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苹果云端处理数据也保护隐私,虚拟黑盒、机密计算、自研高端芯片都上场

硬AI
6月10日苹果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或揭秘这一计划,将允许苹果把更多AI功能集成到硬件产品中,并将端侧AI负荷卸载到云服务器上,改善硬件产品的AI功能、处理能力、内存和电池寿命。为此,苹果自研的云服务器芯片将通过引入机密计算技术和安全区域来打造数据安全屏障。

本文作者:杜玉

来源:硬AI

5月29日周三,有媒体援引四位曾参与相关项目的苹果前员工透露,苹果计划在其服务器的一个虚拟黑匣子中处理来自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数据,就连公司员工都无法访问这些数据,以期在云端处理部分AI功能、减轻个人设备在处理端侧AI负荷的同时,继续保护数据安全与隐私

这些与AI有关的重磅消息,可能在6月10日苹果的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首日被揭秘。苹果周三午盘涨0.9%,股价接近年内高位。

华尔街见闻曾提到,苹果据悉正在开发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自研芯片,项目内部代号为ACDC。该芯片可能会专注于运行AI模型(即推理),而非训练AI模型,后者或仍由英伟达的产品主导。

最新报道称,ACDC项目全称为“数据中心的苹果芯片”(Apple Chips in Data Centers),这个项目会确保前述虚拟黑匣子来处理AI相关的个人数据。虚拟黑匣子的方法在概念上类似于计算机行业的“机密计算”(confidential computing),在处理数据时也确保数据是保密状态。

知情人士称,苹果的机密计算技术将利用最初为Mac电脑设计的高端自研芯片,比竞争对手英特尔和AMD的芯片更能保护数据安全。通过自研芯片,苹果也能借此控制其服务器上的硬件和软件,比谷歌、OpenAI等在云端处理AI数据但依赖非自研芯片的对手拥有更多安全优势。

据悉,苹果打算通过上述虚拟黑匣子的方法,来宣传在其服务器上处理个人数据,与在iPhone端侧本地处理个人数据一样私密。

有网友评论称,也许苹果logo会变成一把小锁来强调这种“AI时代的安全性”。

这可以允许苹果未来将更多AI功能集成到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混合现实头显等硬件产品中,并在自研的云服务器上运行一部分AI功能和数据处理,不再受到用户手中硬件产品本身的处理能力、计算内存和电池寿命等物理限制,同时也不会威胁对用户数据保密的长期承诺。

例如,苹果可穿戴设备的AI数据处理能力会因此被转移到云服务器上,可以令头显设备和智能眼镜等更轻便,而不需要在设备上为耗电的处理器配置大型电池和冷却风扇了。

再比如,照片标记和文件索引等机器学习任务可以从iPhone端侧移交给云服务器,以提高手机的运行速度和电池寿命,甚至手机上照片与视频的生成式AI功能也会得到改善。

华尔街见闻还曾提到,这些做法都标志着苹果对待AI态度的转变。多年来,苹果一直优先考虑端侧AI,将用户数据在本地设备中通过边缘计算来处理,并视其为确保安全和隐私的更好方式。

但通过ACDC自研服务器芯片项目,苹果云服务器中的组件将能通过“安全区域”(Secure Enclave)这一物理方式来保护用户隐私,也就是将云端AI相关的数据同安全漏洞隔离。

“安全区域”硬件技术早在2013年便发布,用于储存iPhone 5S指纹传感器捕获的用户生物特征数据,采用的方式是在芯片中设计一个与主处理器分离的物理区域,充当密码和加密秘钥等敏感数据的储物柜,就算黑客入侵了iPhone的软件和中央处理器,也无法访问这个安全区域。

知情人士称,目前,苹果计划使用这种“安全区域”的硬件技术,来帮助隔离其云端服务器上处理的数据,再结合上文提到的机密计算方法,苹果就能够在云端处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数据,同时让黑客即便在发生服务器数据泄露的情况下也难以获取这些个人数据。

不过有分析指出,苹果在云端处理AI数据的方法也并非万无一失,毕竟服务器仍然存在被物理篡改的风险,目前也不清楚苹果如何让单个芯片在云服务器中为多个用户提供这种保密服务。鉴于苹果设备安装基数高达22亿台,公司能多快通过自研服务器硬件支持大规模AI服务是个问号。

有人猜测,苹果在云端服务器中支持的AI功能最初可能会受到限制,或者只提供给拥有较新iPhone型号的用户。

此前有媒体总结称,苹果今年全球开发者大会的看点是如何将生成式AI引入iPhone新一代iOS18手机操作系统可能出现新的AI功能,Siri智能助手也有望通过AI得到升级:

苹果可能认为帮iPhone引入大量新的AI功能,是自第一代iPhone发布以来最重要的更新

而多年来优先考虑端侧AI的苹果要将Mac配置的高端自研芯片用于云计算服务器,让苹果的设备执行先进AI任务,相对简单的AI功能直接由iPhone、iPad和Mac的内部芯片实现;首款服务器芯片是M2 Ultra。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AI”,关注更多AI前沿资讯请移步这里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