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中国的经济将会如何演绎?龙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主题又将是什么?
2月22日,在一场活动上,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做出了宏观经济展望。
在他看来,节后股市风险偏好上升存在3个线索:其一是消费之前可能被市场低估,1月份的社融数据比市场想象的要好,政策释放出稳定金融市场的信号。
2024年随着名义GDP的回升,他估计企业盈利应该有比较大的概率能够重新回到正增长区间,盈利的修复应该能够带动2024年资产定价环境的修复。
初步确认经济企稳
郭磊认为,从最新的高频数据来看,经济企稳的趋势应该是得到了初步的确认。
此前2023年的年初,随着经济的平稳转段,经济景气度快速回升,一季度的PMI比较高。
而到了2023年二季度,随着积压订单的释放,以及供给的正常化完成,经济的景气度开始下降,PMI开始下行。
第三个阶段是去年三季度,这时候政策开始稳增长,经济在触底之后缓慢的开始回升,PMI数据基本上逐月上行。
2023年四季度,PMI有一个二次回落。背景可能和新一轮发债期间,地方政府的投资相对更为审慎有一定的关系,和房地产的销售投资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关系。
随后在2023年年底政策明显加大了稳增长的力度,包括降息、降准(政策)都开始陆续出来,增发国债也开始落地,PSL重启。
所以到了2024年的1月份,PMI环比企稳,1月份的PMI小幅回升。目前2月份还没有结束,但从最新的高频数据来看过去一年整个经济的表现,经济企稳的趋势应该是得到了初步的确认。
用高频指标所模拟的周度经济情况可以看到,经济的名义增长率在2024年的2月份延续了1月份企稳趋势,而且有进一步的小幅回升。
回顾2023年
这也意味着,2023年四季度一拉经济的二次放缓已经告一段落。这样的经济表现所带来的资本市场的反应是什么样子的?
以万得权益指数当做一个观察坐标。可以看到,2023年下半年以来,整个股票的走势可以完整的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23年3季度,经济在缓慢好转。
无论是PMI指标还是高频数据的模拟,都在逐月回升。但是股市在这个阶段出现调整,整体震荡往下。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全球无风险利率的一个扰动。在2023年3季度,长久期的资产与全球风险利率之间是相对比较典型的负相关的关系。
2023年四季度股票的表现,主要反映基本面的定价。股指的表现基本上跟随着经济指标的走势。
到了2024年年初,经济开始边际企稳,国内利率下行,但在这时候股票市场有一个调整,郭磊理解主要和风险偏好的收缩有一定的关系。
接下来的问题就比较重要,2024年年初这轮风险偏好谨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郭磊认为,可能和三个原因有关。
第一个原因就是,在2023年四季度,启动了一轮地方的化债,从而降低了经济系统性风险。但短期而言,在地方化债期间,一些省市政府支出会有比较明显的约束。
2023年11月份之后,从高频数据来看,石油沥青的开工率有下降,反映地方化债所形成的短期影响,导致市场担心基建投资不足,会带来总需求的不足;以及2023年四季度经济放缓的特征是否会延续。
第二个原因是,对于货币环境的认识。2023年年末,政策强调整个货币供给的节奏,比如信贷要保持平滑,适度平滑整个节奏,要盘活存量,不能一味着只盯着增量,代表着2024年整个货币金融政策的基调。
但由于这种情况在年底和年初很少出现过,所以市场没有“坐标”,即不知道平滑信贷能平滑到哪种程度。
第三是金融防风险的预期,在这个阶段也有升温。
节后风险偏好上升的线索
郭磊也表示,市场在这里可能忽略忽视了一个因素,2024年的春节是第一个正常化的春节。
正常化的春节会有过去的释放,所以看到今年春节整个居民流动的数据,出现了快速的扩张。
在这个背景下,服务类消费,比如说旅游、电影都有不错的数据。
电影票房的数据,和2021年有点像,旅游的数据和2021年也有点像,当然是进一步创新高。
从整个节奏和增速来看,有点接近2021年。这两年有个共同点,都是居民的生活半径有一个补偿性的回升,这个意味着特别是对2024年一季度来说,消费之前可能被市场低估了,这是节后导致风险偏好上升的第一个线索。
