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亿的并购,投资人俩月赚4倍

东四十条资本
B轮投资人在短短两个月后,就已经锁定退出,而且预计将获得超过4倍的收益,这无疑也是近年来的最快退出记录。

130亿交易落地,这次轮到20多家投资机构庆祝了。

前几日,创新药巨头Genmab发布公告称,将以18亿美元(约130亿人民币)全现金形式,收购普方生物(ProfoundBio)。这是自去年底以来,国内第四家被收购的ADC公司。也刷新了此前亘喜生物以12亿美元的价格卖给阿斯利康的记录。

根据公告信息显示,这笔收购将使 Genmab 获得三项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候选药物的全球权利,包括rinatabart sesutecan (Rina-S),以及ProfoundBio的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 (ADC) 技术平台。其中,Rina-S 是一种新型的下一代潜在最佳 Topo1 ADC,针对叶酸受 alpha (FRα) 用于治疗卵巢癌和其他实体瘤。

这项交易已经获得双方董事会的一致批准,预计将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

而在此之前,普方生物获得至少4轮融资,20余家机构投资者参与。特别是在今年2月,普方生物刚刚完成1.12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尽是全球顶级的生物医药赛道的投资机构。随着这次并购交易落地,B轮投资人在短短两个月后,就已经锁定退出,而且预计将获得超过4倍的收益。这无疑也是近年来的最快退出记录。

20多家机构获利退出 B轮投资人2个月赚4倍

先来看看这笔交易的主角普方生物。

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创新药公司,主要从事ADC(抗体偶联药物)开发,这种药物主要用于抗肿瘤领域。三位核心创始人赵柏腾、韩泰熙以及尚晓,均出自ADC先驱Seagen公司。去年12月,这家全球ADC领域的“元老级”企业,被辉瑞以43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

普方生物的CEO赵柏腾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进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药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毕业后,赵柏腾先是进入了默沙东从事药物研究。后又进入Seagen担任药代动力师,这一岗位专门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

在Seagen期间,赵柏腾参与支持多个ADC候选药物的临床前和临床开发,并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上做相关报告,是ADC药物研究的知名专家。

也正是这段工作经历,让他与另外两位创始人韩泰熙和尚晓相识。韩泰熙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在小分子及抗体类药物领域有着近20年的研发经验,此前也曾在Seagen从事药代动力学研究。尚晓则有着20多年的早期研发、CMC工艺和生产经验,曾担任Seagen首席科学家一职,更是赵柏腾的北大师兄。

三人在2018组成“黄金三角”,于西雅图创办了普方生物。2019年,普方生物又在苏州建立了研发中心,成为横跨中美两国的创新药公司。“公司管理层是ADC领域的行业资深人士,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建立起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ADC技术平台,在选择靶点的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充分验证。”红杉中国向我解释团队大获机构欢迎的原因。

从2020年至今年初,普方生物完成4轮融资,获得全球20多家顶级投资注资。被国内读者熟知的险峰旗云、高榕资本、红杉中国、元禾控股、美团龙珠等自不必赘述。活跃在国际舞台的奥博资本(OrbiMed)、Medicxi Ventures等更位列其中。

以奥博资本(OrbiMed)为例,这家创立于1989年的机构,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医疗投资公司之一,其管理净资产总额约170亿美元。去年10月,还完成了43.3亿美元的三支新基金募资,是今年2月普方生物B轮融资时的主要投资方之一。此外,这家机构还投资了昂阔医药、新合新生物医药、安济盛生物等多家中国公司。

而这次并购以18亿美元成交,以上20多家机构回报不菲。从公开信息看,此前轮次的投后估值并未公布,准确的回报数据难以计算。不过据行业博主“越学习越贫穷”估计,今年2月B轮融资,普方生物的投后估值超3亿美金。18亿美元估值是此5倍以上,“所以上轮股东2个月赚410%(扣除本金后)”。

笔者向相关投资方求证此数据,得到的回复是“大致如此”。另一位生物医药赛道的投资人向我强调说,“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卖出这样的价格,实现全员退出,这是令整个行业振奋的结果。”

强强联手,130亿刷新记录

18亿美元确实是个好价钱。

去年底,亘喜生物被阿斯利康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当时有评论说,作为中国Biotech被完全收购的第一个案例,标志着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价值得到了认可。而这次普方生物的收购价格又刷新了亘喜生物的记录。

那么问题来了,Genmab为什么愿意花18亿美元的高价买下普方生物?

