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竟然有基金创了历史新高

懒猫的丰收日
富国量化三个月持有,成立3年半了,昨天创了历史新高;张翼飞管的安信平衡增利,股票仓位是65.11%,在今年9月4日创了历史新高;张城源管的华夏新锦绣,净值在国庆节前创了历史新高,今年收益涨了14.09%。

梳理一波创新高的基金,

出乎意料~

昨天市场一片惨淡,却有基金创了历史新高。

富国量化三个月持有,2020年2月25日成立,成立3年半了,昨天创了历史新高。

往前算,

行情是8月初开始跌的,9月以来创新高的主动基金(要求基金成立时间在2022年之前,股票仓位超过50%)还有这些:

1)两只量化对冲基金

方旻(mín)管的“富国量化对冲策略”在昨天创了历史新高,孙蒙管的“华夏安泰对冲策略”在9月28日创了历史新高。

这类基金用的策略其实是一样的,买进股票的同时做空股指期货,对冲掉大盘涨跌的β风险,赚取个股的α收益。

2)11只主动基金

鲍无可是大赢家,旗下的6只基金都在9月19日创了历史新高,今年以来的收益也在16%附近。

缪玮彬、江峰,这两位小盘“人肉量化”基金经理在9月4日也创了历史新高。

张志梅管的“尚正竞争优势”重仓煤炭、白酒、金融、电信运营商,也在9月4日创了历史新高。

比较意外的是这两位,

张翼飞,他管的股债平衡的基金——安信平衡增利,股票仓位是65.11%,在今年9月4日创了历史新高。

张城源,就是去年两波大跌中都“躺平”躲过的基金经理,他管的华夏新锦绣竟然在9月28日也历史新高了,厉害!

3)2只印度基金

是的,2只印度基金在9月11日创了历史新高,印度SENSEX30指数在9月15日也创了历史新高。

01 张翼飞

一直以来,市场给张翼飞贴的标签都是“固收+大神”,他和李君共管的安信稳健增值曾连续28个季度正收益,傲视群雄。

但其实,张翼飞管的基金基本覆盖了整个产品线,从纯债到股债平衡(安信平衡增利股票仓位最高65%),年化波动率也从2%延伸到了14%。

而且不少基金都是张翼飞独立管理,也就是说,股票、债券,包括可转债的投资策略都由他独自决定。

投资方法上,张翼飞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这几个:

一是价值。

在张翼飞看来,对客户最重要的不是产品的收益有多高,而是回撤有多低,只有回撤低,客户才能拿得住,也更容易赚钱。

所以,股票方面,以安信平衡增利为例,买的主要是金融、地产、煤炭、油气等价值股。

可转债方面,以安信目标收益为例,买的主要是银行转债。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基金买了50%+的可转债,但年化波动率却只有2%”的谜团,银行转债的波动率本来就不高。

二是逆向。

张翼飞说,买入一只股票后,他并不介意是不是一直低估,因为他愿意一直拿着,在他看来是持有了一个经营中不断创造价值的企业。

所以,我们看持仓的话,他并不是追热点买的地产、煤炭,2021年上半年行情启动之初他就买了。2018年,还逆势布局过食品饮料,然后在2020年的牛市中卖出。

三是择时。

我们看下安信稳健增值的股票仓位变化,

基金是2015年5月牛市顶部区域成立的,因为位置高,建仓很缓慢,直到2016年二季度熔断底出现后才把仓位拉上去。

2018年上半年、2020年一季度,风险发生时,张翼飞也及时把仓位卸了下来。

2021年二季度后,价值风格崛起,张翼飞则趁机把仓位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对节奏的把握能力蛮强的。

 

02 张城源

张城源过去2年多的表现可以用神乎其神来形容,

去年2次“躺平”躲过了大跌,中间起来的那一次还成功拉了把净值,华夏新锦绣2022年涨了5.65%,同类前2%。

今年不躺了,净值竟然在国庆节前创了历史新高,看今年收益的话,涨了14.09%,也是同类前2%。

更难能可贵的是“躺平”之前,在沪深300指数下跌13%的背景下,基金竟然逆势涨了3%。

一切看着都挺顺风顺水的,张城源是怎么做到的呢?

投资理念上,张城源是偏谨慎的,他认为投资要先追求胜率,控制住下行风险后再向上要收益。

其次,也要远离热门股,之前张城源参与过定增,定增虽然有股价折扣,但也有6个月的限售期。谁也不知道6个月后是个啥情况,那就只能严控基本面、估值降低风险了。

所以,我们看持仓的话,张城源的选股能力还可以。

主要是2021年下半年,当时主要是结构性行情,医药、消费下跌,军工、新能源涨,张城源买了不少券商,虽然没吃上肉,但也逆势喝了口汤。

然后就是2022年了,他通过2次“躺平”精准躲过了下跌。

今年,张城源也有斩获,虽然持仓转向了分散,十大重仓股集中度只有10%+,但选股能力蛮强的,每个季度十大重仓股中都有一半的股票是红的。

总的来说,张城源“选股+择时”的能力都挺强的,这才有了过去2年的优异成绩。

 本文来源:懒猫的丰收日,原文标题:《你敢信?竟然有基金创了历史新高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