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独角兽吃下英美大单

SHEIN成了跨境并购王。

作者 | 黄昱

来自中国的许仰天,正带领着自己一手创办的全球最大快时尚零售商——SHEIN,在国际市场上大手笔“买买买”,短短两个月内,接连“收编”两家欧美时尚大牌,迎来高光时刻。

在8月份收购了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的美国母公司SPARC三分之一股权后,SHEIN又将英国最大的在线时尚零售商之一Missguided收入囊中。

10月30日,英国时尚零售集团星狮集团(Frasers)发布公告,将这一传了很久了收购消息做实,旗下知名品牌Missguided已出售给SHEIN。SHEIN将全面收购Missguided的品牌及其所有知识产权。

根据合作协议,收购Missguided之后,SHEIN将以其柔性供应链体系为该品牌进行生产制造,同时负责品牌线上的销售,而品牌的设计和运营将授权给其与Missguided 创始人成立的合资公司,由该合资公司负责产品的设计和运营。

就在此前一天,SHEIN收购SPARC的后续也来了。SPARC 集团的大股东ABG,宣布与SHEIN达成Forever 21品牌的长期合作协议,该Forever 21 x SHEIN联合品牌,将利用SHEIN的柔性按需生产模式,有效减少库存浪费;其在美国、欧洲部分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市场的线上销售,也将由SHEIN负责。

此外,华尔街见闻了解到,SHEIN对SPARC的收购并不完全是现金交易, SPARC也将拥有SHEIN的少量股份,使得双方的利益更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

除了线上的合作外,SHEIN走向线下的野心也进一步得到落实。 

近期,在位于美国Ontario Mills 购物中心内,SHEIN也落地了第一场在Forever21店内开设的快闪店,四天吸引了超过7000多名消费者,推动Forever21销售同比增长了62%。

此次基于Forever 21的战略合作,标志着SHEIN和ABG在品牌业务上深入协同的落地,也只是一个开始。

ABG 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Jamie Salter 表示,其公司拥有50多个品牌,未来可以和SHEN一起进入家具、家居等品类进行更大范围的合作。

星狮集团也表示,Missguided之外,其与SHEIN也在就其他更多展开讨论。 

国际时尚品牌卖身、与SHEIN深度合作背后,折射的是时尚国际快消品牌的发展困境,同时也受到SHEIN的冲击。

凭借其在服装产业创新的柔性按需供应模式,在发展十年后,SHEIN已经超过Zara和H&M,成为全球最大的快时尚零售商。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SHEIN营收已达227亿美元,利润超过7亿美元。

另据Apptopia的数据,2022年,SHEIN以2.29亿次的全年下载量成为全球购物应用程序下载量第一,甚至力压亚马逊登顶。

面对来势汹汹的SHEIN,ABG 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Jamie Salter 选择缴械投降,他在接受采访时称:“SHEIN正在威胁 Forever 21,如果你不能打败他们,那就加入他们吧”。

资深跨境电商专家林智勇对华尔街见闻表示,传统国际市场品牌虽然在疫情期间加大了线上布局,但因为物流、供应链方面都并不是完全配合线上的,所以线上的布局并没有开展的特别顺利。

正如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秘书长陈韶通所言,这些时尚品牌尤其缺乏创新的供应链以及快速的线上拓展能力,而SHEIN的柔性按需供应链和线上能力、销售网络能赋予全球时尚品牌巨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

而从SHEIN的角度来看,已经在快时尚领域已经做到了第一的位置,将目标瞄准线下,也是它寻求新增长点的一条重要路径。 

林智勇指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全渠道策略是大势所趋,可以进一步提升一家服装品牌的竞争能力,这也是SHEIN长期发展的必然。

这两次收购,将进一步拓展SHEIN的时尚版图,助力其全球化布局。

上海财经大学电商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对华尔街见闻指出,收购原生国外的快时尚品牌,能够进一步加深SHEIN在目标市场消费者心目中原生品牌的印象,有益于增进消费者的信任与好感,同时进一步提升资产价值。

对国际品牌的收购,是SHEIN在全球推进平台化、本地化策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其2025年营收翻番达585亿美元目标的必然路径。

 作为如今全球估值最高的跨境电商独角兽,SHEIN也需要为估值重回高峰而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去年4月一轮融资后,SHEIN的估值曾达到1000亿美元,然而2023年5月的最新一轮融资中,SHEIN估值大幅降为660亿美元。 

当然,在做大的路上狂奔时,SHEIN也面临如何让收购品牌真正成为自身利润增长的助力,而不是只增收不增利。这将更加考验许仰天作为灵魂人物的领导力。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