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再试AI硬件:用收购补充团队、两条产品线共发力

36氪
内部分为O线和D线两条产品线,D线的重点将放在带有AI能力的可穿戴设备上,而O线当下的重点则是研究手持类AI硬件设备。

字节跳动正在AI领域倾注极大力量,除了在大模型应用等软件侧发力,其对AI+硬件的探索也未曾停止。

36氪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字节AI硬件方向的探索,在内部分为两条产品线:

一条产品线代号为“D线”,负责人为李浩乾,其为OWS(Open Wearable Stereo,开放式可穿戴立体声耳机)耳机品牌Oladance创始人。不久前,字节收购了这一品牌。

目前,Oladance团队正在融合进字节体系,整体归在字节跳动移动OS中台业务部下,李浩乾向邹伟汇报——邹伟曾经为锤子手机的软件负责人,在锤子手机被收购后加入字节,曾经是字节Smartisan OS的负责人。 

另一条产品线为O线,负责人也是字节曾收购公司的创始人,其向字节跳动技术副总裁洪定坤汇报。

36 氪向字节方面求证,豆包相关负责人表示:

1、豆包业务正在探索与智能可穿戴设备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自然和便捷的交互体验。同时,我们也会把豆包能力开放给各种硬件厂商,希望能够为硬件厂商和豆包大模型/豆包AI助手的合作提供设计参考;

2、组织人事及相关汇报信息不实。

36氪了解到,O线是一个跨组织的团队,不仅承担起字节AI硬件的探索工作,其和字节的AI应用团队Flow也有紧密合作关系。事实上,O线早在疫情期间就已成立,承载着字节高管对硬件终端探索的期待。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36氪,字节高层重点参考了微软的产品思路和业务体系,产品布局也颇有相似之处——微软在底层的消费级硬件产品有个人电脑,而到软件层面,建立了从Windows系统、到Teams等办公协作软件的“全家桶式”生态;

类比下来,字节体系的O线,对应面向To C的硬件入口,而字节旗下的办公协作软件飞书,则对应微软的Teams。 

据36氪了解,从品类来看,字节在AI硬件的探索上目前分为两大类:

其中,D线的重点将放在带有AI能力的可穿戴设备上,延续此前Oladance团队在耳机上的经验——李浩乾在创业前曾经是耳机厂商BOSE高管;而O线当下的重点则是研究手持类AI硬件设备。 

此前曾有媒体消息称,Oladance团队后续将探索和此前Pico类似的头显产品。不过36氪经求证发现,这一消息不实。 

尽管手持类设备并没有成型的形态,但36氪获悉,字节跳动在O项目开始之时,曾尝试与小米、金立等厂商寻求合作,但并未谈拢。 一位知情人士称,O线未来也将寻求多个场景中的落地,其中或许包括教育。 

有接近这两项目的知情人士告诉36氪,张一鸣对于AI硬件的探索保持高度关注。此外,36 氪了解到,为了补充团队核心力量,字节近期正在密切关注手机行业的候选人。

行业对AI硬件的探索热情,源于PC、手机称霸多年后,如今正面临创新与出货量的双重瓶颈,亟待探索下一代通用计算设备的新形态。

字节虽在应用领域负有盛名,但其在硬件的探索并不成功,过往来看:

2019年,字节宣布收购锤子手机,并推出了坚果手机、TNT显示器套件等产品;

2020年,字节又成立“大力教育”品牌,开始布局教育场景台灯产品,并且在锤子手机探索两年无果后,字节很快宣布放弃手机品类的研发,将原锤子团队并入教育硬件团队;

2021 年,字节又高调以90亿元收购头显厂商 Pico,但不到两年,Pico OS团队被整体并进字节跳动产品研发和工程架构中台,市场、游戏、视频部门出现大裁员。

对字节来说,此轮再试水全新的AI硬件研发,不仅仅是产品形态本身的变革,本质上更勾连着交互方式(新的操作系统)、内容获取方式(从APP到AI Agent)的大变革。

而对于字节来说,此前不管是在锤子手机、大力教育硬件、Pico,都储备了一定的硬件项目管理认知,也有交互操作系统的经验储备。

不过,后续字节如何在AI硬件上取胜,还考验着他们对于硬件方向的投入意愿、耐心、以及软硬件结合的能力。

本文作者:邱晓芬、邓咏仪,本文来源:36氪,原文标题:《字节再试AI硬件:用收购补充团队、两条产品线共发力》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