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集体逆转!

上海证券报
2022年,北上广深人口均出现了负增长。而2023年底常住人口数据显示,北上广深分别增长1.5万人、11.56万人、9.29万人、12.83万人。

4月28日发布的《深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1779.01万人,创历史新高;比上年末增加12.83万人,同比增长0.73%,增量位居北上广深之首。

此前,北京、上海、广州陆续披露了2023年底常住人口数据,三者分别增长1.5万人、11.56万人、9.29万人。

常住人口数“重回正轨”

虽然四座一线城市人口全部增长,但各个城市增长背景各不相同。

《北京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长1.5万人,达到2185.8万人。这一增长的大背景是,从2016年到202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已经“六连降”。202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下降了4.3万人。

从2017到2021年,上海常住人口一直小幅上扬,2022年为近几年首次下降。随着社会经济重回正轨,上海不断放宽落户政策。2023年,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了11.56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增长10.54万人。

据了解,2023年上海的人口增量是2015年以来的最大增量,也是自“十三五”规划提出人口长期调控目标后,增量首次超过10万人。

过去,广州和深圳几乎都是人口净流入。2022年广州市常住人口减少超过7万人,这是广州常住人口2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深圳在2022年常住人口减少1.98万人,这是深圳1979年立市以来,人口首次负增长。

在2022年的特殊情况下,广州市统计局曾表示,“外来人口在短时间内的部分回流,造成全市常住人口规模出现阶段性收缩”。不过,至2023年,各地地铁人流数据也都佐证了,外来人口正在加速回流广州。

中心城市“虹吸效应”

事实上,随着落户等政策放宽,除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人口全部正增长外,不少发展势头较好的二线城市,人口增长势头同样不俗。

例如,安徽合肥近年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产兴城、以产聚人。2023年,合肥市常住人口增长了21.9万,位居全国主要城市人口增长第一位,这也是目前唯一一座人口增长超20万的“万亿GDP城市”。

截至2023年末,合肥常住人口达985.3多万,成为当前冲刺人口千万的城市中,距离目标最近的城市。

此外,郑州、杭州、成都等多座省会城市,人口增量也全部超过了10万人。其中,郑州常住人口增长18万人,稳居“北方人口增量第一城”,不仅反超西安成为北方人口增量第一城,在常住人口总量上也首次突破1300万人大关。

至于成都,2023年,成都市常住人口增加13.5万,在20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中,人口增量排名第一。

杭州一直是人口吸引力的第一梯队,2010年到2020年,杭州人口猛增324万人,是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年,杭州常住人口继续增加14.6万人,达到1252.2万人,吸引力不减。

据记者梳理,2023年,西安、昆明的常住人口也都增长了8万人左右。但是,在上述这些省会城市人口净流入的同时,这些省份的全省常住人口很多都呈下降态势,例如陕西,2023年末,陕西全省常住人口实际上减少4万人,四川的全省常住人口减少了6万人。分析人士称,各省省内人口都在向省会城市进一步聚集,省会的“人口首位度”持续提升。

这一趋势也是近年来中国人口流向的大体趋势。此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时,不少专家均指出,中国人口正在向东南沿海省市进一步聚集,从省内城市看,人口则向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聚集。

本文作者:操子怡,来源:上海证券报,原文标题:《北上广深,集体逆转!》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