第二个线索是,1月份的社融数据比市场想象的要好。春节期间公布的1月份的社融数据同比依然有明显的增长,其中的信贷部分几乎接近于持平。
2023年1月份信贷基数非常高,原本市场没有预期这一块信贷能够打平,以及社融进一步的增长。但实际上这两点都做到了。
在这个背景下,M1的增速出现了反弹,所以1月份的社融环境,依然保持了相对比较积极平稳的状态,这个是带动节后风险偏好回升的第二个逻辑。
第三个线索是政策释放出稳定金融市场的信号。
2024年经济基本面会有改善
2023年名义GDP偏低,是微观上感受有一定压力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无论是企业盈利还是居民预期都是受名义GDP的影响的。2023年名义GDP偏低,两个大的产业链,出口和房地产同时处于调整周期是很重要的一个理由。
中国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制造业的规模超大,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全球的30%,所以出口是中国很庞大的一个产业链体系。
另外就是建筑产业链,就是基建和地产,由于中国在快速的城市化,所以整个地产产业链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从历史上来看,两大产业链很少同时调整。
往2024年去看,郭磊预计出口链条应该会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会好于2023年。
他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出口最好的判断指标,是海外的制造业库存。把中国出口和欧美的库存放在一起,会发现大体是同步的。
也就是海外的经济开始补库存的时候,中国出口就会有扩大。海外经济去库存的时候,出口就会有收缩,两者基本上同步的。
2023年就处于比较典型的海外去库存的时段,这个时候不光是中国出口,2023年的韩国、越南这些制造业经济体,出口也是承压的。
2024年这个情况应该会有好转,从海外库存来看,目前已经处在比较低的位置。
如果说去库存告一段落,他估计2024年的出口应该会回到正增长的区间。
所以这是2024年经济基本面会比2023年有改善的第一个原因。
海外影响除了出口,还有流动性。2024年估计海外会从加息周期向降息周期做一个过渡和转变,如果最终落地,会带来2024年相对有利的第二个条件,就是全球流动性环境有所好转。
2024年地产链的走向?
有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线索,就是广义财政的扩张。
2023年底的高层会议,对于2024年财政这一块有相对比较积极的表述。他估计2024年广义财政会维持相对比较积极的姿态,财政空间也会有所扩张。
广义财政包括几部分,一部分是传统的每年都会确定的赤字率。此外就是地方政府专项债,这两块内容在每年的3月份重要会议时最终确定它的空间。
除此之外,2023年4季度增发了1万亿的国债,如果真正投入使用,基本上也会落在2024年的上半年,是2024年广义财政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除外,广义财政还有另外一个组成部分,就是PSL。
它是央行发行的类财政的工具,这一轮应该主要投入到三大工程的重点项目建设。
目前还只是年初两批的PSL加起来已经到了5000亿,过去两轮比较密集的PSL,比如棚改的时候,年均也就是6000到7000亿,所以5000亿已经是相对非常积极的量,它显示出政策对三大工程的重视。
这一块应该会对整个投资,特别是对地产链形成对冲。
盈利回升有利资产价格
郭磊表示,如果2024年的GDP有改善,对应价格本身也会有改善,两者合起来会带来名义GDP的上升。
他估计2024年会是名义GDP逐步修复的年份,如果拉长一点时间来看,应该是2015年以来第三轮比较系统性的名义GDP的回升周期,有点像2016年以及2020年下半年。
而名义增长会决定企业盈利。回头去看,中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盈利已经连续两年处于负增长区间,股市本质上围绕着企业盈利的企业内的负增长,导致股指的负收益。
2024年随着名义GDP的回升,他估计企业盈利应该有比较大的概率能够重新回到正增长区间,盈利的修复应该能够带动2024年资产定价环境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