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和技术进步对CPI的影响有多大?

天风宏观宋雪涛团队
价格战和技术进步对短期CPI的影响不可忽视,但中长期看,随着行业生态的逐渐稳定,影响会随收入提升而消失,因此CPI的核心依旧是收入和需求。

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收入效应(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产出效应(商品性价比提升)同时影响价格水平,两者孰强孰弱尚未有定论。

技术进步的收入效应是个慢变量,短期不易察觉,但产出效应能迅速带来某些商品供给增加、价格下跌的现象,的确更加常见。

技术进步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行业的成长末期,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但大量厂商已经进入新市场导致行业产能过剩,企业间为争夺市场份额打价格战,商品从高价出现快速回落;第二阶段是在技术成熟期,在经历前期的价格战/技术战后,低效企业退出市场,龙头企业继续推陈出新,旧商品价格平稳下降。(注:CPI衡量的是一篮子商品,旧商品的降价会导致CPI下滑)

手机行业是一个技术进步引发价格下行的典型例子。

2012年前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快速发展,大量厂商涌入智能手机市场,2012年市场就推出了3900多款新机(数据来源虎嗅)。为了抢占市场,各手机厂商纷纷打起了价格战,2012-2013年CPI通信工具的同比增速降幅均在10%以上

手机价格战结束后,受益于通信技术的不断迭代,手机价格依旧长期负增长。2011年以来,在89%的月份中,CPI通信工具同比增速为负,降幅中枢大致在-2%~-3%左右。

技术进步也带来了服务价格的降低。过去10年间,国内手机通信服务价格持续下降,在88%的月份中,CPI通信服务同比负增长

汽车是离今天更近的例子。

2023年,整个新能源产业链出现了产能过剩,上游锂电池成本也出现下滑,为了占据市场份额,新能源车企开始大打价格战。年初在比亚迪秦降价后,主要厂商纷纷跟随,汽车价格下行幅度进一步加深。

CPI交通工具同比增速从2023年初的-1.8%下探至2024年2月的-5.4%,乘联会数据也显示乘用车市场折扣率从2023年初的13.7%升至2024年初的20.3%。

即使经历了激烈的价格战,未来的汽车市场可能也像当年的手机市场一样,由技术进步带来价格的持续小幅平稳负增长。

汽车价格战对CPI的影响并不小。

从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上看,交通和通讯占居民消费支出13.6%,其中交通和通讯分别占比10.3%和3.3%。再往下细分,交通工具占比5%左右,交通工具用燃料占比2-3%。

2024年新一轮汽车价格战又在打响,今年CPI交通工具同比增速可能将低于年初的-5.4%,参考当年手机价格战时的CPI下跌幅度,今年CPI交通工具同比增速可能下滑至-8%左右。

而CPI通信工具(手机)近年来也保持着-2%~-3%左右的下滑,汽车和手机合并起来对CPI同比的负贡献大约为0.45个百分点(图6)。

不只是汽车、手机这些科技类产品,技术进步也提高了粮食、猪肉的生产效率,有利于相关商品价格下降。

比如生猪的集中化养殖,2023年末生猪养殖的规模水平约为68%,比2017年提升了21%,中等规模的生猪规模化养殖成本比散养低9.8%。

总的来看,价格战和技术进步对短期CPI的影响不可忽视。但站在中长期看,产能过剩、内卷、价格战也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必然过程,随着行业生态的逐渐稳定,技术进步对CPI的影响会减弱,同时生产效率提高又能带动经济增长,并创造出新的需求,进而带动CPI的上行。

本文作者:宋雪涛,来源:雪涛宏观笔记,原文标题:《价格战和技术进步对CPI的影响有多大?》

宋雪涛:S1110517090003

孙永乐:S1110523010001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