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全面盈利!猪价,涨破重要关口!

证券时报e公司
现货市场上,近期猪价延续偏强走势,国内部分区域价格已涨破17元/公斤。

今年3月起,国内生猪价格持续震荡偏强,周期回暖走势明显。

伴随猪价上行,在养殖成本下降的基础上,养殖端逐步走出持续多时的亏损局面,当前不仅自繁自养全面步入盈利区间,仔猪育肥也跟随生猪价格实现了盈利提升。

部分区域猪价涨破17元/公斤

在前期震荡上行走势后,5月29日,国内期货市场上生猪期货主力合约收跌,报于18000元/吨下方。但现货市场上,近期猪价延续偏强走势,国内部分区域价格已涨破17元/公斤。

上海钢联数据显示,自5月10日以来,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且近一周猪价上涨态势明显。截至5月28日,较10日前价格相比,东北区域上涨3.07元/公斤至3.45元/公斤,华北区域上涨2.54元/公斤至2.77元/公斤,华东区域上涨2.06元/公斤至2.72元/公斤,华中区域上涨2.18元/公斤至2.59元/公斤,华南区域上涨2.05元/公斤至2.13元/公斤,西南区域上涨1.8元/公斤至1.94元/公斤,其中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区域涨幅较为突出。

“推动此轮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去年四季度疫病对产能影响开始逐步兑现。今年三季度生猪供应预期偏紧,且散户空栏率较高,对三季度行情预期较好。”上海钢联生猪分析师袁春兰称,强预期下,本月内二次育肥入场明显增量,尤其东北、山东、河北和河南地区尤其突出,二次育肥入场增多,截留部分标猪猪源,导致屠宰场收购难度增加,被动提价收购,且养殖场看涨情绪持续,企业同步挺价推涨,综合助推猪价上涨。

不仅生猪出栏价格提升,进入2024年后,7公斤仔猪及50公斤二元母猪价格也呈现震荡上涨走势。

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17日,全国7公斤仔猪交易均价为564.44元/头,较年初上涨194.55%,全国50公斤二元后备母猪交易均价为1675元/头,较年初上涨13.2%。

卓创资讯分析师邵瞧瞧分析,仔猪及二元母猪价格上涨,主因是2023年下半年猪病造成的产能被动去化,其中北方市场去化略为明显,近期亦出现“南猪北养”的局面,部分南方主产区的仔猪及二次育肥猪源均有调往山东、河北、河南等区域。

卓创资讯监测的166家样本企业数据显示,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9个月呈现下滑趋势,根据生猪生长周期,对应2024年4—11月份生猪理论出栏量或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叠加猪价上涨带动,仔猪及二元母猪补栏积极性提升,种仔猪价格震荡上涨。

养殖端盈利水平逐步扩大

生猪价格整体回暖的同时,养殖端成本却在下降。

采访中袁春兰介绍,影响生猪养殖成本因素众多,从生猪养殖成本的占比来看,饲料成本、仔猪成本以及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最大,饲料成本占比约为56%、仔猪成本占比约为20%、人工成本占比约为20%。不同主体生猪养殖成本差异较大,按照当前饲料成本、养殖效率平均水平,目前生猪养殖成本在12.5元/公斤至17元/公斤。

当前市场价格下,养殖端已全面步入盈利区间。

据上海钢联农产品数据监测,截至5月29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7.57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19元/公斤,最低价云南16.57元/公斤,最高价山东18.12元/公斤。5月28日,自繁自养利润为388.48元/头,外购仔猪利润为519.67元/头,随着猪价的持续上涨,养殖场利润较为可观,当前利润水平处于当前年内最高。

