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债的话题引起市场极大的关注,十年期美债利率一度触及5%,创16年来新高。
11月5日,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做客华尔街见闻,就美债收益率进行深入解读,并就未来美债收益率何去何从,投资者如何把握分享她独到的见解。
以下为华尔街见闻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核心观点:
- 从基本面看,美国通胀宽度在收窄,极端通胀风险下行。
- 本轮美债收益率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交易面,空头交易极度拥挤,一旦平仓就会发生踩踏,收益率下行将非常迅速。
- 短期可能会看到美债收益率呈现一个大“N”字形走势,可能会出现很多极端的定价。
- 对于非美投资者而言,5%的美债收益实际很难实现,因为套保成本很高。
- 中国股票现在性价比不低,但外资风险补偿溢价偏低,因此出现内外资背离现象。
- 中国的名义利率在全球主要国家中偏低,因此名义资产吸引力偏低,但实际利率偏高处于偏高的位置。
- 降低实际利率有三条路径:被动等待、主动突围和风险释放,现在可能在第三条路径上。
- 在十年以上的超长期配置下,黄金比美债更具性价比。
四季度可能看到美债波动放大
10年美债大概有三个相关因素:实际短期利率、通胀预期、期限溢价。实际短期利率加通胀预期就是风险中性利率,可以统称为跟经济相关的因素。
其实10年美债风险中性利率的部分在7月份以来是平稳的,并没有太大的异动,所以7月份以来这一波美债的利率明显回升可能以期限溢价为主,期限溢价可能都是源于一些供需交易层面的一些因素。
经济相关的第一个问题是,美国的通胀风险到底是不是在回落?我觉得美国极端通胀的风险确实是在客观下滑,虽然通胀中枢有提升。
评估极端通胀风险,要看通胀宽度而不是高度,高度指的就是CPI读数,宽度就是CPI细项,它代表的是广义通胀预期的概念,如果所有的科目都在涨,形成极端风险就是加大的。
6月之后美国通胀宽度开始回落,极端通胀的风险开始下降。个别科目依然会造成一些通胀数据的异动,但那是短期跟踪的问题,不是长期判断。
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程度最近几个月也出现了明显的回落。职位空缺率比失业率还没有回到过去的历史的正常区间,但它是在往这个路径上走。
既然美债利率上涨不是经济的问题,那就是交易的问题。
美债现在的空头交易极度的拥挤。CBOT的10年美债净空头仓位,基本上达到历史极高。
也就是说,对于现在短期美债,对于利率上行的押注,仓位已经非常极致。这是有数据以来最高的一次。
上一次这么高是2018年的10月,接下来一旦平仓就会形成踩踏,利率就会下得特别快。
所以我们认为在四季度美债利率的波动率应该是大幅加大,并不是简单地看多和看空。
在这个位置上,短期可能会看到美债利率可能会呈现一个大的N字形走势。十年美债短期再上三四十个BP,我觉得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多头现在仓位很小,可能会出现很多极端的资产价格定位。
所以未来可能会看到美债利率有一个非常大的波动率,它其实是一个风险,因为你并不能判断它是多还是空,它可能是波动率的一个放大,有可能会带来美国回购市场上的短端资金利率的紧张,流动性紧张都是有可能的。
美债收益率对非美投资者“可望而不可及”
对于我们对非美投资者而言,5%的美债收益率看着很爽,但实际上很难拿到。
因为所有非美国家投资者都会面临外汇折算的问题,这其中有汇率套保的成本,减去成本之后的收益再对冲本国的10年国债收益率,如果对冲后的利差依然是正的,才能证明这个收益是能够落袋的。
如果最后是负的,证明这个收益率看得到但吃不到。
现在目前的一个情况是,大部分国家投资者对美债利率都是看得见吃不着,因为现在的汇率套保成本都非常贵。
那么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整个美债利率过高,压低了整体新兴市场风险资产的吸引力,从股和汇两个层面来看,我觉得可能主要有这些影响:
从汇率来看,美国名义利率高,美元指数偏强,中国名义利率在低位,即期资产吸引力下降,对对内外流动最先定价的资产就是汇率,因此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压力较大,货币政策也需要做一些风险的规避。
从股票来看,其实现在我们整个中国的股票性价比不算低,内资的风险补偿溢价(ERP)是在过去 10 年均值位置以上,但外资视角截然不同。因为外资放弃的是10年美债的收益率,要求的ERP更高,这是还没算汇率套保成本的情况下。所以现在从风险补偿溢价的角度来看,外资的ERP现在基本上是在过去10年一个相对低位的水平上,仅次于2015年。
