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要减少对月度货币信贷高频数据的过度关注,多看利率下降、社会融资规模

中国人民银行
央行指出,高质量发展阶段,评判经济发展不只是看经济增速,评判金融支持也不能“唯信贷增量”。要多看利率下降的成效,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说明了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被合理满足。

2月8日,央行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的专栏文章《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全文如下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要不断深化对金融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能力和质效。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推进,要求信贷高质量投放。一方面,新动能贷款持续较快增长,占比稳步提升。2018年以来,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等增速持续高于全部贷款增速。目前,我国各项再贷款工具已实现对“五篇大文章”领域的基本覆盖,将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合理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传统动能贷款增势趋缓,占比逐渐下降。过去几年,我国每年20万亿元新增贷款中,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占了很大比重。随着我国房地产发展模式重大转型、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这两块贷款需求都明显下降。上述两个方面合在一起,虽然总的增速可能较过去有所回落,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是显著提升的。

存量和增量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要更多注重盘活低效存量金融资源。目前,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30万亿元,是每年增量的10倍,需要更加注重处理好总量与结构、存量与增量的关系,盘活低效存量、不良贷款核销、在社会融资总量中持续提升直接融资占比等,这些因素也会对今后信贷和融资增长带来积极影响。比如说,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虽然不体现为贷款增量,但使用金融资源的主体效率提高,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再比如,为维持商业银行稳健经营而加大不良贷款核销,会给贷款增长施加压力,但核销的贷款资金仍对实体经济有支持作用,且已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还比如,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这些新动能领域与直接融资的金融支持模式更为适配,也会对贷款形成良性替代。

要减少对月度货币信贷高频数据的过度关注。我国贷款增量存在比较明显的季节特征。从历年统计数据看,一季度尤其是1月新增贷款会多一些,4 月、7月、10 月则是贷款小月,这些季节性规律主要与银行内外部考核以及融资需求特征有关,要客观看待。比如,我国俗语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不少经营主体都会追求“开门红”,大的项目一般也在年初开工建设,还有年初的春耕备耕,春节前的工资发放,这些都会有季节性影响。为应对疫情冲击,近几年宏观政策“靠前发力”,一季度贷款也进一步增多。应当看到,经济回升向好需要稳定、持续的信贷支持,关键是把握好“度”,平抑不正当竞争、“冲时点”等不合理的信贷投放,而不是改变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正常的季节规律,更好地促进信贷投放节奏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相匹配。

总体看,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合理评价金融支持的力度,要解决好“看什么”的问题。高质量发展阶段,评判经济发展不只是看经济增速,评判金融支持也不能“唯信贷增量”。要多看利率下降的成效,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说明了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被合理满足;要多看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更好反映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的满足程度;要多看涵盖直接融资的社会融资规模,或者拉长时间观察累计增量、余额增速等,更全面看待货币金融条件。下一步,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带动整体利率水平下行,保持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同时,着力提升贷款使用效率,通过部分贷款到期回收后转投更高效率的经营主体、优化新增贷款投向、推动必要的市场化出清,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支撑。

本文来源:央行网站,原文标题:《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