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上海放大招

上海证券报
计划指出,构建多结构产业基金,完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新引进和培育10家商业航天重点企业,培育5家具备科创板上市条件的硬核企业,扶持一批民营“专精特新”优势企业,实现空间信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11月20日,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拟深入贯彻航天强国、数字中国国家战略,抢抓商业航天发展重要机遇,加快上海市构建面向未来的商业航天发展格局,努力实现空间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中明确,到2025年,上海要新引进和培育10家商业航天重点企业,培育5家具备科创板上市条件的硬核企业,扶持一批民营“专精特新”优势企业,实现空间信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主任孙刚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上海市积极推进航天和空间技术领域的发展,可积极推进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通过政府牵头组织相关政策、项目实施,聚力融合研究所和大学各学科力量,开展创新技术集智攻关,推动商用低轨卫星技术快速迭代更新和民用低轨天地信息科技水平,为解决未来航天产业化难题提供专业技术平台。

培育5家具备科创板上市条件的硬核企业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上海将以商业航天跨越式发展为牵引,围绕卫星制造、运载发射、地面系统设备、空间信息应用和服务等环节,加强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发展,推动空天地信息网络一体化融合。同时,探索星箭一体新模式,构筑技术驱动新格局,建设数智制造新高地,开拓应用示范新场景,引领长三角区域空间信息一体化发展,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行动计划》同时细化了五方面具体目标:

——形成从火箭、卫星、地面站到终端的全覆盖产业链。发展新一代中大型运载火箭、低成本高集成卫星、智能应用终端三大拳头产品。形成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以打造“上海星”“上海箭”为目标,提供卫星研制、运载发射、在轨交付与管理链式服务模式。推动形成地面站、测运控中心、应用终端等自主建设能力。

——增强从技术攻关、平台建设到人才引育的多层次科研力量支撑。开展液氧甲烷动力、可重复火箭垂直起降、海上平台发射、卫星弹性网络通信等关键技术攻关。在空间信息领域,新增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应用技术中心、数据共享中心等创新平台5个以上,加强“引育留用”专业人才、创业团队在沪发展。

——覆盖从治理、经济、生活三大领域、相关重点行业到典型场景的多领域综合示范应用。在三大领域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聚焦空间技术与数据服务在城市、交通、气象、海洋、环境、安全、应急、能源、金融等重点行业的规模应用,拓展生活和消费级应用,形成30个典型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构建从核心主体、两翼集聚到多点多维度的空间布局。围绕闵行上海航天城、浦东卫星互联网科研基地、临港卫星制造集聚区、青浦北斗空间信息应用示范区、松江卫星产业基地等形成“核心主体+东、西两翼”商业航天空间布局。立足各区、各园区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集群,打造8个空间信息产业协同创新特色园区。

——完善从专项资金、产业基金到扶持政策全方位保障的产业生态。构建多结构产业基金,完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新引进和培育10家商业航天重点企业,培育5家具备科创板上市条件的硬核企业,扶持一批民营“专精特新”优势企业,实现空间信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将研制新一代中大型运载火箭并实现首飞

为实现上述目标,《行动计划》提出了4方面16项重点任务。

为做实做强基础能力建设,《行动计划》提出,提升火箭研制发射一体化能力,包括开发性价比高、成熟稳定、具有品牌效应的商业运载火箭,推进商业火箭制造、总装测试基地建设。推进长征六号丙、3.8米直径新一代中大型运载火箭研制并实现首飞等。

同时,上海要提升商业卫星批量化智造能力,提升地面站和终端系统自主能力,提升商业星座设计建设运营能力。

《行动计划》明确,上海要建设国内领先的卫星智能化、标准化、批量化制造基地,建成低成本脉动式卫星批量生产线,为下一阶段互联网、遥感探测等卫星系统建设提供支撑。结合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多星并行测试、整星自动状态监测等智造能力。

上海将推动卫星通信、卫星宽带、手机直连等智能终端研发,形成“场景互通、终端互联”的发展模式。

围绕载人月球车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协同推进核心技术攻关,《行动计划》提出,上海要重点聚焦航天运输系统、卫星平台和载荷、终端产品产业化、星座网络架构和动态接入等关键技术攻关。

其中明确,上海要围绕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载人月球车、地月经济性运输系统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系统研制。

6G成为其中的高频词。《行动计划》提出,针对地面与卫星融合通信的新场景,开展场景智能识别、基于业务无感知的高可靠无缝切换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满足6G空天地一体化系统性能需求、低成本、低功耗的终端芯片及模组,开展6G星地融合卫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等。

推进规模化和创新示范应用

推进规模化和创新示范应用,《行动计划》明确,上海将实施数字化转型示范应用,推动重点行业规模应用,开拓大众消费应用场景,推进手机直连卫星网络等重点任务。其中包括,提供泛在精准时空信息服务,在通信、金融、能源、广电、交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管理、水利、农业、气象等重点行业推进北斗规模应用等。

在持续营造优质产业生态方面,《行动计划》提出,优化“一体两翼”空间布局。其中,“核心主体”将围绕闵行上海航天城打造。“东翼”为卫星科研生产集聚区,将围绕浦东新区卫星互联网研究院、临港微小卫星研制基地布局。“西翼”为产业化特色品牌园区,将围绕青浦长三角数字干线和北斗空间信息应用示范区、松江G60科创走廊和卫星产业基地打造。

《行动计划》还提出,打造商业航天创新模式。发挥央企主力军作用,打造“链主”企业和“头雁效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巩固提升优势民营企业研发和制造能力,扶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

将商业航天纳入整体产业布局

在保障政策方面,上海将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综合保障、加强联动创新、加强人才建设和加强国际合作。

据悉,接下来,上海将引导更多资源向商业航天领域集聚。加强市、区政策联动,将商业航天纳入整体产业布局。研究在卫星批量化、火箭总装测试和终端制造等方面,给予工业用地保障。发挥市、区两级财政资金作用,加大向卫星组网建设、测控服务、发射保险等方面倾斜。

同时,上海将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在沪央企、地方国企推动更多空间信息新载体、新项目落地,开放更多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多元化主体参与空间信息建设和运营。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在产业链供应链、卫星数据应用等方面打造长三角产业生态圈。

在人才方面,上海将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快航天领域学科和专业建设。成立市空间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构建人才“雁阵”格局。

立足上海开放枢纽门户功能,上海将结合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等,在运营服务、技术攻关、应用示范、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打造商业航天国际化窗口。围绕交通运输、精准农业、海洋渔业、资产管理、智慧工地等行业领域,推进空间信息服务的海外规模化应用。

本文作者:宋薇萍 严曦梦,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原文标题:《商业航天,上海放大招》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