在加入WTO之后,中美经济同周期,基本上我们没有区分过什么内资外资,因为原来外资也不多,也主要是跟随内资。但是在2017、2018年之后,我们开始金融开放,外资开始占我们国内投资一定比例之后,那大家开始关注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因为它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边际的增量资金。
当时外资流动的变化,也是与内资同趋势,但是这个问题在去年发生了改变,内外资的行为不太一样了。
所以其实A股过去一年的这种偏疲惫,特别是过去半年,主要就是这个原因造成。
你如果看到大的行情,那肯定是内外资共振一起来,那个时候才是新一轮比较大的牛市行情的一个起点。
那外资ERP过低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从它公式上看,E(Earning)除P(Price)减掉R(10年美债收益率),要不10年美债收益率下来;要不Earning做上去,就是扩信用,打出通胀预期,留有企业盈利也可以,回报率也上去了;要么就是价格进一步下跌,跌出性价比。
所以可以看到资产的表现,其实也按照这个逻辑在走,就这么几个选项,什么时候这些数字能改变了,可能对整个的A股的这个走势的看法可能才会发生变化。
降低实际利率的三条路径
中国的名义利率在全球主要国家中偏低,因此名义资产吸引力偏低,但实际利率偏高处于偏高的位置。
即期金融市场可能更看的是名义利率,因此实际利率影响不大。对于中长期的企业而言,实际利率偏高,对企业扩张实际上激励是不足的。
美国名义利率较高,但在实际利率层面,美国最近可能刚刚才追上中国。之前其实美国实际利率还挺低的,也就是说美国加息加这么久了,其实刚刚才出现实际利率的回升,这是跟我们的表观体感其实不太一样。
这个背景里面我们去看名义利率位置全球比较低,实际利率位置全球比较高,资产价格的排序就应该是汇率压力最大,其次是权益,最后其实是债市,那跟我们看到的资产价格的表现也基本相同。
从这个路径去看未来中美资产相对互动的大情景,那其实应该是有几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对中国来说,那就是我们被动等待海外名义利率他们自己下来,因为在这个位置上,其实我们的下行风险肯定小于美国,因为我们其实地产地方债的风险已经在出清的路上,海外名义利率下来,那么我们的分位数就上去了了。
第二个就是主动突围,就是无论用科技革命还是用扩信用,最终的结果是通账预期上升了,扩信用成功了,那么就可以做到名义利率回升的同时,实际利率还能回落,因为有通胀预期。这种突围如果一旦成功的话,资产的表现应该是非常积极的,应该是股汇双涨。
代表性的年份就是2017年,美国还在加息过程当中,但是我们通过供应侧改革,包括棚改、货币化之后打出了通胀预期,年初大宗商品价格起来之后整个2017年中国的股汇是双赢的。
第三种情况就是类似于风险释放,也就是没有看到外面下来,同时我们扩信用可能还在路上。通胀预期还没起来的时候,只能用一步一步地降达到实际利率的回落,但这样汇率必然要面临更大的一些风险释放,可能会是股汇双杀的一个格局。
现在我们大概就是在第三条路上,然后再慢慢往第二条路上去切,当然如果第一条路随时出现,可能会让我们第二条路走得更轻松、更从容,政策成本可以节约。
长期黄金更具性价比
十年以上的超常配置可能黄金比美债更好。因为黄金可能在交易的是全球秩序的重构,这个秩序重构本身也是美元和美国的国际地位逐渐走软的过程,国际秩序会越来越的软化。
黄金交易的其实是国际秩序不稳定。如果是短期,可能5年、8年,放在外面去跟外面其他的资产比的话,作为一个无风险收益,美债也是很好。
但如果最长期10年以上的话,从避险角度来讲,黄金依然有它独特的优势,因为它隐含的是全球秩序重构的这一部分。就是原来旧的秩序逐渐瓦解,新的秩序尚难形成这么一个状态。
这种状态上一次就是美超英,大概持续短则20年,长则30年。所以说10年以上看黄金。
------------
双十一期间,华尔街见闻大师课联合市场上一线大咖嘉宾,推出了以FICC体系为核心的一系列大咖会客厅特别直播,涵盖“股债汇商”四大市场并分享对宏观变局的思考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各位用户和投资者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实现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