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4日,原诺华生物仿制药子公司山德士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在美国采用美国存托凭证(ADR)。关于诺华对山德士的剥离讨论持续已久,直至去年8月诺华确定了分拆山德士的计划。山德士成功独立上市,欧洲最大的仿制药公司就此诞生。
合久必分与分久必合,是MNC商业运作中持续发生的故事。2003年,诺华将其所有的仿制药业务合并到山德士品牌下,20年后,营收百亿美金的山德士因其并不出色的利润率被诺华“放弃”:2022年诺华创新药业务的核心经营利润率达36.90%,而山德士只有20.58%。
对诺华来说,简化和专注是其近年来的战略特色,其精简动作早在2018年就已开始。考虑到MNC近年来面临管线断崖以及新的格局竞争,面对因新冠疫苗而获得巨大现金流的辉瑞,靠代谢领域管线而业务飞涨的诺和诺德、礼来等,诺华更需要通过具有差异化甚至颠覆性的创新药突围。
再次自行运作的山德士一直在通过收购为业务做增长储备。仿制药在当今预算压力巨大的形势下,有助于确保医疗保健体系的可持续性,同时也可以释放创新药品研发所需的资金。
MNC拆分事件中,新成立的公司往往会因为脱离大公司的“束缚”而更好施展能力,迎来增长第二春。诺华和山德士的未来,都更加值得期待。
新的山德士,能成为仿制药龙头吗?
山德士的抗感染药和生物类似药业务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目前山德士提供约1000种药品,涵盖广泛的治疗领域,且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仿制抗生素生产商,截至2020年,覆盖全球约5亿名患者。
诺华正式将所有仿制药业务合并在山德士旗下的2003年,是全球仿制药的蓬勃发展期——许多热门药物的专利在90年代到期,由此开启了仿制药的大量生产。
而近年来,仿制药价格面临下行压力,在美国市场,一些主要支付方如商业保险公司和政府都在推动降低药品成本,这直接影响仿制药的价格。例如根据美国药品信息服务公司Elsevier数据,2019年美国前100种大宗使用仿制药的平均价格下降了约4.5%。全世界都在压低药品价格,欧洲、日本、中国都在施行集采或限价政策。
伴随着仿制药价格的大幅持续下降,处方量增长却遇到了瓶颈。美国市场中,仿制药占据了90%的处方量,已经来到天花板,仿制药市场增速乏力,仿制药巨头的利润水平受到挑战。这也是诺华剥离仿制药业务的主要原因。
同时,随着更多印度和中国企业加入全球仿制药生产,老牌仿制药厂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2022年全球仿制药营收Top 5
从2022年全球仿制药营收数据中可以看到,晖致、梯瓦两大仿制药巨头都遭遇了营收下滑,后者更是净利为负。山德士去年经汇率影响调整后销售收入增长了4%,但刚过90亿美元的营收,要达到山德士首席执行官Richard Saynor所设立的全球仿制药龙头目标还有不少的差距。
想在仿制药领域拿到头把交椅,在欧洲和美国推出新生物类似药产品是山德士接下来的主要任务。生物类似药研发复杂,仿制难度大,其价格和利润都比化学仿制药高很多。在众多仿制药巨头中,山德士最早布局生物类似药,山德士的非格司亭生物类似药是美国的第一款生物类似药,于2015年上市。
根据山德士财报,从2020年到2022年,公司生物类似药收入为17.91亿美元、19.25亿美元和19.28亿美元,分别占全年收入的19%、20%和21%。
由于与诺华分离早已成定数,为凸显公司优势与未来市场价值,山德士近年来持续在生物类似药资产发力,或进行生物类似药合作。根据山德士招股书,公司很快将有包括Humira、Tysabri、Prolia和Eylea在内的四大关键生物类似药产品上市,这些药物的年销售额超过400亿美元。
山德士四大关键生物类似药产品,整理自公司招股书
山德士还从Bio-TheraSolutions收购了罗氏抗癌药物Avastin的生物仿制药;收购了Coalesce并获得了3种不同类型的吸入器,有助于其建立现有的呼吸药物组合;与制药公司Adalvo在美国达成六种未命名生物仿制药产品的分销和合作协议;与三星Bioepis达成商业化协议,获得后者Stelara生物类似药权利。
2023年,山德士上半年净销售额约为48亿美元,同比增长8%。随着公司的系列布局动作开花结果,以及又一批重磅药物的专利到期,独立的山德士将向龙头宝座发起冲击。
诺华更需要什么?
