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端侧AI LLM全面落地的时间窗口越来越近。
除了众所周知的高通骁龙8 Gen 3将在硬件层面支持端侧AI LLM,10月4日,谷歌(Google)也发布了迄今为止支持端侧AI力度最大的软件系统——Android 14,并同步发布整合了端侧AI能力的智能终端:Pixel 8系列。
谷歌发布智能手机的历史长达八年,但一直不太受市场关注。现在,谷歌想靠着落地端侧AI扭转这一令人尴尬的事实。但从硬件配置看,Pixel 8系列实在平平无奇,再一次被市场无情忽略。
相比谷歌智能手机拓展市场空间的努力能取得多大成果,实际上二级市场更关注谷歌推出的Android 14对AI的整合能力。谷歌推出Android 14正式版的当天,股价上涨2.23%,这是谷歌在2023年8月29日以来取得的最大单日涨幅。
但是,2.23%的涨幅,和Pixel 8系列的配置和性能表现一样,并不性感,也很难判断持续性。
Tensor G3:新终端AI能力源
今年是谷歌发布Pixel品牌智能手机的第八个年头。2016年初代Pixel发布,到今天,谷歌智能手机取得的销量市占率仍被归入“others”,连个露脸的机会都没有。
北京时间10月4日凌晨,谷歌在纽约举行了每年一次的Made by Google 2023发布会。除了Pixel 8/Pro两款智能手机,谷歌还带来了新版安卓系统Android 14,另外还发布了配套的加持了生成式AI的谷歌助手Assistant with Bard。
Android 14有多惊艳?或者这新一代安卓操作系统,有哪些新特点?
除了安全、对照片和视频的Ultra HDR式的支持、更强的健康功能、自动取景、一键访问Google Home控件等功能,最重要的亮点是对AI能力的整合。这也是谷歌应对微软冲击的最新举措。
这种能力被整合在同日发布的Pixel 8系列智能手机上。Pixel 8系列作为最先搭载Android 14系统的手机,在全场被提及次数最多的单词就是AI。
据谷歌产品管理副总裁Brian Rakowski现场表示, Pixel 8系列手机“均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由谷歌自研的Tensor G3芯片提供动力支持。
Tensor G3芯片基于三星4nm工艺制程,CPU架构是1+4+4结构,即1×Cortex-X3(3.0GHz)、4×Cortex-A715(2.45GHz)、4×Cortex-A510(2.15GHz)。
简单而言,在Tensor G3芯片的CPU各模块中,Cortex-X3是高性能核心,主要负责处理高负载任务,如游戏和多媒体应用等;Cortex-A715是中性能核心,负责处理日常应用;Cortex-A510主要作配合,负责处理后台任务。
从Geekbench 6跑分情况看,Tensor G3表现一般,不如高通骁龙8 Gen2。这与谷歌的“传统”有关,谷歌自研的Tensor G系列芯片,向来核心性能都不强,AI才是超过芯片性能更核心的存在。因此,Tensor G3芯片最大的技术亮点也在于AI能力。
谷歌称,Tensor G3有能力运行更复杂的ML(机器学习)模型,为Pixel 8和8 Pro的几乎所有部分带来了AI增强功能。
通过Tensor G3,谷歌进一步拉近了手机与AI的距离,使手机不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更进一步使之成为用户个性化服务助手的角色得以强化。
这颗芯片的AI能力在Pixel 8和Pixel 8 Pro如何体现?
