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投资论坛|第11届China SIF年会落幕,ESG促进高质量发展成共识

畅聊ESG投资策略

2023年12月5日,第11届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年会(China SIF)在京举行。

本届年会主题为“行稳致远:ESG与高质量发展”。中国责任投资论坛理事长、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表示此次主题有两大含义:一方面ESG的发展可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二者是积极的协同关系;另一方面ESG自身也需要高质量发展。

会上,来自监管、市场和学术界的数十位专家在年会上发表演讲或参与对话,共同探讨了聚焦ESG助力高质量发展、如何促进ESG的高质量发展、ESG投资策略、金融机构如何与公司对话促进转型、信息披露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

 聚焦ESG助力高质量发展

对于聚焦ESG助力高质量发展,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提到ESG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企业ESG经营活动内部化、企业ESG披露报告标准化、企业ESG评价体系系统化和企业ESG价值实现具体化“四化”来逐步建设和推动。而ESG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恰恰能够为我们整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表示,China SIF与COP28同一时间召开很有意义。这次COP28中部分国家提出核能发展的要求,这个重大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在宏观层面进行协调。我们也需要在可再生能源取得巨大进步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并应对这一问题,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局二级巡视员李晓文指出,责任投资是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金融机构通过履行ESG责任和落实信息披露,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良性互动,自身也在加强ESG管理的过程中提高了风控能力,进而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与稳定性。我国已初步形成责任投资生态圈,但仍需在优化政策、完善标准、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等方面协同发力。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指出,近年来中国保险业ESG相关政策制定、理念提升、投资实践、参与国际组织等方面均有积极进展;下一步,保险资管协会将进一步加深行业理解,推动ESG投资指引,加强信息披露与沟通,整合内外部资源,以助力保险资金发展ESG投资,共建ESG生态圈。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亚太区资深总监张顺荣表示,亚太地区在转型标准、气候相关的信息披露及反漂绿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他指出,转型一是要真正落实减排为目标,而不只是通过碳抵消实现碳中和;二是转型金融要落实到机构层面,而不只是项目层面。俞建拖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多个部委都出台了ESG相关的政策举措,如国资委的ESG信息披露指引研究等,促进了ESG投资市场的发展。从整体上看,我们是时候考虑ESG顶层框架,促进跨部委协同,让ESG这一工具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和孟加拉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副主席Shaikh Shamsuddin AHMED表示,孟加拉的监管部门非常重视ESG,正在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加强气候信息披露、设立气候适应基金等,预计不久将发布ESG指引。他还强调,ESG的意识提升和能力建设十分重要。

如何促进ESG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促进ESG的高质量发展,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汪义达指出绿色金融对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资源配置、价格发现、气候风险管理等功能作用。绿色投资应回归价值投资本源,通过完善制度、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ESG投资专业性,绿色股权和权益类投资可将资本引向资金投入量大、具有长期性的绿色低碳领域,进而带动投资机构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商业化应用场景的布局和投入,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价值投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银行业务联席主管Puleng NDJWILI-POTELE表示,负责任银行原则(PRB)签署银行的资产规模占全球银行业总规模的54%,中国是UNEP FI的重要合作伙伴,负责任银行签署银行已达到25家。中资银行在绿色金融、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重要战略上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上体现一致,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进展也值得肯定。

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战略参事Kris NATHANAIL提到,国际证监会组织于2023年7月宣布认可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的新准则,呼吁各司法管辖区执行、应用或了解新准则。各地在实施这些标准时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国际证监会组织已建议ISSB制定实施指南,同时也将实施能力建设计划,协助其成员开展工作。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蔚表示随着可持续投资理念成为全球共识,ESG指数及指数化投资蓬勃发展,全球ESG指数数量已超过5万条。中证指数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ESG指数体系。未来,将继续加强ESG理念的推广和引导,扩大ESG指数化投资,共同构建ESG指数化投资的良性发展生态。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市场创新部副主任韩宁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绿债市场,其中交易商协会注册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已累计发行近万亿元,位居公司信用类绿债市场首位。环境(E)相关的可持续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期待在社会(S)和治理(G)方面推出更多创新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融资需求。

国资委研究中心国际合作研究处负责人戚悦表示,国资委研究中心积极助力央企ESG能力建设,发布了包括《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在内的一系列成果,目前86.8%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已披露ESG相关报告。下一步,研究中心将启动企业社会价值相关课题研究,更全面地支撑央企ESG高质量发展。

