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大厂,还买“国债”?

上海证券报
近期债市表现亮眼,吸引量化大厂纷纷布局国债ETF

以量化多头为主要策略的私募,还会布局“国债”?近日,公募基金年报陆续披露,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去年底,宽投资产、稳博投资等多家百亿级量化私募配置了国债ETF以及国开债ETF。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债券ETF本就具备一定流动性管理的属性,而且去年以来债券市场持续火热,债券ETF不仅不断上新,市场活跃度也显著提升,套利机会较多,因此量化大厂会有所参与。未来伴随ETF市场的加速扩容和创新,不仅是量化策略,私募行业整体也有望成为ETF的重要买手之一。

量化大厂现身债券ETF持有人名单

近日,国泰上证5年期国债ETF发布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稳博戊申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现身其前十大持有人名单,持有份额为30.3万份。与稳博投资旗下产品同时出现在持有人名单的,还有铸锋资产旗下5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凌顶投资旗下两只产品以及量桥投资旗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稳博投资、铸锋资产和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凌顶投资均为百亿级私募,其中稳博投资以量化策略为主,铸锋资产和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凌顶投资则均为兼具主观策略和量化策略的管理人。

无独有偶,另一家百亿级量化私募宽投资产也布局了多只债券ETF。

博时中债0-3年国开行ETF近日发布的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宽投泰升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该基金223.3万份。同期,宽投资产旗下两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还持有华安中债1-5年国开债ETF。

沪上一位百亿级量化私募高管坦言:“国债期货和国债ETF等均为量化策略中常见的交易标的,尤其是去年以来,债券市场表现亮眼,相关ETF备受资金追捧,套利机会较多。而且债券ETF本就具备如货币基金一样的流动性管理功能,叠加去年以来的持续上涨,其配置价值有所提升。”

排排网财富合伙人项目负责人孙恩祥也分析称,百亿级量化私募购买国债ETF背后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是为了扩大规模提升策略容量,管理人会配置多样大类资产。国债ETF作为流动性较高且相对风险较低的标的受到青睐。二是可以增厚收益,量化模型会捕捉行业机会,并通过配置海外市场相关ETF、黄金ETF、国债ETF来进行布局。三是套利策略需求,量化私募可以通过运用国债ETF和国债期货工具实现套利,从而锁定确定性收益。

工具属性备受青睐

事实上,除了量化大厂积极布局国债ETF,私募整体配置ETF的节奏也明显加快。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2023年末,共计368只私募基金现身290只上市公募基金前十大持有人名单,合计持有ETF份额97.17亿份。与此同时,截至3月22日,在今年以来新成立的29只ETF中,有23只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出现了私募机构的身影,合计持有ETF份额8.85亿份。

大成中证A50ETF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截至3月11日,基金前十大持有人中出现了锐天投资、瑷尔德投资和科瑞菲亚资产三家私募的身影。其中,头部量化私募锐天投资旗下产品更是成为大成中证A50ETF第一大持有人,引发市场关注。

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称,私募基金“扫货”ETF主要基于两方面的需求:一是策略层面需求,比如部分量化机构的ETF套利策略或者混合策略需要购买ETF,主观多头策略私募则利用ETF做流动性管理等;二是投资配置需求,近年来ETF市场不断扩容,很多行业主题ETF应运而生,而且ETF费率相对较低,交易灵活,因此私募通过行业主题ETF来捕捉投资机会。

“近两年我们确实配置了一部分ETF,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做流动性管理;二是由于投资范围受限,公司通过ETF投资一些境外优质标的。”某小型私募的市场人士坦言,参照海外市场来看,ETF市场将不断扩容,私募资金有望持续涌入。

部分通道仍存隐忧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码布局ETF的过程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私募应不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切忌沦为通道。

沪上某私募人士向记者透露:“部分私募布局ETF属于通道业务,以满足资金方的要求,而非管理人的主动操作。私募做通道业务不仅可以快速扩大规模,跻身头部梯队,还能收取一定的费用。但在严监管背景下,此种行为存在较大合规风险,同时也会误导投资人。管理人还是应该提高自身管理能力,规范展业。”

沪上一位量化私募人士也向记者坦言:“从公开信息来看,部分量化指增策略私募基金如果买公募指增产品,那么极有可能是通道业务。私募之所以承接这部分通道业务,一方面是对规模的渴求,毕竟现在不管是募资方面还是人才招募方面,管理规模太小的公司很难具备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帮忙’需求,比如话语权较高的渠道会希望通过私募产品进行配置。”

业内人士称,随着行业从量的增长迈向质的发展,私募搭载公募“顺风车”的前提应以投资人利益为先,不断提升投研水平并坚守合规底线,这才是私募管理人长期发展之本。

作者:马嘉悦,来源:上海证券报,原文标题:《量化大厂,还买“国债”?》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