在Pixel 8上运行的机器学习(ML)模型数量是Pixel 6(Tensor初代芯片)的2倍;Pixel 8 Pro是首款直接在个人智能终端运行谷歌AI模型的手机,计算量是Pixel 7最大的ML模型的150倍。
就实际应用来看,Tensor G3 能翻译49种语言的面对面对话、实时转录消息以及翻译符号,这个功能非常实用,而这也是Tensor G3 强悍AI能力的体现。
这是在智能手机端侧落地AI模型的最新终端。在高通骁龙8 Gen3发布之前,只有华为量产了实现端侧AI模型的智能终端——华为Mate 60 Pro/Pro+和Mate X5(折叠屏)。但是华为终端的端侧AI整合的是盘古大模型,这是云端网侧模型,而非本地化部署的端侧模型。
高通骁龙8 Gen3能助力智能手机商实现端侧AI模型,谷歌Tensor G3同样如此。
谷歌对PIxel整合的AI能力应当很有信心,其硬件主管Rick Osterloh强调,“PIxel要将硬件和软件结合在一起,以AI为中心,为用户提供更简单、快速和智能的体验。”
Osterloh的这番表态虽然涉嫌“抄袭”苹果的“软硬一体”策略,但其强调“以AI为中心”,也算是做了部分推陈出新。
那么除了源自Tensor G3对AI的动力支撑,谷歌此次更新的Android 14,又有哪些AI能力?
AI First:不争气的硬件掣肘
若要观察AI在谷歌未来业务中的作用,就有必要了解谷歌的业务版图。
根据谷歌年报,谷歌业务可分两大类:谷歌服务和谷歌云。
其中,谷歌服务又分软件、硬件和网络服务三大板块。谷歌软件包括Chrome浏览器和Android操作系统等;谷歌网络服务以搜索引擎为代表;谷歌硬件包括Pixel终端和Fitbit穿戴设备等;谷歌云包括谷歌云平台和谷歌Work Space,提供云服务和办公服务协助。
纵览谷歌的历史,谷歌与AI的连接战略并非始于今日。
2014年,谷歌收购AI公司DeepMind。2015年,该公司成为谷歌母公司Alphabet Inc.全资子公司。2016年,谷歌推出Pixel首代智能手机,并宣布从“Mobile First”(移动优先)转向“AI First”(AI优先)战略,AI逐步成为谷歌战略版图中最重要的模块。
谷歌之所以推出Pixel终端品牌,也是因为谷歌认为硬件能承载AI的落地。2023年,DeepMind与Google Brain合并,共同探索AI的发展边界。
目前,谷歌在深度学习框架、算法模型、算力等多方面做了布局,并已构建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在AI First战略目标的指引下,谷歌也要和苹果一样,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搭建软硬件一体化生态。
可惜谷歌智能手机虽已推进8年,进展却不值一提。作为推进“AI-first”另一极的软件,却是谷歌的传统强项。
因此,Android 14就成为谷歌拥抱AI的关键。
虽然谷歌在发布会上多次强调AI,但对Android 14正式版的AI新描述却不多。
所以有必要回望今年5月12日的谷歌I/O 2023 开发者大会,会发现更多相关信息,虽然Android 14在那次大会上仅被提及一次,但透露了关键的三项生成式AI特性,包括Cinematic Wallpapers(电影壁纸)和Magic Compose(魔法撰写)和Generative AI Wallpapers(生成式AI壁纸)。
这是Android 14的AI应用重点。
但是这些AI能力有点“浮于表面”,并不惊艳。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安卓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智能终端底层系统,巨量深度的AI应用很可能会压垮服务器。
因此,在更高性能、更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投入运行前,谷歌即使想在Android系统中添加高级的生成式AI功能,也会力不从心。
华尔街见闻注意到,谷歌实际上已不再将Android系统视为核心。这不仅表现在I/O 2023 开发者大会上仅提到一次Android,也在10月4日谷歌最新发布会上提到AI一词的频次远超Android可以窥见。
因此,谷歌拥抱AI的决心看上去不可逆转。相对于技术成熟、生态固化的Android体系,AI才是谷歌未来业绩的想象空间之源。
目前看,谷歌的AI应用仍专注于起家的搜索业务。
谷歌CEO Sundar Pichai在今年7月25日(美国时间)谷歌发布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说,新版搜索引擎“搜索生成体验(SGE)”的进展超出预期,该产品目前正在进行小规模测试。谷歌将继续在新搜索引擎中改进广告格式,并为广告商提供利用生成式AI的工具。
就眼下的现状看,谷歌的AI布局,前景仍未明朗:被视作AI落地不可或缺的硬件——智能终端难以打开局面,靠端侧AI能力,能否成功破局,显然答案尚未浮出水面;软件Android系统在这场逆袭战中,到底能发挥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也没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