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改口”:尽管长期乐观,短期对铜谨慎,小心2021年二季度重演

2021年第一季度铜价暴涨20%后,3月开始需求出现负反馈,5月底铜价从10240美元/吨回调9%,随后铜价走上了一条更温和、可持续的上涨之路。

近期“铜博士”持续疯涨,伦铜期货一度站上11000美元,周一A股有色金属板块大涨,北方铜业触及涨停,飞南资源、云南铜业等纷纷跟涨。

然而就在铜价狂飙之际,“大宗商品旗手”高盛表示,尽管对铜价展望保持乐观积极,但近期市场订单显示,短期内需要谨慎,高价正在抑制需求,警惕基本面与价格预期的分歧。

高盛表示,最新订单调查显示铜需求超预期疲软,随着铜价飙升,需求有所放缓,从4月开始在5月进一步加剧,主要是订单延迟和规模收缩。

高盛认为,当下的情景可能类似于2021年第二季度,过高的铜价或有所回调,才能走上了一条更加温和、可持续的上涨之路。

当下可能出现类似2021年的回调

高盛表示,最新订单调查显示铜需求超预期疲软:

尽管最新月度订单调查显示,大宗商品需求总体已经稳定,但金属领域(尤其是铜和铝),特别是铜的疲软,出乎负面预料。这种恶化是对金属价格迅速飙升的反应,从4月开始在5月进一步加剧,主要是订单延迟和规模收缩。

基于生产商的反馈,变化并非发生在诸如新能源等绿色领域,而是来自传统终端市场,包括与电网相关的、五金、消费电子、中低压电力电缆的铜需求。

当下的情景可能类似于2021年第二季度,高盛表示:

2021年第一季度铜价暴涨20%之后,负面反馈从3月开始,并在第二季度的大部分时间里加剧。

5月底铜价从10240美元/吨的峰值开始回调9%后,情况有所缓解,铜价走上了一条更加温和、可持续的上涨之路。

有人可能会说2024年的许多情况都有所不同,然而在我们看来,基本面是投资图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产商订单下滑、供应链库存增加、废铜供给增加

高盛调查统计显示,生产商订单下降、供应链库存增加,为金属价格冲击需求提供了额外的细节和数据。

在供应方面,中国精炼铜和废铜价格之间的差距扩大,已刺激废铜替代供给的释放,冶炼厂为缓解精矿市场紧缺而增加了废料投入。

首先是铜产品生产商订单下滑,高盛表示,自4月初以来,中国铜和铝价格在3月份上涨了8-10%之后,大多数制造商、实物交易商和下游用户看到了订单下滑。

一家主要铜材生产商表示,5月和4月的订单环比下滑,高金属价格带来的吸收压力使较小同业完全失去订单,电网订单也走弱,客户出现从铜材向铝或不锈钢替代。

一家主要的铜电缆生产商,由于5月份的高定价,订单环比和同比均下降了30%,在4月份收缩了15%之后,制造商已开始调整生产以满足需求。

一位主要的铜材制造商和贸易商,5月份的铜需求环比、同比均下降,主要是由于高价格和废铜使用量的增加。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相关的电线以及电缆产品因高价格和疲软的需求而同比下降了20%。在高价格下,废铜产量增加,预计环比增长了20%。

同时,随着废铜替代需求增加,精炼铜库存增加:

—位铜行业顾问表示,由于高定价和废铜替代品的增加,5月份精炼铜需求进一步恶化。铜制造商的利用率环比下降了2%。铜社会库存、冶炼厂的金属库存、半成品到成品库存,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普遍对来说是较高的。最近几周,精炼铜的社会库存增加了18千吨,达到77.2万吨,是一年前水平的两倍。

截至4月底,中国冶炼厂的精炼铜库存为80千吨,与去年相比,环比异常增加了30千吨,几乎是一年前的两倍,意味着市场盈余2.8%,不过5月份库存并没有进一步大幅增加。

根据生产商的评论,由于营运资金的限制铜的制成品库存大多处于正常水平,电线和电缆这一较弱的细分市场,在3月和4月库存缓慢上升,但截至4月底仍处于正常范围。

尽管精矿市场更为紧张,高盛预计,中国冶炼厂4月/5月的月度废铜消费量比今年年初增加了40-50千吨,这是由于精炼铜和废铜之间的价格差距扩大所驱动的。历史数据表明,冶炼厂废料消费的高水平可能会持续6-9个月。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