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和绿色低碳,在新年伊始进入了十七个部委制定“数据要素×”行动的决策视野。
据悉,在国家数据局会同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以上两个领域位列十二个重点行业。
什么是数据要素?
一位研究数字经济理论体系的学者告诉华尔街见闻,所谓数据要素是指数据成为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相对于劳动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数据不断渗透、替代原有的生产要素,可以从整体上对传统要素和价值链进行优化整合,在重构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建立新规则和新业态。
“然而目前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数据供给质量不高、流通机制不畅和应用潜力释放不够的问题,制定《行动计划》就是要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
这也被总结为“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气候议题相关的上述两个领域同属关键领域。
数据助力气象服务
华尔街见闻注意到,数据要素×气象服务力求降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支持气象数据与城市规划、重大工程等建设数据深度融合,从源头防范和减轻极端天气和不利气象条件对规划和工程的影响。
因为极端天气已经成为悬于国计民生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国际上,IPCC AR6评估报告指出四类常见的复合极端事件:前期影响型,如前期热浪会诱发后期的强降水;多要素共生型,如极端暖干、暖湿事件;接连发生型,如持续的日间和夜间热浪;空间复合型,如单一因子关联影响了空间上多类型的极端事件。由于复合极端事件造成的影响远大于单个事件单独发生时的影响,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IPCC AR6评估报告指出,1950年以来,复合极端事件在全球多个地区变的更加频繁,包括多个流域内的复合型洪水事件,以及酷热干旱复合事件提供了诱发野火的综合天气条件等。
而在国内,国家消防救援局2019—2022年相关资料统计也显示,国内典型灾害突发事件多发,主要表现为强对流天气、降水、暴雨和天气炎热等,强降水数量居多,区域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预警呈 “七下八上”。4月份和 12月份灾害稳定,东北、江西、中东部区域受灾数量较多,灾发区域季节南北明显,5-8月份处于台风、强降雨和炎热、极端高温灾害事故发生期, 2020年灾量较多,对群众造成生产生活危害或安全健康影响,给社会带来了直接经济损失或深刻影响。
仅以农业为例,农业气象灾害约占全部农业自然灾害的70%之多,且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造成的农业损失也越来越大。根据应急管理部的数据,2022年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12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554人,紧急转移安置242.8万人次;倒塌房屋4.7万间,不同程度损坏79.6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2071.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86.5亿元。
“气象服务的一个痛点就是在于气象数据不能完全开放,因为存在数据安全的问题,另一方面气象领域的某些计算量过大,也导致了现有资源难以匹配,其中尤其以涉及多种因素的极端天气的数据服务为甚。”一位气象工作者告诉华尔街见闻,《行动计划》的根本逻辑在于关注一些数据要素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领域,所以顶层设计者们第一批就将气象服务这个场景纳入了决策重点。
据了解,数据要素×气象服务还包括创新气象数据产品服务,支持金融企业融合应用气象数据,发展天气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和气候投融资新产品,为保险、期货等提供支撑。支持新能源企业降本增效,支持风能、太阳能企业融合应用气象数据,优化选址布局、设备运维、能源调度等。
绿色低碳数据管理
除了气象服务,根据《行动计划》的部署,数据要素价值还将释放在“绿色低碳”气候议题上。
据了解,《行动计划》主要包括五部分二十三条措施。沈竹林将其概括为:把握一条主线、做好三方面保障、实施五大举措,推动十二项行动。其中,十二项行动就是指包括气象服务、绿色低碳在内的十二个聚焦的典型场景,而一条主线是指以推动数据要素高水平应用为主线。
三方面保障是指提升数据供给水平、优化数据流通环境、加强数据安全保障。五大举措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试点示范、推动以赛促用、加强资金支持和加大宣传推广等。
据悉,在绿色低碳方面,该份文件要求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精细化水平,包括加强生态环境公共数据融合创新,支持企业融合应用自有数据、生态环境公共数据等,优化环境风险评估,支撑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设计和绿色信贷服务。
随着国家对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不断完善,政府建立起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可以形成连接公共数据发布端与获取端的中介和载体。这从根本上促进了公共数据的有效流通,实现公共数据作为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随着这种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和企业,产业结构和企业经营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从宏观视角看,公共数据作为高效率生产要素进入市场能够促进原有的生产要素配置结构升级,使之匹配技术进步方向。
同时《行动计划》还要求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制造与能源数据融合创新,推动能源企业与高耗能企业打通订单、排产、用电等数据,支持能耗预测、多能互补、梯度定价等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行动计划》还要求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支持打通关键产品全生产周期的物料、辅料、能源等碳排放数据以及行业碳足迹数据,开展产品碳足迹测算与评价,引导企业节能降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