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利率飙升!华尔街已经类比2008:我们如今在2007年

摩根大通:“2007年初,市场接受了软着陆的观点,经济增长稳健;企业盈利增速减缓但不崩溃;通胀压力减轻但并未消失——如果您没有注意到,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情况。”

美联储放鹰,高息环境持续,十年美债收益率“狂飙”……华尔街分析师们嗅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

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已升至5.25%至5.5%,为2001年来的最高水平。而自从美联储官员们上周明确表示,利率或将长期保持更高水平后,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也升至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

这意味着,市场从押注美国经济软着陆,到开始考虑经济衰退可能性。

华尔街已开始有人感到不安,摩根大通分析师Marko Kolanovic在其报告中直呼,当下已“与2008年相似”。

2007年初,市场接受了软着陆的观点,经济增长稳健;住房部门逐渐稳定;企业盈利增速减缓但不崩溃;通胀压力减轻但并未消失。

如果您没有注意到,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情况。

尽管今年标普500指数仍然上涨,他认为,这仅仅是受到了那些因人工智能而走高的大公司的提振:

或许衡量宏观基本面的更好方法是标准普尔500等权重指数或小型资本指数,这些指数今年持平,表现不如现金(联邦基金)。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Kolanovic说,他们的结论仍指向“宏观基本面面临挑战,风险资产面临逆风”。

这种推理是基于基本面、投资者仓位以及各种宏观和地缘政治考虑。

2023 VS. 2007

Kolanovic引用了2007年的摩根大通美国市场策略报告,并认为当下围绕市场的心态可能接近2007年的上旬。

在上一次加息周期及之后,Kolanovic将经济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6年6月30日,美联储完成了加息周期的最后一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5.25%(与当前类似)。

美联储在8月份FOMC会议上正式暂停加息,风险资产开始强劲上涨,这一直延续到了2007年初。

然而,由于前两年内加息共计425个基点,经济明显放缓,表现为从2006年第一季度的5.6%下降到2006年第三季度的2%的GDP下降。

分析师表示,当时市场的共识是“经济迅速放缓,住房急剧下跌,美联储将开始降息”。

但随后的数据展现出了美国经济的“韧性”,击退了市场对衰退的预期。

第二阶段:

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强劲的12月非农就业报告让怀疑者对经济的潜在强势产生了怀疑,而随后的经济数据在2006年12月余下的时间以及2007年1月显示出,经济正在摆脱高利率和高商品价格的影响。

市场参与者放弃了对降息的希望,接受了美联储已经实现了软着陆的观点,并认同了金发女郎经济(经济增长稳定、通货膨胀率适中、失业率较低)正在形成的观点。

经济增长稳健,约为3%,以重新振动的消费者为主导;住房部门逐渐稳定;企业盈利增速减缓但不崩溃;通胀压力减轻但并未消失。风险资产以全价交易,保持在狭窄的低波动幅度内。

我们将这一阶段称为“假动作”——一切都感觉太好了,因为事实确实如此。

如果您没有注意到,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情况。

然而,通胀同样存在韧性,美联储虽然暂停加息,但仍未有转鸽迹象,反而继续发表鹰派言论:

第三阶段:

2007年6月至10月。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存在,因为经济活动的健康增长将对劳动力市场和利用率产生逐渐增加的压力。

市场参与者现在将开始痛苦地意识到,美联储可能会被迫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货膨胀。

然而,在采取任何加息举措之前,美联储将加大鹰派言论以准备市场。一些投资者会留意这一点并减少风险,而其他人则视美联储的威胁为虚张声势,顽固地坚持认为住房市场、消费者以及体系中的高杠杆率将成为美联储推迟加息的正当理由。

风险偏好下降,情绪恶化,风险资产的估值出现修正。

2007年10月,美股开始大规模下跌。标普500指数从2007年10月到2009年3月累计下跌超57%,创70年来最大跌幅。

Kolanovic表示,如果对经济增长的担忧继续减弱,而对通胀的担忧稳步上升,那么风险承担者应该预见到,美联储决心将通胀压力控制在其明确的目标范围内而导致的“估值不稳定阶段”。

我们最好的猜测是,这样的阶段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可能在第三季度。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