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曹甜
编辑| 颜汐
年报季,上市券商亮出经营底牌。
核心的经纪业务营收、利润普遍缩水;IPO收紧背景下,投行业务营收也大幅下滑。行业逻辑面临重塑,增长焦虑下,各大券商纷纷把目光投至财富管理,其中,买方投顾是重要抓手。
在年报中,各家券商都把财富管理、买方投顾提升至战略高度,但问到规模、复投率、超额收益、投资者盈利比例等指标,大多是避而不谈,目前仅有五六家上市券商披露了具体投顾经营数据。
截至2023年中,共有60家获得券商基金投顾牌照,行业规模接近1500亿元。可以说,三年里,基金投顾经历了拓荒时代。但从0到1的突破很简单,从1到10的增长很难,尤其在过去的一年里,券商基金投顾基本停滞了。
01
虽然百亿也就是明星基金经理管理规模的N分之一,但就基金投顾而言,能做到这个体量的已经称得上头部机构了。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证券是其中的佼佼者。
中金公司没有披露规模数据。一则去年的数据表示:截至2023年8月,中金财富投顾规模大概在200亿元。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最新的规模差不多也就这个数字。
可以说,中金公司投顾业务起步早,并倾注了不少资源,成立了专门的子公司——中金财富,打造一支专门的投顾团队,加上母公司的强力支持,能做出这个成绩顺理成章。
和大V“银行螺丝钉”牵手的东方证券在2023年报中披露:基金投顾业务共推出“悦”系列 和“钉”系列两个产品体系,共 16 只投资组合策略,规模约人民币 143.6 亿元。
2022年底,东方证券基金投顾规模为146亿元,一年间基本没有变化。
过去一年,国泰君安和招商证券规模增长迅猛,其中,国泰君安跻身券商基金投顾百亿俱乐部。
国泰君安证券年报显示:“君享投”投顾业务客户资产保有规模 127.31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22.5%。财富管理业务积极发展“君享投 100”公募基金投顾和“君享投 50”私人订制服务,买方投顾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招商证券年报显示:公司积极发展买方投顾业务,基金投顾业务“e招投”累计签约人数5.86万户,年末产品保有规模46.56亿元,较2022年年末增长76.00%。
高速增长当然不能忽略去年基数比较低的原因。参考头部机构的发展路径,当规模涨到百亿时,普遍遇到瓶颈,未来还能不能保持这个态势存疑。
02
都说基金投顾不能以规模论英雄,复购率、留存率、盈利比例、持有周期才是更合理的考核指标。不过,对于这些数据,券商多少显得有些遮遮掩掩,仅有东方证券和申万宏源证券数披露了部分内容。
东方证券年报显示:投顾的客户留存率 69%,复投率76%。
申万宏源证券公募基金投顾累计签约客户超7万人 ,累计复投率达85%以上,客户平均使用投资顾问服务时间超989天 。
市场下行期,单只权益基金的客户留存率在四五成就不错了,投顾能做到七成的留存率,说明在逆市下,投顾主理人(大V)发挥了改善投资者行为的作用,也正是投顾的价值所在。
03
投顾机构普遍展业于2021年后,一项本来就很难赚钱的业务,又碰上了漫长的震荡市场,生不逢时。
秋收冬藏,苦练内功。理想状态下,当市场不好时,恰恰是投顾该发力的时点。但现实是,基金投顾走向产品化:总部筛选基金,打包成投顾产品,给一线销售摊派指标。
在这个环节中,顾是普遍缺失的,即使有,也是泛泛的、标准化的。投顾又回到了卖产品、堆规模的老路。
可喜的一面是,在这样的行情下,券商投顾能够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还有几家做得可圈可点,留住规模,维持较好的复购率、留存率,成绩来之不易。
焦虑的是,当下基金投顾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投顾费率在0.2%至0.5%之间,具体与投资策略的风险等级和复杂程度有关,券商做投顾总体上“不赚钱交个朋友”,现有规模下的收入尚不足支撑业务开展,这导致机构转型的商业驱动力不足。
目前,投顾客户的人均资产投入较少,长尾客户居多,很多客户在基金投顾上只是试试水。根据国联证券披露的数据:基金投顾总签约客户数30.02万户,授权账户资产规模65.94亿元。这样算来,人均投入约两万元。
从收益维度,偏股型基金投顾大多数都能跑赢沪深300。以国海证券为例,2023 年组合投顾产品平均收益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0.10%。但即使跑赢了沪深300,但大多数投顾账户还是亏损。
谁都知道投顾、财富管理是券商的未来,但仅仅是让机构“用爱发电”,恐怕撑不到能看到未来的那一天。眼下,券商投顾陷入无聊的等待时间,全行业都在等政策春风,或一轮牛市。
END
光述Lightell
记录「大财富管理时代」的好公司和好故事,洞察行业变迁与未来趋势。
本文来源:光述Lightell,作者:曹甜,编辑:颜汐,原标题:《券商投顾,停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