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价格上涨,会向下传导?

今年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相继步入上行通道。

今年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相继步入上行通道。

年初以来CRB商品价格指数累计上涨12%。一季度先是中东紧张局势的发酵,引发市场对于原油供给趋紧的担忧,布油价格攀升至90美元,能源表现强于工业金属。

随后以铜为代表的工业金属迎来一轮强势追赶,而国际油价和农产品则呈现横盘整理甚至下跌的趋势。

国内方面,南华工业品指数自4月开始走强,至今上涨近9%,与海外市场形成共振。

本轮大宗商品上涨初期主要交易美联储的降息预期,随着美联储降息时间表不断推迟,大宗商品走势偏强。

此后PMI等数据公布后,对全球经济增长和制造业景气度的预期改善,又成为工业金属的支撑。

从国内商品的走势来看,主要受黑色、有色、能化商品价格上涨带动。4月以来,南华铁矿石指数涨23%,有色金属指数涨15%,焦煤涨15%,纯碱指数涨34%,PVC指数涨9%。A股市场炒作了一轮涨价逻辑,年初至今煤炭、有色、石化指数累计涨幅均超过10%。

背后主要是受到地产政策放松以及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的刺激,对地产和基建类投资需求构成一定刺激。

在上游价格上涨的氛围当中,实际的消费品价格仍处于温和回暖的过程中,而除了猪肉价格外,蛋奶、水果、粮食等食品价格均保持平稳或有所回落。

基于近期上涨的品种来看,主要还是受到海外定价商品涨价的带动,内外需的修复存在一定差异。

另从消费端看,呈现豪华品牌降价,大众消费品价格更坚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