对仿制药厂商利好的专利悬崖,放到MNC身上就是焦虑和危机:诺华在2023年到2025年将有11款产品面临专利到期,包括其主要业绩引擎、心血管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Entresto),这款药物为诺华在今年上半年贡献了29.15亿美元的收入。
BioPharma Dive专栏曾指出:前所未有的专利悬崖和降低通胀法案IRA肯定会对制药工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加上药物研发复杂程度提高,制药工业本身研发效率下降,管线补充将异常困难,由此,全球制药将进入一个产品减少的时代。
面对更加激烈竞争的市场,今年的JPM大会上,诺华再次强调“All in 创新药”。
一方面是剥离和瘦身:从2018年至今,诺华退出消费健康以及医疗器械领域,拆分爱尔康,出售罗氏股权,转让部分眼科产品商业化权益至博士伦,到今天的拆分仿制药业务山德士。
另一方面是创新和买入。诺华在CGT、小核酸药物,以及核药上的投入与产出都可称作赛道引领者。诺华称其重点布局靶向蛋白降解、细胞疗法、基因疗法、放射疗法和xRNA技术平台,在近两年的收购或引进事件上可以明显看出“知行合一”。
诺华近年部分购入的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诺华作为常年全球市值Top 10的药企,至今没有百亿美元大单品,且在肿瘤领域缺乏重磅产品。尽管公司业务中,诺华发力的五大领域中包含肿瘤,但其更擅长的心血管/肾病、免疫等适应症与肿瘤协同性不高,在今年第一季度,公司还将其癌症管线进行了深度削减。
这可能是诺华的战略和其他MNC差异明显的原因,缺少产生药王的运气,但更具有拥抱新技术的基因。
从今年上半年诺华Top 20销量的药品来看,部分创新疗法已经成为其重要盈利来源,例如两款核药产品:去年底获批上市、治疗前列腺癌的Pluvicto销售额迅速来到4.5亿美元,用于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Lutathera销售额接近3亿美元,同比增长42%,且最新的将其扩展至一线治疗的临床3期试验数据乐观,其市场将进一步拓宽。Zolgensma作为基因疗法的盈利标杆,虽然收入同比下跌,但仍然贡献6.2亿美元。
另外,靶向PCSK9的首款siRNA降血脂新药Leqvio在今年上半年销量增长了近3倍,达到1.42亿美元,Leqvio因其半年一次的给药间隔得到了积极的市场反响,据诺华估计,Leqvio未来放量速度可参考Entresto。
从Top 20药品也可以看出,诺华产品线的广度是其特色之一,不断进行产品组合的扩大和优化,并能将创新疗法商业化,以提升创新药盈利水平,是诺华的拿手项目。去年,诺华创新药的收入为412.96亿美元,占其总收入的81.70%。
丰富的布局下,管线仍有断档,缺乏中后期项目。包括Pelacarsen、Remibrutinib、Lanalumab等大部分具有潜力的新品种上市时间都在2025年或之后。
但历经几年大刀阔斧改革的诺华,已经和其他MNC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越发轻装上阵的诺华将用灵活性和创新聚焦应对接下来的市场变化。
拆分后,日子会怎么样?
大型制药公司对仿制药业务或医疗健康业务进行调整并不少见。去年GSK剥离了其消费者健康业务,后者以Haleon独立运营;2021年,默沙东分拆其生物仿制药业务与女性健康及成熟药品业务,成立Organon;2019年,辉瑞Upjohn和Mylan宣布合并的公司名为晖致,目前晖致本身也在为增长战略做进一步拆分。
拆分不仅可以减少母公司总揽全局所带来的复杂管理问题,分拆后的公司也将得到“新生”。
MNC分拆史上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莫过于雅培分拆艾伯维。艾伯维在2013年从并不擅长创新药的雅培公司中独立出来,当时市值仅为180亿美元,在拆分的十年后,艾伯维实现总收入580.54亿美元,目前市值达到2630亿美元,反超雅培的1680亿美元。艾伯维在雅培体内孵化后适时退出,获得了很好的资本收益,如果继续把艾伯维的业务留在本体内发展,修美乐很可能是其最后的重磅药品。
去年刚刚独立运行的Haleon也有可观成长,其产品涵盖口腔、疼痛管理、呼吸、消化和营养五大品类健康产品,公司收入142.5亿美元,同比增长9%,营业利润为33亿美元,同比增长5.9%。
2019年与诺华分家的Alcon,在拆分之前营收“恼人”:诺华2008年开始收购Alcon股权时,其营业额为63亿美元,到2018年,其营业额为71亿美元,中间还经历过-9%的业绩暴跌。
分拆后,Alcon的运作更加灵活与专注,包括扩大研发投入,其在2021年的研发投入超过10亿美元,公司还进行了一些收购以补充其产品组合,如Aerie、Ivantis等,并推出了Clareon人工晶体、Precision 1隐形眼镜等新的业绩驱动产品。
2022年,Alcon总营收达87.17亿美元。今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总计 24 亿美元,比 2022 年第二季度的 22 亿美元增长 9%。Alcon预计将在2025年实现营收100亿美元,继续成为行业龙头,届时其全球市场份额将达到32%。
同样的情况将可能适用于今后的Sandoz。Sandoz现在不再需要在大公司中争取关注,而是将成为一个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在决策和资源配置上更加灵活和高效,不受诺华整体战略的约束。有分析师表示:“在Alcon,独立释放了力量,这可以作为Sandoz的蓝图。”
本文作者:张珏,文章来源:动脉网,原文标题:《今天,欧洲最大仿制药公司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