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租公”太古地产赚麻了

加码内地。

作者 | 曹安浔

编辑 | 周智宇

行业深度调整三年多后,旧有格局和生存法则已大变样,诸多内地房企或忙于求生,或仍在摸索新的发展出路。当此之时,老牌港资地产商太古地产以一份赚得盆满钵满的财报,给内地房企提供了一个转型的参考。

3月14日,太古地产公布2023年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太古地产收入146.7亿港元,同比增长6%;股东应占溢利为26.37亿港元,同比下滑67%

太古地产在财报中表示,股东应占溢利下滑主要原因是投资物业估值下降,以及递延税款影响。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投资物业估值是随着市场冷暖而实时调整的,不足以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水平。

事实上,剔除估值带来的减值影响,太古地产的“收租”生意还是非常赚钱。财报显示,太古地产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115.7亿港元,同比增长33%。

此外,2023年度,太古地产租金收入为135.25亿港元,同比增长10%,这大约占其总营收的九成。

其中,办公楼租金收入为58.35亿港元,同比微降2%;零售物业租金收入为71.43亿港元,同比增长22%。

不仅如此,太古地产还保持着行业内最低一档的负债率,资产负债率为18.71%,净负债率为12.7%。

更难得的是,在大规模进行千亿投资计划之余,太古地产的现金流持续充裕。截至2023年末,太古地产现金余额同比增长11%为50.97亿港元,经营和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

此外,趁着国内零售市场复苏之风,太古地产抓住机遇,实现了内地零售物业租金收入的止跌回升。

2023年,太古地产的内地零售物业租金收入总额同比增加42%,为41.91亿港元,占据了太古地产“收租”生意的半壁江山还多。而且,太古地产大部分在内地的商场零售销售额大幅回升,甚至超越疫情前水平。

其中,北京三里屯太古里2023年的人流量已恢复至2021年的水平,租金收入总额同比增加4%,租用率达94%。

这意味着,曾在地产黄金时代被诟病增长过慢的“包租公”太古地产,正凭借细水长流的“收租”生意,再次穿过行业下行周期,笑看地产风云。

甚至,在内房企乃至新世界发展放慢扩张步伐的过去两年里,太古地产的千亿投资扩张计划落地了约580亿港元。其中,已投入370亿港元的内地,是太古此轮开疆扩土的重兵之地。

这370亿港元除了用于在西安及三亚发展新项目,还会积极扩展上海业务,包括在浦东新区发展两个大型综合发展项目,并引入高端住宅品牌。

太古地产亦积极在大湾区探索新投资机遇,已在深圳发展「居舍系列」豪华酒店,并与福田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而在未来,太古地产将持续推进千亿投资计划,最终实现投放300亿港元在中国香港、500亿港元在内地、200亿港元于住宅买卖项目。

此番逆势加码内地,代表着太古地产对内地投资价值的长期信心。花旗银行也在研报中表示,看好其业绩稳健和租赁收入的增长前景。

太古地产主席白德利指出,内地继续是全球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对太古地产日益重要。目前,太古地产在内地4个城市运营6个国际级项目,另有5个大型新项目正在发展中。目标是,在2032年前将中国内地的总楼面面积增加一倍。

展望未来,太古地产行政总裁彭国邦依然充满信心地表示,香港商场人流及租户销售额将继续增长, 此外,随着内地商场销售额强劲复苏,内地市场将稳定发展。

行业大规模亏损、收缩之际,逆势扩张的太古地产代表了行业向上的力量,也带来了少见的暖意。太古地产更需要抓住这危中有机的关口期,在内地跑马圈地,从而为未来的盈利增长埋下更多的金矿。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