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收盘后,药明生物发布了在JP Morgan医药大会上的一份PPT,引起市场一片哗然。
药明生物再次激起了投资者的愤怒:“耍我可以,注意次数”。
下调新增项目数仅仅一个月,又公布该数据大增,“扇贝归去来”?
药明生物在盘后悄悄发布的这份PPT披露:2023年公司新增项目132个。并大幅上调2024年预期新增项目数30个,从80个到110个。
(2024年1月版本)
但令市场愤怒的是,仅仅一个月前,药明生物才刚刚公告,公司无法完成此前公布的增长承诺。尤其是对“2023年120个新增项目目标显然过于激进。”
(2023年12月版本)
药明生物在12月的公告中指出,截至23年11月30日,公司全年新增项目数仅仅只有91个。而在24年1月时公告,2023年全年新增132个项目,这意味着12月公司新增41个项目,单月增长数量已经超越23年此前每个季度的增长量(Q1 8个,Q2 38个,Q3 15个 )。
而132个新增项目,还戏剧性的超越120个新增项目数——这个此前公司在12月才刚刚说过过于激进的全年增长目标。
(2023年12月版本)
此前,就在12月公司放出下调全年预期的当天,药明生物放量大跌超过23%,直接带崩整个医药市场。
但这并不是药明生物在2023年内第一次发生闪崩,6月20日,药明生物也出现单日大跌17%。
当日,药明生物CEO在投资者开放日上透露新签项目数,大幅低于去年同期,导致公司股价大跌,同时多家CXO跟跌。
为什么仅仅一个月,业绩就大变脸?
市场此次对于药明生物的质疑集中在,为什么短短一个月,新签项目数就能大变脸?投资者已经对诚信上发出了极大的质疑。
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曾在文章《药明生物带崩CXO,市场担忧的是什么?| 见智研究》中提到,公司认为原定的目标过于激进,且这一情况在3季度末之前就已明确,但公司选择12月初才公告,当中考虑究竟是什么?
药明生物全年设定了120个新增分子的目标,但上半年仅完成46个新订单,大幅低于预期。尽管下半年的订单增长有所恢复,截至3季度末,只有61个分子,到11月30日,总新签订单只达到91个,远未达到目标。
这个情况意味着:
业绩预期的调整应更早发生:药明生物对D阶段业务的下调指引本应在至少第三季度末就进行,但公司延迟了这一调整,可能导致市场对公司透明度和及时性的质疑。
市场对D阶段业务下滑的预期:虽然市场对药明生物D阶段业务的下滑有预期,但公司对此信息的处理方式可能影响了投资者对其未来业绩预测的信心。
但公司在12月初出了不及预期,大幅下调全年展望后,在股价大幅下跌时宣布增持计划。药明生物在12月共进行了11次回购,合计回购3474.60万股,累计回购金额10.05亿港元。
当时市场上已有投资者发出公司打压股价,低价回购赚差价的质疑声音。
如今,仅仅一个月,公司又悄然发布23年全年数据,仅仅12月内就新增41个分子,超过今年内任何一个季度的新增分子数。这种操作让众多投资者惊呼:“扇贝又游回来了?!”
12月初公司才刚刚认为全年无法完成新增分子目标,不到一个月就新增41个分子,难道生物医药客户们都是看到药明生物的“艰难”后主动送温暖吗?
见智研究猜想公司12月的新分子订单来源有可能是两种,一种是药明生物放行了很多质量较低的小单。另一种就是某一类分子需求大幅增加,这最可能的分子应该是ADC。临近年底ADC的火热交易让更多厂商杀入ADC领域,ADC的CDMO需求增长导致新单增加。
但两种猜想也都有被质疑的空间。
对于前者,药明生物已经在12月公告下调了增长预期,本身不存在主观增加低质量订单的动机。即使考虑到底部增持的10亿港币,短期再调高分子增长数目的这个收益对于公司也太小。这一猜想的可能性有限。
对于后者,虽然ADC市场火热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期才开始的趋势,公司不应该无法预料到订单的增加。
对于市场的疑虑,药明生物显然需要对投资者做出更多的说明,回应市场的质疑。
见智研究也在此前文章中提到,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与市场坦诚沟通,及时更新业绩预期,是赢得投资者信任的关键。
不过,这份PPT也显示出了很多行业积极的因素,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情绪在12月出现巨大变化。药明生物美国新签项目占比55%,美国biotech明显恢复;欧洲占比14%;中国占比25%,23上半年新签项目数量下降最明显的是中国,但下半年项目数量比上半年翻三倍。
从种种迹象来看,创新药市场已经处于冬末春初。如果药明生物能够更加详细解释这些订单来源,对于医药投资者来说,更重要的意义是,它将证明创新药市场的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