邵瞧瞧也表示,能繁母猪的持续去化,带动仔猪及二元母猪价格及销量上涨,而饲料价格持续下滑,双重因素带动养殖行业盈利好转。

卓创资讯调研数据也显示,截至2024年5月上旬,样本企业中大猪料价格为3050元/吨至3150元/吨,较年初下滑6.15%左右。饲料价格下滑带来养殖端育肥成本的降低,亦增加仔猪及二元母猪补栏积极性。3月至4月份卓创资讯监测样本企业50公斤二元后备母猪销量分别环比提升35.33%、13.58%,成为2024年销量高点。

受饲料成本下滑以及猪价上涨影响,养殖行业头均理论自繁自养盈利涨幅明显。

据监测,2024年3月15日自繁自养盈利由负转正,此后自繁自养开始出现一路上涨态势。截至5月22日,5月份生猪理论自繁自养盈利均值为156.01元/头,环比增加44.96元/头,涨幅40.49%,同比涨幅202.96%。部分散户春节后头均盈利超200元/头,二次育肥者上半年均有阶段性盈利,养殖行业盈利水平逐步乐观。

猪价提前上涨 行业现谨慎预期

“目前国内高价区猪价破18元/公斤,多集中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前期猪病影响区域,也是今年二育主要进场区域。近日二育量有所回落,不排除从西南、西北等低价区调入部分二育猪来进行补栏,但整体随着猪价的上涨,二育氛围有所下降。”对于猪价走势,上海钢联生猪分析师鄢美玲认为,端午节前散户及集团场情绪较高,其出栏节奏对短期猪价产生一定影响,在高价区上涨至18元/公斤的行情下,部分养殖场出栏意愿有所松动,预计端午前或有一波体量出栏赶端午行情,预计猪价或短暂回调后再继续上涨。

2024年全年,猪价走势或呈现先涨后跌的态势,由于年后宏观资金进入,市场看涨情绪提前,在行业普遍认可8月为年度高点的一致性下,不排除今年高点或提前。

卓创资讯分析师姜艺旋也表示,随着仔猪价格的不断上行,补栏成本提升,而6月份可能面临的是二次育肥猪源的出栏增多,生猪价格涨幅受限,仔猪育肥盈利或存下滑可能。

从销售收入角度而言,6月仍为常规消费淡季,天气炎热,终端需求难有起色,屠宰企业鲜销以及冻品库存情况或仍较差,需求难以对生猪价格及养殖收入形成长久支撑。从供应方面来看,虽2023年四季度产能受损对当下生猪出栏量有小幅影响,但是5月养殖端压栏以及二育热度较高,带动生猪价格提前上涨,造成供应后置,亦或限制6月生猪价格上涨幅度,因此生猪销售收入增幅或不明显。

“从养殖成本角度而言,受到去年四季度猪病影响,加之亏损导致散户产能去化较大,近期生猪存栏量下滑幅度较大,饲料需求短期或难有改善,饲料价格或维持主线稳定状态,对6月饲养成本影响或有限。但6月出栏生猪对应2023年12月到2024年1月份补栏的仔猪,仔猪价格在1月受产能去化影响,供应收紧,实现较大幅度上涨,生猪养殖成本增加,对仔猪育肥盈利有较强的向下拖累作用。”她表示。

国泰君安期货认为,根据能繁母猪变化推演,未来半年内供应总量逐步下降,供应压力同比整体较小,驱动市场集中调整出栏节奏。从需求角度来看,当前仍为季节性消费淡季,鲜肉需求呈现逐步恢复趋势,需求弹性依然较差。

国信期货分析,5月生猪现货市场震荡上涨,下半月涨势明显加速,全国均价一举突破16元的心理关口,生猪供应减量及二育推动是猪价上涨的关键,根据能繁母猪及仔猪出数据来看,二季度末及三季度是国内肉猪理论出栏量缩减的关键兑现期,预计后期供应压力将有所减轻,现货整体有一定上行概率,但同时需要关注行业在看涨预期下的压栏及二育行为对行情波动节奏的影响。

本文作者:赵黎昀,来源:证券时报,原文标题:《生猪养殖全面盈利!猪价,涨破重要关口!》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