南方基金副总经理史博认为,ESG投资整合需要将财务数据与企业ESG表现相结合。然而,ESG数据还未完全标准化,市场激励机制还有待完善,仍然需要各方协力,共同促进ESG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新开发银行(NDB)ESG主管Roman NOVOZHILOV分享了新开发银行整合ESG的三大支柱框架,包括项目审批阶段的ESG评估、项目实施阶段的监测以及发行绿色债券以推动可持续投资。除ESG框架外,内部沟通和员工教育对于金融机构的ESG表现也至关重要。

畅聊ESG投资策略

在本次年会上,多家资管机构高管分享了ESG投资策略。

浦银安盛基金国际业务部副总监俞瑾介绍了浦银安盛基金在ESG领域的投资实践:从建立ESG分析框架,将ESG研究与基本面投资相结合,到发行多只ESG主题基金,并加入国内外相关责任投资组织。浦银安盛基金多年来一直在ESG领域不断前行,探索实践。

挪威养老基金(KLP)负责任投资主管Kiran AZIZ表示,作为长期投资者,KLP看重的是价值创造的长期驱动力。这个思考角度让ESG从合规工具,即问题检查清单,变成价值创造工具。

招商基金ESG权益投资负责人王奇玮,路博迈董事总经理、ESG亚洲市场负责人Charles NGUYEN,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执行院长、校长讲座教授张博辉,数库(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资管产品负责人尹航,瑞士瑞万通博资产管理公司新兴市场权益部ESG分析师陈凤仪就权益投资ESG策略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情况等展开积极讨论。

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可持续投资中国区总经理、中国责任投资论坛理事关睿主持在主旨发言中介绍,作为欧洲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东方汇理一直深耕责任投资,建立了专业的ESG团队和完善的ESG投资体系。在可持续债券投资方面,东方汇理通过GSS团队对发债主体和债券开展投前评估和投后监测。关睿认为,转型债券将是未来可持续债券投资的重要方向。

中国责任投资论坛秘书长、商道融绿副总经理钱强认为,固定收益投资中ESG整合有挑战,也有很大提升空间。钱强分享了商道融绿与投资机构和学术单位的一些合作成果:包括如何在评价发债主体ESG表现时克服数据不足的问题,以及如何将ESG评价应用到信用分析和投资策略之中。

安联保险资管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ESG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一,华夏理财ESG事业部副总经理邓文硕,宏利投资管理可持续投资分析师郭一锦,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客座教授何昊洺围绕债券市场的ESG评级方法、中国债券发行人的评级状况等问题进行讨论分享。

金融机构与公司对话促进转型

金融机构如何与公司对话促进转型?

亚洲研究与参与(ARE)创始人及常务董事Benjamin MCCARRON提出,投资者和银行必须采取紧急和具有变革性的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在这其中,增进对话分享观点,能够为负责任投资增加切实的价值。

施罗德投资管理亚太区ESG咨询与整合主管黄丹祺表示,企业气候风险承诺的目的是为客户保护投资标的,优化投资回报。施罗德作为净零排放资产管理人倡议的创始签署机构,也是提出SBTi承诺的最大的资产管理者,承诺在2040年与巴黎协议规定的1.5度温升对齐,并通过验证。最后,施罗德已在将气候风险尽责管理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并通过工具实时管理进度。

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副秘书长、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办高级研究员饶淑玲,景顺ESG客户策略亚太区总监陈浩扬,易方达基金ESG首席研究员魏亦希,中国水风险(CWR)环境风险主管刘振达围绕机构投资者如何与被投企业进行沟通、促进企业低碳转型展开深入探讨。

信息披露与高质量发展

ESG投资离不开信息披露。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标准主管Harold PAUWELS介绍,GRI已与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EFRAG)发布GRI-ESRS 互通性指数、与IFRS 合作成立可持续创新实验室, 以提升企业披露能力、减轻企业披露负担。此外,GRI新修订的气候变化相关标准目前在公开征询意见,重点关注企业如何在保证公正转型的原则下减碳降耗、披露与巴黎协定的协同性。

商道咨询首席执行官王昕在主旨发言中介绍了企业如何在ESG时代做好可持续信息披露。他对A股和H股上市公司的ESG报告统计数据做了分析,指出上市公司ESG报告数量增长、质量提升,气候信息披露已渐成气候。他也建议上市公司用好ISSB新准则的过渡期,积极探索、量力而行、逐步推进。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部副总经理兼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董善宁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ESG信息披露的最大驱动力仍来自于监管要求。目前人总行直管的21家商业银行中已有17家发布ESG报告,全国亦有142家银行的ESG报告作为有效样本被纳入中国银保传媒相关研究,但相比全国银行总量,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作为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在披露气候相关信息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碳排放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靠性,以及所应用的气候情景未与国际接轨。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