Genmab这家公司,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成立于1999年,在ADC领域拥有25年历史。它拥有一系列专有的抗体技术,包括 DuoBody®、HexaBody®、DuoHexaBody® 和 HexElect®。这些技术平台使得公司能够开发出具有独特特性的抗体药物,以满患者的医疗需求。

以公司主导产品达雷妥尤为例,该药物是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标准产品之一。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被授权给了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的子公司杨森制药(Janssen Pharmaceuticals)。2022年,强生公司旗下的达雷妥尤单抗销售额高达80亿美元,同比增长32%,为Genmab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入。

在Genmab的发展历程中,还与普方创始人赵柏腾的老东家Seagen合作开发了抗体偶联药物(ADC)Tivdak(tisotumab vedotin-tftv),这是一种针对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的创新治疗药物。想必在此前与Seagen合作时,Genmab已经关注到普方生物的研究进展。

不过更为关键的原因或许是来自于对叶酸受体α(FRα)靶点的关注。

FRα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潜力靶点。去年12月,艾伯维(AbbVie)以总额达101亿美元收购ImmunoGen,获得其“first-in-class”抗体偶联药物Elahere。这是全球监管机构针对叶酸受体α(FRα)靶点唯一批准的一款药物。

Elahere在上市后,很快用于治疗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等成人患者。据ImmunoGen财报显示,Elahere在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高达1.069亿美元,远超2023年全球总销售额为6200万美元的预测。

而Genmab在普方生物上看到了相似的机会。

普方生物正在开发用于治疗癌症,包括卵巢癌和其他表达FRα的实体瘤。其中已经披露的开发管道Rina-S,是一种新型的、下一代的、潜在的同类最佳Topo1 ADC,目前处于1/2期临床试验的2期。今年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U.S. FDA) 授予 Rina-S 快速通道指定,用于治疗表达 FRα的高级别浆液性或子宫内膜样铂类药物耐药性的卵巢癌患者。

而此次收购将使Genmab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三个临床开发候选药物的权利,包括Rina-S,以及ProfoundBio的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技术平台。

正如 Genmab 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an van de Winkel 博士所说的,“我们相信普方生物的ADC候选药物、专有技术平台和才华横溢的团队将是Genmab的极好补充,我们一起将能够加速开发创新、差异化的抗体疗法,为癌症患者服务。”

显然,Genmab 公司认为,这笔交易是“强强联合”的结果,自己的抗体技术与普方生物公司的平台相结合,将催生出更多的候选药物。

生物医疗退出,期待国内买家身影

Genmab 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说法,也道出了生物医药领域的并购逻辑——技术专利是最主要的收购动因。

据晨壹投资统计,作为全球并购交易率先复苏的行业,生物医药去年的并购交易金额增长了9%,恢复到4100亿美元。而背后的根本原因,除了标的估值锐减外,更大的动力就来自于新“专利悬崖”刺激下产业买家的战略布局。

所谓专利悬崖,是指制药领域所特有的现象:药品专利保护期届满后,其销售额与利润大幅下滑的现象,此种现象如同一道无形的悬崖,令众多原研药品难以逾越。

于是在此刺激下,跨国药企必须持续布局新药。但如今海外巨头70%以上的新研发管线都来自外部收购,于是:辉瑞430亿美元收购Seagen、BMS斥资140亿美元收购Karuna、默沙东108亿美元收购Prometheus……而国内企业除了亘喜生物、普方生物外,信瑞诺医药、葆元医药也被海外MNC收购。

根据专利到期数量统计,新一轮专利悬崖将一直持续到2028年,这意味着对创新药的并购热情还将维持一段时间。相信未来几年,创新药领域还将出现多笔并购交易,普方生物保持的“最高”记录又会很快被刷新。

本文作者:杨博宇,本文来源:东四十条资本,原文标题:《130亿的并购,投资人俩月赚4倍》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