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又一个超级IPO诞生了

下半场要靠自己。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周智宇

等待多时,由吉利创始人李书福亲自挂帅、承载着吉利新能源野心的极氪,终于敲响了资本市场的大门。

美东时间5月10日,极氪敲响了纽交所的钟声,正式挂牌上市。极氪股价盘中一度较发行价上涨40%,最终当日收涨34.57%。5月13日极氪股价涨势延续,收盘涨2.76%,市值进一步逼近小鹏汽车。

这是过去四年里造车界少有的一单“超级IPO”。

继2020年蔚小理齐聚美股,已有四年没有中国造车新势力成功登陆美股;零跑在2022年短暂抓住港股上市窗口期,融资金额也不及预期;包括广汽埃安、岚图、阿维塔等“创二代”则还在努力突围,以借着上市实现龙门一跃。

极氪上市则抓住了一个不错的时机,市场情绪正在回暖。摩根大通在研报中指出,预计5、6月乘用车需求或销售会回到趋势性水平,汽车股或能有积极表现。

李书福也在极氪IPO当中再次展现其高超的资本运作能力。

极氪上市时流通股占比极低,仅7.2%,远低于小鹏、蔚来上市时60%的水平。股东大幅认购,进一步导致流通股比进一步下降,但却有利于其股价管理,其在上市头两个交易日的换手率分别达55.47%、25.35%,远高于蔚小理上市初期(最高3.6%)水平。

加上极氪IPO估值下调,较前一轮“打四折”的吸引力(去年2月A轮融资时估值130亿美元),以及“绿鞋机制”护航。一套组合拳下来,让极氪在上市初期能够有不错走势。

估值折价、募资减少、降低流通股份,都挡不住极氪勇闯二级市场的心。

作为吉利的一号工程,极氪原本只是领克旗下的一个纯电部门,品牌独立后李书福和安聪慧亲自带队、吉利系的资源迅速倾斜,直到如今上市,用时短短37个月,由此成为目前最快IPO的新势力。而这,也是几经权衡作出的抉择。

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大洗牌、大整合时期,想要在技术、价格的激烈竞争当中“活下来”,场内玩家都需要进一步投入,强化自身竞争力。

然而资本市场对新能源车企的态度已不如两三年前热络,一级市场融资不再轻松,“车企创二代”又对母公司造成资金压力。

有机构人士指出,2023年的汽车行业环境,就已经不支持超过百亿美元的估值了。作为参照,最早登陆美股的蔚小理,去年的市值已经较各自巅峰位置跌去了50-90%。

显然,新能源车企的估值逻辑发生巨大变化,即使是行业优质企业,也得承受“流血上市”的代价。

极氪CEO安聪慧坦言,“这次发行规模确实小了点,但在过去几年已经是全球汽车企业中是最大的了”。知情人士透露,极氪最终的IPO定价和估值,已好于春节期间与投资人交流时的情况。

极氪此时上市也是从吉利控股整体战略规划出发,李书福不想再等下去了。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极氪的净亏损从45.14亿扩大至82.64亿,2023财年的资产负债率已达到132%,显著高于同期蔚小理(小鹏57%、理想58%、蔚来75%)。研发方面的投入高速增长,从31.6亿飙升至去年的83.69亿,累计消耗近170亿元。

研发投入的逐年加码,投射出的是正在市场尽力拼杀的极氪。随着小米、问界、理想等新势力品牌在20万元以上市场刀光剑影、加速攻城略地,同价位段的极氪需要拿出更有杀伤力和破解同质化的产品来应战,今明两年它还要挑战23万、65万台的销售目标,这无疑都将耗费更多粮草。

从现金流状况看,2021-2023年,极氪在手现金一直徘徊在40亿元上下,其主要资金来源,除业务运营,来自于控股股东的财务支持、银行借贷和股权融资活动。

去年,吉利控股还多次减持沃尔沃汽车股份,称交易所得资金将用于支持公司旗下品牌发展。

极氪必须得更加“自立”,打开新的融资渠道减轻吉利的包袱。在继续苦熬和“自降身价”之间,极氪选择了后者,决定用资本力量加速发展。安聪慧也直言,这次IPO是战略性的。

极氪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资金的约45%将用于研发纯电动车技术与扩大产品组合;约45%将用于销售和营销,以及扩大服务与充电网络;剩下10%将用于日常运营。

当然,得到李书福偏爱的极氪底子不差。去年销量达到11.9万台,带动吉利汽车去年新能源车销量突破48万辆,占总销量的28.7%。在价格战大背景下,其去年毛利率仍达到了15%,仅次于特斯拉和理想。

在纽交所挂牌后,借着吉利从销售渠道、海外研发中心到智能化的布局,极氪站在母公司多年运筹的全球市场资源和积累上,有希望继续打开一个新局面,提高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这也是其下一阶段释放销量、扭亏为盈的重头戏。

IPO不过是极氪成长路上的一个注脚,对吉利而言却是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大众集团”、夺回“自主一哥”的关键牌。

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后,极氪的发展被按下快捷键,作为一家上市的公众公司,为股东、用户负责,靠着自己的产品,成长为吉利的“奥迪”或“保时捷”,同时以更加独立的姿态,与特斯拉等行业巨头在全球舞台里角逐。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