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已经在赛力斯SERES-5和东风E70均完成实车搭载,但是想要在残酷的锂电江湖中站稳脚跟,还远远不够。

今年1月至8月,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在10名以后的尾部动力电池厂商,整体的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已经下滑至2.5%,甚至部分二三线动力电池厂商如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和孚能科技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市场份额的下滑,这对于尚未进入装机量榜单的赣锋锂业来说自然也是挑战。

但是挑战中孕育着机会,如果赣锋锂业能借着瑞驰新能源的投资,打开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的大门,则有望进入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行列。

通过自身业务的多元化,赣锋锂业有望凭借自身在锂资源端的巨大优势和在固动力电池领域的布局,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从而在锂电产业中也真正占有一席之地。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